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小小說)
來源:作者:劍熔時間:2013-03-20熱度:0次
大莊灣村雖緊鄰縣城卻不富裕,村民的思想像籬笆一樣被緊緊地捆綁著。
這年春節剛過,村西櫻桃的男人紀章對女人說:自己想去省城看個朋友。櫻桃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她知道男人是去看一個高中同學,那個叫高明的同學大畢業后,在省城混的還不錯。櫻桃心里想:男人去了,說不定還能在那里找個事干,掙的錢總比地里的收成多。再說,自己年輕,地里那些活自己能打理好。于是,就給了男人兩千元。
第二天一早,男人奔省城去了。過了幾天,紀章手里提了個面粉袋子進了家門。櫻桃一看笑著迎了上去:“這么快就回來啦!”
“回來了!”
櫻桃眼瞅著袋子問:“這是啥?”說著從男人手里接過沉沉的袋子。
男人揉了揉發麻的手:“去了趟省城見到高明,他正要去農高會辦事,硬讓我跟他一起去看看。誰知到了那里,好東西讓人看花了眼,最后在高明的指點下,買了二十棵大櫻桃苗,回來試試!”
“櫻桃樹苗?我說你啊紀章,一個櫻桃大活人整天圍著你轉,還買這干啥?”
“櫻桃,這樹苗是剛推出來的新品種,科技含量高著哩,聽人家介紹,在咱們這一帶栽植氣候條件是最好的。”
“這苗不貴吧?”
“也不便宜!你給我帶的錢不夠,高明還給贊助了一千元!”
“啥!一棵樹苗這么貴!我說你個傻子,這錢不是白扔了嗎!”櫻桃的臉一下子耷拉下來。
紀章見狀就解釋:“不會的!這苗人家保三年,如果不掛果,人家不但給退本錢,還給賠損失呢!”
櫻桃一聽,也沒說什么,心里想:自己的男人想干就干吧!干不成,就算資助社會啦!
于是,兩口子將樹苗栽到麥田里。
村子的人一見,個個搖著頭:還是別成精了,農民就是把糧食種好,家里有糧心不慌!
真是一對傻子,兩千多元就買這幾棵樹苗,管用嗎?
也不看看、想想,有果樹的人家把掛果的樹都砍了,改種了糧食……
一聽這些議論,櫻桃心里就犯了愁,問紀章:“這苗行嗎?”
“人家高明是誰,人家是城里的農科專家,我想他推薦給咱,能唬弄咱嗎?”
櫻桃一天天盼著。到了第三年春上,果苗真的開了花,花不是很多,但卻讓櫻桃懸著的心放下了許多。
樹上的花轉眼就變成了青果。誰知這年的天氣糟糕透了,一場接一場的雨下個沒完沒了。結果當櫻桃果子長到桂園大小,在一天的時間里開始掛紅了。
這天,紀章和櫻桃來到果園,看見瑪瑙一樣的果子,紀章禁不住伸手從樹上摘下一個最大最紅的果子送進櫻桃的嘴里。
女人的心細。櫻桃把嘴里的果子慢慢吐出來,拿在手里輕輕咬了一口,驚慌地大喊:“媽啊——這里面有蟲!”
紀章一聽忙從地上撿起果子拿在手里看,然后又從樹上摘下一個掰開,依然是壞的,再摘下一個,還是壞的……
櫻桃憤憤地說:“這樣的果子能吃嗎?當初,這樹苗就不應該買!”
兩個人說著說著就吵起來,櫻桃氣不過,回家拿了斧子,一進園子就對著果樹砍起來。悶在園子里抽煙的紀章聽到聲音便跑過來:“櫻桃,你這是咋了!”說著從女人手里奪下斧子。
櫻桃一聲不吭坐在了地上。
“好了,不鬧了,我想,可能是咱技術上欠缺,今年果子少,就別慪氣了。過兩天我再去趟省城,見見高明!”
到了第四年春上,果園滿樹的花開了,紀章和櫻桃按照高明說的開始疏花。到了五月,那些青果開始漸漸的紅了。
一大早,兩人采摘了一小筐到了縣城,往街上一放,好奇的人圍過來,一嘗都說好,就嫌價錢高。
一小筐果子賣了一天也沒賣出幾斤,櫻桃的臉上沒了笑容,似乎更愁了。
回到家,紀章想:去年這樣的果子在省城賣到了五十元,何不明天拿到市里去看看。
第二天,兩人就帶著采摘好的果子去了市里,筐子剛擺在地上,人就陸續圍了上來。人們一品嘗,都說味道好。于是,這個一斤,那個二斤,半天功夫就賣完了。
回到家,櫻桃當著男人的面數錢,數著數著一高興伸手摟住男人親了一下,笑了。
那笑聲,和果園里的紅瑪瑙一樣甜……
簡介:作者簡介:劍熔,男,原名李建榮,60年代出生在陜西富平,系中國煤礦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銅川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有詩文集《山野風鈴》,詩集《風牽著的手》、《家園書》。在《詩刊》、《中國鐵路文藝》、《陽光》、《天津文學》、《延河》、《飛天》、《山東文學》、《青海湖》、《黃河文學》、《西北軍事文學》、《椰城》、《上海詩人》、揚子江詩刊》、《詩潮》、《詩江南》、《詩歌月刊》、《綠風詩刊》、《雪蓮》、《散文詩》、《詩選刊》等國內外報刊發表文字。
通聯:727101 陜西省銅川礦業公司下石節礦辦公室 劍熔(真名李建榮)
郵箱:vertljr@163.com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