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票記
來源:作者:于向陽時間:2013-08-03熱度:0次
乘車買票,天經地義,但是在六十年代我的知青生涯中,卻經常為一張回青島的價值三元錢的車票而煩惱,因為我們知青在哪個時代沒有工資,生產隊的工分一天勞動下來也就是幾毛錢,甚至許多知青年底還要倒找生產隊的口糧錢。但是,媽媽想念孩子,孩子想念媽媽、我們知青每年都要往返幾次回家看媽媽的。問誰要錢去買車票呢?因此,在乘坐火車的時候也就有了許多難忘的回憶。
哪個年代鐵路上跑的是綠皮火車,從青島到濰坊二百公里就要跑五個多小時,有一次,我跟著幾個有逃票經驗的老知青一起從大港火車站外翻過柵欄溜進車站,登上了青島到北京的列車,列車剛過藍村,前面車廂開始了查票,有幾個老知青過來通風報信并指揮我們向后面車廂轉移,因為后面的車廂還沒有開始查,列車長帶領稽查人員總是從頭開始挨著車廂查票的,要查到后面車廂得需要好多時間。
當我們看到列車長帶領稽查人員檢查過我們乘坐的車廂后,我們就在車輛進站的時候下車從站臺轉移回我們的車廂,因為檢查過的車廂他們是不會再檢查的了!
列車咣當咣當的進了濰坊火車站,我們下車后并沒有走出站口,而是沿著鐵路往回走,走好遠就會離開站臺,沒有圍墻就安全了,誰知,這一天卻增加了許多警察把守在鐵路線,不允許走鐵路線,據說西哈努克要到濰坊來,因此加了好多警察,我們被集體“俘虜”了!
濰坊火車站是個大站,鐵軌密如蛛網,藍色信號燈閃爍不停。我們被乘警押到車站的臨時辦公室,一個身穿制服站長摸樣的的人宣布:“任何乘車不買票的行為都屬于犯法,來一個抓一個,來兩個抓一雙。補上車票就可以離開,不然行李沒收,”這位車長把我們看作是混車坐的盲流了,我們當中的有一個知青示意我們不要分辨,從口袋取出3毛錢說:“我從坊子車站上的,補票!”售票員麻利的給他一張3毛的車票。我們大家都憋住笑,我們都明白,坊子離濰坊只有兩站,3毛錢大家都能拿的起。我們分別效仿,很快大家都走出了那站滿警察的辦公室。
有了這次經驗,我們乘坐火車再也不從濰坊火車站下車了,而是在坊子車站提前下車,再花5分錢車票坐車到濰坊,而我也通過一個老鄰居,認識了一個樓山后火車站的楊樹林站長,每次回家或者回濰坊乘坐火車都由他介紹我跟著火車的押運車走,咣當咣當的貨運車雖然震動很大,但是,卻再也沒有人查票和補票了。
幾十年過去了,我現在仍然喜歡乘坐火車,當然不可能再爬車混票了,而是做動車組,就是到北京也只有5個多小時就可到達。但是這段逃票的回憶,卻牢牢地記憶在我的腦海。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