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英雄傳之古城風云(10)
來源:作者:龍門狂生時間:2013-04-19熱度:0次
第10回 寺坡鬧起紅槍會
寺坡村是古城縣北山腳下一個大莊子,一些入過紅槍會的村里人后來都說,紅槍會最早起源于山東,在光緒二十六年前后義和團運動失敗后,義和拳教民被殺了不少,其他人從京津一帶回歸鄉里,一面務農,一面習教兼習武。民國肇始,土匪猖獗,百姓苦不堪言,于是義和拳教搖身一變,以紅槍會名目在山東再度興起。
紅槍會本是一種富于宗教迷信色彩、用于抗暴自衛互助的民間秘密組織,它在古城出現大約是在豫陜大戰前后。參加過紅槍會的村里人都把它稱之為“硬肚兒”,意思是說,練功念咒后,肚皮刀槍不入。成員們大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祭壇排刀。祭壇時講究要心誠,說心誠則神靈。祭的神很多,他們記得有古典小說《封神演義》“姜太公”、“太上老君”和三國故事里的“關圣帝君”等。祭時,心中只要認定一位神靈,口念咒語即可。排刀就是練“硬肚兒”功夫。祭壇排刀必須嚴肅、專注,否則咒語不靈。聽說真有人練出“刀槍不入”的功夫,后來人們分析這極有可能是精神與氣功結合的效用,說刀槍不入可能是練成了硬氣功,村里的墩娃兄弟三人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墩娃大談起紅槍會的時候很神秘,他說紅槍會的儀式,主要有吸收會員與傳授法術兩種。吸收會員神秘而莊嚴,傳授法術宣傳“刀槍不入”思想,以此吸引信徒,提高士氣,以利戰斗。紅槍會的組織,由大師兄統領,他的外甥衛團總就是北山腳下紅槍會的大師兄,其他的被稱為師弟。紅槍會之間,只有橫的聯系,沒有縱的關系,彼此不相統屬。平時較少聯絡,遇有重大戰事,各個不同的會派可互相聯會,一致對敵。
據傳,就在豫陜戰爭的前一年,古城大旱。
北山腳下的隊伍過了一撥又一撥,寺坡村受盡了戰爭的禍害。
村里人為了過幾天安寧的日子,就推舉墩娃大的外甥衛團總做了紅槍會的腦系,大家稱他為大師兄。從這時開始,寺坡村的紅槍會就鬧紅了天。
上陣還得親兄弟。本來就會幾手拳腳功夫的墩娃成了村里紅槍會的頭頭,他表哥衛團總是大師兄,墩娃就被村里人稱為二師兄。墩娃以教會的形式吸引村里人練拳習武,喝符念咒,說如果這樣就會刀槍不入身。入了會的鄉黨,個個頭帶紅巾,身著黃杉。
后來聽說當時擔任省長的河南人劉省長的鎮嵩軍收買了麻老九,麻老九派了手下的一個團進駐古城縣城,都古城老百姓是橫征暴斂,大家恨死了麻老九,說麻老九是劉省長的狗腿子,陜西人的敗類。
駐軍說麻旅長已經高升了,他除了督軍和省長的眼中釘漢丞先生立了大功,被督軍和省長特別看重,封為司令了,鎮守包括古城在內的東府十三個縣,頂得上半個省長。其實,劉省長有他的小九九,他利用陜西人對人對事忠厚剛直的性格和對己對利自保防范的心理,和陜地門閥成見地方勢力,早在揮師省城前,先收買了駐東府的陜軍地方封裝麻老九,后又脅迫省城附近的何旅長、咸陽的黨旅長等地方武裝按兵不動據地自保,以期坐穩省長的位子。
衛團總和墩娃為了給鄉親們出口惡氣,就帶領寺坡村的紅槍會成員圍打了一次古城縣城,說要煞煞嵩匪的囂張氣焰。
圍攻縣城大約是在農歷七月份開始,人員超過一千多人。
隊伍從浩浩蕩蕩寺坡村出發,圍攻縣城長達半月之久。也有人說曾經圍攻過同州城,但是由于原始的農具和現代化的槍支根本沒法比,圍攻沒有成功。
隊伍在古城縣城以北和守城的官兵展開激戰,多次擊敗守城的官兵。首領身穿道袍,手拿刀劍和符咒,邊唱邊跳,說他刀槍不入,官兵遇見他的隊伍槍炮無法開火。
后來,戰火燒到縣城以南的古水河,手拿大刀長矛的起義隊伍不是官兵們步槍子彈的對手。
隊伍邊打邊退,退到寺坡村南的土崗上駐守。墩娃大說,一天下午,太陽快落山的時候,人們聽說村子里過隊伍,出門一看,全部頭帶紅巾,身著黃杉,原來是圍攻縣城的親人們回來了,多數人受了傷。
墩娃大說他就弄不明白,不是說入了會像唐僧拾掇孫悟空一樣念念咒,就會法力無邊,刀槍不入,這些鄉黨們怎么會負傷呢,他有點懷疑,但不敢說出口。
縣城里的嵩匪追來了,村里人說這狗日的土匪陰魂不散。
這時候恰逢玉米成熟季節。紅槍會的人躲在村口南西面玉米地里,手執長矛和嵩匪展開血戰。戰斗很激烈,路旁的小溝血流成河,紅槍會的人依靠地理優勢多次擊退圍剿的嵩匪。
戰斗繼續了一月有余,后來聽說是“關公顯圣幫助義軍”,嵩匪久攻不下,但不死心,就抱著僥幸心理,跑到村北的山坡上準備奇襲,發現這支農民組成的隊伍好像神兵從天降,滿山遍野都是騎紅馬拿大刀的關公,就悄悄地退了回去。戰斗結束后發現村北有個關公廟。
附錄:
民國十五年(1926),段懋功部敲詐勒索,加重田賦,引起農民不滿。縣北民團秘密組織紅槍會,請教師,設堂子,習槍練武,奮起反抗。4月下旬,接連打死段部士兵7人,并搶走其槍枝。5月5日,圍攻移駐東莊寨的段部鄒章兒連,繳槍50支。6日,雙方在馬鞍橋、西原村、東王村激戰,段部大敗,逃回縣城,緊閉東、西、北三門。紅槍會尾追,將紅旗插在姚莊坡頂。當日打死段部官兵200余人,繳獲步槍300多支。紅槍會陣亡77人,死傷村民數十人。6月,段懋功設伏于董村壕,紅槍會出擊受挫,死8人。(陜西《韓城市志》)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