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回 風云起辛亥反正
夜幕中的槐樹莊,寒星閃爍,群山灰蒙。
槐樹莊的村民以高姓為主,據上一輩人傳說,槐樹莊的高姓是北宋名將高瓊的后裔。高瓊,通曉軍政,勇猛仗義,其后人許多成為軍事將領,高瓊一族被一度贊為“高家將”。也有人說槐樹莊的高姓是鮮卑族后燕皇帝慕容云的后裔,后來由于王朝敗落南遷落戶到槐樹莊被漢化,至今已經上千年了。
莊子里的標志性建筑就是高家祠堂,祠堂門口的老槐樹滿目滄桑,已經很老了,莊子里誰也說不清它的年齡。
在古代,槐樹被認為代表“祿”,槐乃木中之鬼,古代朝廷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對三槐者為三公,《周禮•秋官•朝士》上說:“面三槐,三公位焉”。莊子里的老人說,祠堂門口的那三棵老槐樹是神仙,靈應得很,誰家的小媳婦婚后不開懷,在半夜三更夜深人靜的時候,給老槐樹掛上三丈三的紅布,抱著它睡上半晚上,就能懷孕生子,對槐樹神一定要心誠,心誠則神靈。
高家祠堂里的一盞破油燈撲閃撲閃的,讀書人高應舉幾乎是匍匐般的跪在祖宗的牌位前,痛哭流涕,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哭著罵著:
“狗日的老佛爺,狗日的皇帝,頭難道是讓門板夾了,竟將科舉廢除了,這日他媽的可讓人怎么活呢?”
高應舉在古城書院求學,已經是秀才,眼看著就快要金榜題名成為舉人老爺了,可在這緊要關頭就出了怕怕事,朝廷把科舉給廢要興新學辦洋鬼子的學堂了。
曉得了這一切,高應舉目瞪口呆,萬念俱灰的他,大腦一片空白,這日他媽是怎么搞的,什么學而優則仕,什么黃金屋顏如玉的錦繡前程都要化為烏有了……
高歪嘴,高應舉的父親,關中人叫大,其實他是有正名的,只是因為他的一副長相,村里人倒把他的正名高富貴忘了,歪嘴歪嘴的叫個不停,高應舉的母親馮桂花也被稱為歪嘴婆娘。
歪嘴在念叨著,這是羞先人呢,這幾年念書把多少錢花了,卻落了個竹籃打水—— 一場空,屁屁都沒落著……
高應舉哭得嗚嗚的,幾乎昏厥過去。
歪嘴婆娘馮桂花說歪嘴是絆屁,她在給兒子寬心,說:
“好娃哩,天塌了塌的是眾人,高個子替咱頂著,村東頭的舉人老爺比咱還傷心,眼看到手的縣老爺當不成了……”
歪嘴有他的道理,說這是報應,兒子不忠不孝,咒罵過太后老佛爺和皇上。
歪嘴婆娘說她怎么不知道,斥責掌柜的是落井下石,給自己兒子的頭上扣屎盆子。
歪嘴說婆娘家頭發長見識短,他記得清,兒子好像說過老佛爺和皇上的瞎瞎話。
歪嘴婆娘說掌柜的是老狗記得陳干屎,如果科舉不廢,如果兒子考上舉人老爺,你還會不會說這喪盡天良遭雷劈的瞎瞎話。
歪嘴被婆娘美美地數落了一頓,好像那霜打的茄子一下子蔫了許多……
村東頭,舉人老爺家,高舉人坐在堂屋的太師椅上,抽著悶煙,低頭不語。
大清早,縣城里就有熟人捎來口信,說世事變了,功名考不成了,北關的古城書院就要改為高等小學堂,衙門里的縣老爺計劃推薦高舉人當堂長了……
舉人的母親高老太太唉聲嘆氣,嘴里在嘟囔,說老佛爺和皇上怎么只知道整天跟著洋人轉,洋人放個屁他們都說是香的……
十月的時候,先是武昌城內的一聲槍響,全國亂成了一團糟。十二天后,西安也光復了。
其實,人們早已對皇室清家不滿,在古城里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彗星東西現,宣統二年半!”“明年豬吃羊,后年種地不納糧。”
這些話不敢明說,只是人們偷偷地在傳說著,大家心里明白的像鏡子一樣,誰說這話讓衙門里的老爺差役曉得了,是要殺頭的。
就在中秋節前夕,晚上串門的哥老會龍頭大爺馮光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奇跡:好端端的,天上出現賊星啦,這可不是個好兆頭,誰碰上是要倒霉的。
馮光頭對同行的衙役冀茂盛說:
“天真的要變了!”
“好端端的變什么天,是刮風還是下雨”
冀茂盛明知故問。
“茂盛兄弟,你是毬夾在褲襠里裝睡著?”
馮光頭不滿意的答道。
“咱清家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軍營里,街上擺攤的,他們都在說彗星東西現,宣統那個娃娃皇帝不過兩年半,還有什么明年豬吃羊后年種地不納糧?”
馮光頭晚上高興,喝得有些多,話自然就多了。
“這些瘋言瘋語應該是劉秀才那些人說的,那個劉秀才是在科舉廢除后腦子受了刺激,和正常人不太一樣,還自號什么古城狂人,我看這明明白白是對朝廷有意見!”
冀茂盛是在衙門里吃官飯的,說話辦事比較謹慎。
“劉秀才是天底下最睿智的人,他是咱們古城縣的‘屈原’,眾人渾沌維他清醒……”
馮光頭顯然不同意冀茂盛的看法。
“哎,好我的光頭哥哩,他劉秀才是沒招過禍,他如果再信口開河,胡說八道,縣太爺隨便找個借口就把他娃咔嚓了,讓他丟了小命都不知道是什么時候?”
