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的躁動
來源:作者:張強時間:2014-04-04熱度:0次
小梅,年方25歲,是爸爸媽媽的獨生女,她結了婚,生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丈夫在市某事業單位上班,但是小梅至今一事無成。當年小梅堅持考上了大學,但是受不了上大學的苦,后輟學回家。后來小梅的爸爸便給她找了一份在幼兒園當教師的工作,小梅干了沒有2個月,也便辭職了,爸爸又給她找了一份在某大飯店收銀的工作也是沒有堅持干多久。這個女兒啊,把小梅的爸爸媽媽可愁壞了,這個女兒沒有一丁點的耐心,對生活得過且過。但是小梅性格的這一切怨不得別人,要怨小梅的爸爸媽媽對她的嬌生慣養。
且說小梅的爸爸,他是個做石材生意的老板。從小家里窮,后來當了兵跳出了農門,當兵復員后安排到市里某事業單位,幾年后便提拔為科長。趕上國家政策允許,可以允許公職人員出來搞企業,小梅的爸爸便下了海,闖市場,做石材生意,幾單生意后便發了家。如今他一樁生意少則幾萬多則幾十上百萬。家里吃不愁穿不愁,就生了一個女兒,還不由著她干什么?
正是有了這么個有錢的爸爸,小梅要什么給什么,她能安心做事嗎?舉個例子,只要小梅想要什么?哪怕是多貴,哪怕是空運來,他爸爸都肯會給她買(當然小梅不會超出她爸爸的能力范圍內)。小梅的爸爸想啊。孩子不能沒有事做啊,要有自己的事業。以后必須有自己的工作,否則沒有生活的樂趣,自己和家屬不能和女兒過一輩子啊,總有老去的那一天??!所以就不斷地給女兒找工作,但是小梅總是做不長。
一天,小梅的爸爸在外面做事情,忽然接到女婿的電話,說小梅有異常,接電話后他趕緊向家里奔去。
到了家里發現小梅在床上披頭散發,嚎啕大哭,嘴里念念有詞,問小梅話,她說“我見到七仙女啦,我要上天了”,接著繼續大哭,過一會小梅又說“家里有鬼”。
小梅爸爸知道女兒神經錯亂,便問身邊的女婿,知道女兒昨天夜里有了異常,于是小梅爸爸便查詢了114,問了精神病醫院的電話,向醫院求救。
一會兒,醫院來了人,便趕緊接小梅去了醫院。
到了醫院,小梅被送進了三病房女病室,趕緊進行搶救。病區主任劉浩志和護士對小梅進行了治療,打了針,給她付了藥,小梅不一會兒便睡去了。
小梅媽媽留在病房。
小梅爸爸和小梅的丈夫便向劉主任詳細敘述了小梅發病的前后經過。于是在劉主任的安排下,家屬除留有一個,即小梅媽媽在病房外,其他人都回家,劉主任囑咐電話隨時溝通。
一切很平靜的進行中。
在醫院里,小梅被安排為重癥監護,連續打針四天,每天服藥。小梅每天都是昏昏沉沉,除了在媽媽喂養吃飯外,其余都是在睡覺。
第五天,小梅便清醒了許多。
她坐在床邊,突然問:“媽媽,我們是在哪里?”
媽媽說:“我們在醫院里啊?!?br/> 于是小梅問媽媽“媽媽,我得了什么病啊?”
媽媽笑了笑,沒有說什么。
過了會兒,小梅走下床,到另外一個床邊問其他病友,她們告訴她,這里是精神病醫院時,小梅愣住了。她不相信自己是個精神病人,但是住在醫院里要服從管理的。
午飯后查房的醫生看到小梅恢復了理智后,便對小梅說“你住上兩個療程后,會讓你出院的”,打消了小梅的顧慮,小梅也安心住院,小梅媽媽也便提前回家了。
再說小梅,恢復后便四處攛掇,從附近病床病友口中了解了不少自己來住院時的情況。于是小梅利用各種機會了解,誰有手機?
正巧,有一個來接病友出院的親屬,小梅便央求她用他的手機打個電話,那人同意后,小梅便對社會上的一個朋友打了電話。
幾天后,外面有幾個青年小伙來到病房探視小梅,且悄悄的塞給了小梅一個手機和手機卡,這下小梅和外面能有很好的聯系了。
風平浪靜的過了2個星期。
這天,三病房外面又有人敲門,護士開門。又是2個小伙子來探視小梅的,這回他們帶給小梅一大包水果、糖果和蛋糕。
探視人員的舉動引起了劉主任的注意,為什么他們三番五次的來探視?
這有問題,劉主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病房里除了劉主任外,沒有人知道,小梅是個“特殊的病人”外面的人頻頻造訪病房,會不會?……劉主任想不下去了。
于是劉主任命令三病區護士謀收了外人帶給小梅的東西,決定不允許外人在來探視小梅,小梅近幾天行為有些反常,應該引起注意。劉主任發現,小梅這幾天在上網,且有手機,這是醫院決不允許的。
事情是嚴峻的,劉主任得以及時控制了,制止了小梅再次和外界的接觸。經過調查發現來探視小梅的人都是社會上的“殘渣”,不三不四之人。
通過對小梅的突擊詢問,得知:來探訪小梅的青年人均為小梅以前在社會接觸的人,都是拉小梅下水的“癮君子”。
經過一番整治,小梅安心在醫院進行治療,過上了安靜的治療生活。
醫院三病房里又恢復了平靜。
2014年4月4日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