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3)
來源:作者:趙福海時間:2013-11-26熱度:0次
二OOO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嫁到了白馬鎮的劉家莊,認識了劉大嫂兒。因丈夫在劉家莊輩分兒高,我雖然與她相差四十多歲,也只能隨著丈夫叫她劉大嫂兒。
劉大嫂兒,臉盤大,眼睛大,嘴巴大,眉骨高,顴骨高,鼻骨高,看上去像北京猿人的頭像。她個矮粗壯,又愛穿黑色大襟衣裳,整體眨眼看上去又像當代著名歌星劉歡。她很愛說話,聲音粗拉,和藹可親。鄰居中的一干子小媳婦們都愛和她交往。我剛過門兒一個月,丈夫就與她的小兒子等一干子小伙子們南下打工去了。我也有事沒事兒愛到她家里串個門。
時間長了,劉大嫂兒的家事我就知道了一二。她是花園口的大戶人家,出身書香門第,因日本鬼子進中國,老蔣炸了花園口,她隨著父親逃荒來到深山白馬鎮。那年她只有十二歲。逃到白馬鎮后,父親因勞累、饑餓、身患重病,不久就離開了人世。伶仃的她成了劉家莊劉家的童養媳,丈夫比她大十一歲。丈夫前邊的媳婦生孩子大出血死了,跟前留下兩個兒子。說來也巧,幾十年她也沒給劉家生個一男半女,到了一九七五年五十歲時竟開花了,生了小兒子。半年后她的丈夫突然得病死去。五六年后,她丈夫前邊的兩個兒子也相繼得急病死去。她的小兒子是一九九八年金秋結婚成家。小兒子到南方打工去了,她與小兒媳婦守在家中。
不知她的小兒媳聽誰說:婦人顴骨高,殺人不見刀!她的公公,前邊那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都是她的婆婆給克死的。她的親生兒子,她的丈夫,說不定哪天也會被婆婆克死。小兒媳信了,哈喇子眼不耐煩劉大嫂兒,看見雞罵雞,看見狗罵狗。劉大嫂兒不和小兒媳一樣,聽見就當沒聽見,看見就當沒看見,該干啥活兒干啥活兒,該做啥事兒做啥事兒。天冷了,兒媳晚上睡覺時,劉大嫂兒把兒媳的被子早早鋪得展活活的,被窩里還放上暖水瓶兒。兒媳睡前要洗腳,她把一盆冒著大氣的熱水端到床前。兒媳睡前要洗漱,她把牙膏擠到牙刷上遞到兒媳手上。
劉大嫂兒的小兒媳在外邊張揚婆婆“死乞白賴的樣子”。我們這些留守在家的小媳婦看不慣她這樣對待自己的婆婆,勸劉大嫂兒,她年紀輕輕應該伺候你,你咋反過來伺候她?她還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在外邊到處說你壞話,別管她了。
劉大嫂兒大眼睛一瞪,咬著牙,咋了?眼氣了?你們別在這里鼓搗事兒,破壞俺們的婆媳關系。周瑜打黃蓋,俺是黃蓋,俺愿意!可她堅持不了多久,撲哧又笑了,你們的好意俺懂!誰讓俺五十歲才有了一個寶貝兒子?她年紀小,不懂事兒,俺咋能和她一般見識?等她長長年紀,逢逢世事,慢慢就會明白俺的。
一天,劉大嫂兒的小兒媳婦突然得了急癥,頭疼得在床上滾來滾去,還大哭著撞墻。我們幫著把她送到縣醫院,醫生診斷是腦子里生了瘤子,需要立即做腦顱手術,手術費五萬元。可他們家哪里有這么多的錢呀,小兒子遠在南方打工,又是剛去,更拿不出這么多的錢。現在的醫院是不見兔子不撒鷹,醫生不見錢是不做手術的。就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劉大嫂兒竟拿出一幅齊白石的字畫《五嬉圖》,一出手就是十萬元。她小兒媳婦的命得救了。
這件事兒對劉大嫂兒的小兒媳婦震動很大,她知道婆婆是花園口的大戶人家,是書香門第,就竭力討好婆婆,可婆婆再也沒有拿出什么字畫。于是,她對婆婆的態度又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小兒媳婦在家久了,耐不住寂寞,與莊子上的一個二流子鬼混,被婆婆發現后,狠狠地克了他們一頓,他們就不敢了。哪知,劉大嫂兒的身體突然垮了,病癱在床。小兒媳婦就又與二流子鬼混了起來,還明目張膽地引狼入室,也不管劉大嫂兒的死活。
我們幾位留守媳婦又去看望奄奄一息的劉大嫂兒。劉大嫂兒囑托我找來了一位律師。劉大嫂兒當著我們和她小兒媳婦的面對律師說,俺要立遺囑:俺家的東山墻下有個洞,洞里有十二幅古代字畫,它的價值,一半留給俺的小兒子,一半留給莊子里建設新農村;若俺兒子要離婚,俺、俺同意!劉大嫂兒剛把指印按上,她憔悴得像個小排球一樣的頭顱就歪到了一邊。(字數1588)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