冀茂盛和馮光頭的關系鐵,他對馮光頭好言相勸,他曉得清家已經是病入膏盲,即使扁鵲、華佗再世,也無回天之力,他與馮光頭走得近,是為了將來萬一天變了給自己找一條出路……
古城哥老會龍頭大爺馮光頭與縣衙里的差役冀茂盛等,準備在古城起事,宣布光復。
馮光頭說:
“省城光復各縣紛紛響應,咱們古城縣還是一潭死水,兄弟,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我也知道不行,衙門里兵房頭頭老唐說他也打算參加革命黨……”冀茂盛答道。
“老唐這個人可靠不可靠?”
“看老唐的態度很堅決!”
“兄弟,知人知面要知心,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
“應該是沒有啥問題的!”
“但愿不要像當初維新變法時袁項城欺騙光緒皇帝一樣!”
最后,馮光頭、冀茂盛這些人還是被兵房頭頭老唐告密,馮光頭、冀茂盛等五個哥老會弟兄被衙門里逮捕殺害了。
俗話說,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
古城縣城的老老少少都知道,兵房頭頭老唐后來的的結局不好。有人說老唐是被哥老會或者同盟會的弟兄除掉的。有人說是被馮光頭、冀茂盛等五個冤鬼拉扯到地府閻王那里經過判決處死的。
關于老唐被冤鬼弄去處死的版本是這樣的:
老唐是個貪官,擔任兵房頭頭的時候貪污公款吃黒食,斂財不少,再加上出賣了馮光頭、冀茂盛等朋友,干了虧心事,他后來老是晚上睡不著覺,一閉上眼睛,就看見五個怨死鬼向他索命。
受了恐嚇的老唐,覺得自己的兵房頭頭不宜再當了,貪污受賄來的錢夠用了,于是就給衙門里的老爺說他要辭職不想再干了。
衙門里的老爺準了老唐的辭呈,允許他辭職回鄉。在辛亥反正之后,衙門里的老爺改了名字,不叫知縣了,古城縣的老爺改稱知事。村里人說這是換湯不換藥,把貓叫了個咪,說來說去還是古城縣的父母官。
辭去了衙門里的差事,老唐回到家鄉柳州堡。他看中了東門口的風水,于是就拿貪污受賄來的錢蓋了一院房,柳州堡的鄉黨都說老唐的房子蓋得氣派,在堡子里絕對是一流的,不過老唐的錢可能來路不明。故事后來的發展更讓人瞠目,房子建成剛剛一百天的時候,老唐就不明不白地死去了。于是,周圍的鄉黨們就傳開了,說老唐在當兵房頭頭的時候干了虧心事,這院房子犯忌,不吉利,有鬼,是被老唐出賣的馮光頭、冀茂盛等五個屈死鬼在作怪。不久,老唐的女人也死了,緊接著新娶的姨太太也瘋了。東門口的鄉黨們都說,在一個天剛麻麻黑的傍晚時分,從古城方向下來五個人,白衣白帽,血盆大口,到了柳州堡東門口,說是要找老唐,老唐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有人記得很清,那是老唐去世的那天晚上。鄉黨們佩服,說人家老唐到底是在衙門里干過事的人,朋友真多。有人多嘴,那你們是誰。領頭的是個電光頭,他說他們是哥老會的,他姓馮,他身后的一個愛胖子姓冀,叫茂盛,是河東人。
多嘴的鄉黨覺得奇怪,嘴里嘟囔,馮光頭,冀茂盛,不就是被老唐出賣的革命黨人嗎,衙門里不是早已把這些人斬首示眾了嗎,他們怎么現在還來找老唐?靈醒過來的那個鄉黨,突然一聲驚叫:我日他婆呀,簡直是活見鬼,鬼找老唐來啦!
只見他嚇得來人魂不附體,狂奔而逃……逃至北門時,暈倒在地,有人將其救醒,只見他口中念念有詞:“有鬼,有鬼……鬼找老唐……”
老唐遭到報應是咎由自取。柳州堡的鄉黨們普遍這樣認為。
古城的光復是在九月初六,古城的會黨舉行了暴動,他們以白布纏頭為號,圍攻縣城。守城的清參將妄想負隅頑抗,結果是白勞,拿村里人的話說,就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憤怒的人群攻入縣衙,手起刀落,殺了只知道撈錢的知縣,從此,結束了清家在古城的統治。
附錄:
光緒三十一年(1905)九月二日,清政府詔準自丙午年(1906)始,“立停科舉,以廣學校”。同時,廢儒學署,改立學務局,為縣教育行政機構。后又改學務局為勸學所,設總董一人,助學員數人。(《陜西省志 教育志》)
清德宗宣統三年(1911)辛亥,九月 一日,陜西新軍辛亥起義動員大會在西安城西門外林家墳召開。各營隊代表和哥老會代表張鳳翙、錢鼎、張伯英、朱敘五、張仲仁、張聚庭、陳殿卿、張建友、劉剛才、陳同、吳長世、李漢章等共75人。與會者為響應武昌起義,公舉張鳳翔為首領,錢鼎為副首領。(《陜西省志 大事記》)
宣統三年(1911),十月,西安光復后,韓城哥老會成員段占彪、劉德功及縣衙職員吉盛等,聯絡民團團總胡載之的馬弁師鎖兒,準備起義,后因師叛變告密,段、劉、吉等五人被胡逮捕殺害。(陜西《韓城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