用文學綻放生命激情的人——感悟作家田建國的文學人生
來源:作者:田建國時間:2012-01-09熱度:0次
用文學綻放生命激情的人
——感悟作家田建國的文學人生
□孫亞軍
文學是一輩子的事情,這句話是針對那些用生命來呵護文學事業的人。可是對于一個原先并沒有將文學視為一生所愛的人,忽然有一天沉淀的思緒無法再停留在心際,幾十年的人生積累需要得到一種全新的闡釋時,文學的表達方式就成了他自然的選擇。人和文學的相遇選擇在成熟的時機,就如同鮮花選擇在春天開放一樣,這樣的結合必將重新書寫生命的光彩,也必定綻放出別樣的人生激情來。那么,田建國先生四十開外,拿起書寫人生的筆,在文學的世界里尋覓“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在用文學的敘事方式在展現生命的多彩,在叩問大地深處的魂靈,在行走之間品味冷暖人生的酸甜苦辣。
自從那一年我和劉省平先生一起拜會田建國先生之后,他身上的那種學者的風范、豪爽的氣派、幽默的言辭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自那之后,我開始從心里慢慢地走近他的文學世界,在他的博客空間里感受著充滿陽光與激情的田建國。先生從文開始于不惑之年,我雖然還未能到這個年齡,但我卻知這個年齡對于人生的分量是何其重,先生雖然自謙說是四十之年手癢癢開始了動筆的念頭,在我看來若是沒有對生活對人生獨特而敏感的認知,是無法在文學的世界里去尋找富有張力的人生的寬度和廣度的。我的這種認識源自于他在大長安文化散文集《脈散秦川》中的文字,源自于他的空間當中那一篇篇充滿人生智慧與哲理的文章。我喜歡先生的文章和他的人一樣那樣的明快富有激情,喜歡他文字當中的那種大氣磅礴的氣勢,喜歡他文學世界當中的脫俗不凡的文筆,閱讀先生的文章有時候覺得就是和一位年長的智者在傾談,他沒有架子永遠的那么平和,永遠的是那么讓人親切自然。
散文是一種散養在民間的文字,是每個人存于心底的最容易闡述的表達方式,也是最容易陷于世俗化的文學表達。也許是因為我平時讀慣了那種在書齋當中凌虛掏空的文字,讀慣了那種在小我的世界當中近似病態的呻吟之語,猛然之間先生的文字確實讓我心頭一震,一種閱讀的快感充斥著全身的每一個血脈。我跟著先生的文字行走在大地之間,跟著他用詩一樣的語言在行吟歌唱生活的美好,在關山草原之間,在秦嶺山脈之間,在農家小院之間......楊廣虎先生說田建國是一位行走在大地上的歌者,沒錯!他的文字始終沒有和大地分割,他在用心聆聽大地的絕響,用生命的激情煥發出文學世界無窮的精彩。四十之年才開始耕耘于筆墨之間,才開始了自己人生上的另一個夢想,沒有想到從一開始的第一篇發表之后,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從此也心安理得的在文學的夢想當中酣睡如癡,從此也像一頭倔強的“秦川牛”,一年又一年的在文學希望的田野上收獲著一個個人生的果實。先生可謂是閱盡冷暖人生的酸甜苦辣,懷著一種對生活對人生的感恩之情,他在文字之中展現出人格高貴的風尚,真誠而質樸的親情文字讓我感到不是在聽一位師者的說教,而是在和他一起在品鑒著人生的一杯陳年老酒。在《家的步伐》中,感受著歲月的變遷,家的溫暖涌上心頭;在《“掌柜的”與“掌箱子”》里感受那種相濡的人生情懷;在《祈望生命之樹長青》里,感受著他對友人離世的無限傷感。在他的詩歌里,你體會到的是一位常年奔波在鄉間的地質工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在他的雜文當中你感受到的是他那老辣富有諷刺之味的刀筆的鋒利。閱讀先生的文章,沒有一般人的那種矯情之氣,也沒有那些自持為學者散文的酸腐氣,他的文章清新自然,讀先生的散文就如同把心扎在大地上那樣厚實,讓你感到他就是在用文學綻放生命激情的人。
生活永遠充滿著無窮的魅力,等待著那些熱愛生活的人去挖掘,去欣賞,去感知。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永遠對生活抱有激情的人才有機會感受體會那種生命的張力,在田建國先生的文學博客里,光影之下的人生豐富而精彩,已是知天命之年的先生倒像是容光煥發的青年人,激情四射魅力無窮。怪不得先生曾高興的告訴我:“你猜猜我的心理年齡是多少?”,我說:“不知”,先生說:“我測了一下,只有三十五歲”。難怪先生擁有著別樣的人生不老情懷,在高歌生活的美好,綻放生命的激情。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71822ef00100x1dc.html)
作者簡介: 孫亞軍,一九八零生人,陜西合陽古莘大地上的書生,現居西安。癡愛文學,喜好讀書,堅信文以載道的古訓,崇尚五四一代中國傳統學人的風尚,堅持獨立的寫作方向。現為陜西文學創作研究會理事、陜西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攜手青年作家協會國學研究會主任、《攜手》雜志編輯、三秦精英書畫網副站長。
聯系電話:13772424629;14702983293; QQ:645050109
電子郵箱:tongdifang@163.com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