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地質人
來源:作者:汪震宇時間:2013-08-09熱度:0次
每到夏季,太陽仿佛一個大火球,云彩好似也被太陽燒化了,消失的無影無蹤,天地間,仿佛一個大蒸籠,蒸的人都快透不過氣了。只有那游泳池里的人們會越聚越多,他們都是來這消暑降溫的。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這是出自《水滸傳》中智取生辰綱中的一首詩。而現如今的夏季,卻要改為“公子王孫吹空調”了。的確,如今的夏季,多數人都會躲在家中吹空調而沒有人愿意去外面忍受“天氣的折磨”了。然而在農村,在部分以田地生活的家庭,卻不得不去忍受“天氣的折磨”。
那是一家靠田地為生的一對普通農戶,他們已經習慣了忍受夏季的炎熱。這天,他們如往常一樣帶著飲水壺拉著板車下地干活,望著火辣辣的太陽,他們皺起了眉頭。然而,不干活他們就要餓肚子,他們只有頭頂烈日很無奈的向著田地走去。
他們只顧自的往前走,心情卻越來越糟糕。由于天氣熱,男的干脆把上衣脫了扔到了板車上面,女的索性坐上了板車。兩人來到了田間地頭,他們卻不急著下地干活,而是尋找一塊樹蔭好的地方將水壺放下來(不僅是他們,之前已經有好多農戶都是這樣做的)。他們放下了水壺站起身來卻發現,基本上每一塊的下面都放著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水壺……
他們脫下鞋襪,慢慢地走到田地的中間。此時正是夏季割稻子的季節,在稻子中間穿來插去,而且太陽又是那么的毒辣,不多時,夫妻倆都已經汗流浹背了。女的說:“算了吧?這么熱的天,我看我們就別遭那份罪了”。“咳!我也想啊,可是……”男的話只說了一半,已經說不下去了。過了好久,夫妻倆嘆了一口氣,鉆進了稻叢中。此時此刻,他們都明白,他們窮,不干就只有喝西北風了。
只見他們夫妻倆一個割,一個抱,雖然隨著太陽越來越熱心情也越來越糟糕,但是他們和自己愛的人在一起,他們的臉上依然擠出了些許微笑。不知不覺,天已經快黑了,而這對夫妻才剛剛割下一板車的稻谷,他們很無奈,可是天已經快黑了,他們也只有帶上水壺拉著板車無奈的往家走去……
這樣的事情在農村里是很普遍的事,基本上每天都會發生。雖然現在很多農民已經用上了收割機、耕田機……但也有很多農民依然過著那種“上刀山下油鍋”的生活。
我們且說這對農民夫婦,他們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了幾年。然而,機會往往在不經意間降落人間。那天上午,夫妻倆如往常一樣準備下地干活(現如今他們已經成為了村中最年輕的技術骨干)。突然,門被推開了,村長帶著一群人走了進來,只見那群人身著統一制服……原來是縣城唯一一家地質隊的,他們這次來的目的是他們在村中找到了一座礦山,想就近找一個年輕人看管,而村中如今就屬這對夫妻最年輕了,于是村長就把他們帶到這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夫妻倆就忙活開了,妻子幫著收拾包裹,丈夫則忙著劈材煮飯。干完這些事情,天空中才剛剛浮現出一點點魚肚白。上午九點,一輛越野車開到了村頭,從車上下來的還是那些穿著制服的男男女女,他們是要來接哪一對夫妻前往礦區。原來,那天當地質隊人說明來意后,那個男人當即就開出了一個條件,他要把自己的老婆也帶上。無奈村中就屬這對夫妻最年輕了,那些地質隊員們只好點了點頭,就算是同意了……
還別說,自從這對來到了地質隊,他們一刻也沒閑著,男的邊看礦山邊學習礦山技術,女的則每天為礦山的工人們準備好可口的飯菜。就像他們夫妻所說:“既然來到了這個地方,就要把這兒當成自己的家,只有‘窗明幾凈’,這日子才能過的舒坦。”
多少年過去了,這對夫妻都有了一點點小成就,男的由一個看礦的“小人物”成長為了這個礦山的負責人,而女的仍然每天為礦山的工人們準備好可口的飯菜,所不同的是礦山已經成立了一個大食堂,而女人卻已經成為了那個食堂的堂長……
那天,他們開著自己的車準備回家過年。他們剛剛來到村口,不知道村民們啥時得到的消息,只見路的兩邊村民們排起了“長龍”,為首的卻是村長。夫妻倆看見,不僅村民們排起了“長龍”,然而,在村口兩旁的樹枝上,懸掛著一條巨型橫幅,夫妻倆定睛一看,樂了。只見在哪巨型橫幅上寫著:歡迎農民地質人歸巢。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