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求婚信(6)
來源:作者:老黃忠時間:2012-03-12熱度:0次
身世堪憐 菩薩仙翁皆關照
輪回人道 金陵白府又巖梅
話說白素貞一步一挪地走出洞外,耀眼的陽光頓時使她僵冷的身軀感到舒適溫暖。她舉目環顧洞外景象,只見山巒起伏,郁郁蔥蔥。溝壑中泉水叮咚,流水潺潺。南面高坡祥云瑞靄,霞光四射。便朝著霞光處走去。卻見那一團祥瑞朝山下飄來,落在她前方三五丈開外山坡上。
白素貞駐足觀瞧,但見云朵里有兩頭高大威武長相奇特的神獸。一頭白色大象,長鼻兩側縱向各有三顆長牙,另一頭長得象獅子的金色神獸,頸上的鬣毛都打著卷兒,白素貞似曾相識,那神獸名金毛吼。兩頭神獸各馱著一位尊者,衣著跟坐騎黃白分明。乘金色神獸者穿白色素羅袍,象是一位女菩薩。騎六牙白象者身披錦斕袈裟。
白素貞思忖,能乘祥云罩霞光馭奇異神獸者非仙即佛,但不知是何方神圣,來此作甚。難道是為我而來?卻聽云里傳來女聲佛頌:“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對面是白素貞麼?”。
白素貞循聲望去,訊問者乃白袍尊者。只見她:理圓四德,智滿金身。瓔絡垂珠翠,香環結寶明。烏云巧迭盤龍髻,繡帶輕飄彩鳳翎。碧玉紐,素羅袍,祥光籠罩;白繡帶,錦絨裙,瑞氣遮迎。眉如新月,眼似雙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點紅。
白素貞心想,莫非是觀音菩薩?于是跪拜應答:“小女子正是白素貞。敢問二位菩薩法號尊稱?焉知小女子姓名?”
原來那穿白袍騎金毛吼者正是觀音大士,披錦斕袈裟騎六牙白象者卻是普賢菩薩。
列位看官,那白素貞并不認識二位菩薩,二位菩薩因何屈尊大駕前來迎見白素貞呢?這與白素貞歸附的仙體----小白蛇的身世有關。我老人家還得羅嗦幾句,給列位看官一個交代。
前文書說過,小白蛇師從黎山老母,其身世卻更有來頭。傳說中女媧娘娘乃人面蛇身,身邊有四大護法。白矖(ⅹǐ)和騰蛇是其中兩位。白矖為雄,騰蛇為雌,相親相愛有了愛情結晶小白蛇。轉世的白巖梅、白素貞都姓白,皆淵源于此。
當年女媧娘娘煉石補天,將白矖、騰蛇帶在身邊護法。補到最后發現所煉石頭不夠用。若再去采石熔煉不知又要多少時日。女媧娘娘為了拯救天下蒼生早日脫離苦難,決定舍身補天,卻仍不能補全。白矖騰蛇便追隨女媧升天,填補了最后的窟窿。女媧娘娘因此功德圓滿,被尊為上古第一大神。而白矖騰蛇追隨女媧娘娘德升天道,卻留下了剛降生不久的小白蛇。黎山老母感念白矖騰蛇對女媧娘娘的忠貞不渝,舍身補天,便收養了小白蛇。但黎山老母事務繁忙,不能把小白蛇時刻帶在身邊,小白蛇外出貪玩,險遭不測。黎山老母便將小白蛇送到峨嵋山修煉,并委托普賢菩薩予以關照。普賢菩薩就成了白蛇的守護神。如今生肖屬蛇者仍以普賢菩薩為本命佛,其淵源于此也。
后來白素貞為救許仙性命,駕起騰云之法飛到昆侖山盜仙草,被守山的仙鹿童子和仙鶴童子攔截,打得難解難分,是南極仙翁解圍。那南極仙翁感念白娘子為救許官人生命,雖已暗結珠胎仍不畏艱難之赤誠,將昆侖山之寶---靈芝仙草贈予白素貞。深層次原因卻是,南極仙翁知道小白蛇的身世,贈予靈芝仙草,既感念了白矖騰蛇對女媧娘娘的忠貞,也給了黎山老母一個大大的人情。
那地藏菩薩得知白巖梅之累劫前世跟黎山老母有淵源,進而得知普賢師兄還是小白蛇的守護神,便將白巖梅在地府愿行圓滿,德升天道之果報上報天庭。天庭對天道輪回早有安排,派普賢和觀音前來迎送小白蛇之轉世---白素貞,并為之指點迷津。
白素貞得知二位尊者身份,連連叩首拜謝。然后問菩薩:“轉輪王讓我記住許仙的名字。許仙是誰?我跟許仙有何淵源?”
話說此時已是南宋紹興年間。南宋王朝偏安甌越,雖北邊疆界坼蹙,外患強梁,但仗著國家富庶,不去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不去強兵強民收復疆土,卻不惜花巨資為金國的金融危機買單,并甘當兒皇帝納貢稱臣,也買得近百年安寧。按天道輪回,該有一位文曲星下凡。而文曲星下凡須有一位身份相配的載體。當然,這種天機,白素貞和許仙不可能知曉。
經普賢和觀音菩薩點化,白素貞方知自己的身世。七七四十九劫之前,她是一條在山野修煉的小白蛇。有一天被一個捕蛇人捉住,險遭遇殺身之禍,幸虧被一小牧童相救。救命之恩當須報答。但對小白蛇來說,要等機緣到時才能相報。
觀音菩薩說:“小白蛇跟小牧童的緣份到了。那小牧童已經轉世輪回,名叫許仙。你去找到他,跟他結為夫妻,報答小牧童的前世救命之恩吧”。
白素貞問:“那許仙現在哪里?我如何找到他?”
觀音菩薩道:“有緣千里來相會,須往西湖高處尋”。
……
在杭州西湖斷橋,白素貞終于找到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許仙,借傘為媒,以身相許,結為夫妻。水漫金山之后生下文曲星許士林。這段故事,國人早就耳熟能詳。我老人家就不羅嗦了。
話說白素貞被兒子許翰林從雷峰塔下救出之后,雖子貴母榮,白素貞仍遵循秦廣王蔣臨別之言,“可向人間行醫施善,解除百姓疾苦,救贖曾降德阿修羅道之罪孽”。在民間留下了好口碑,白娘子的故事得以在東土留傳至今。跟白娘子同時代的抗金名將岳飛被后人尊為民族英雄,在中華大地流芳千古。而宋高宗趙構和奸相秦檜等一幫只顧維護皇權貴族的既得利益,不顧老百姓死活,對外卑躬屈膝,貪生怕死,對內血腥鎮壓,殘害忠良的昏君奸佞,卻落得千古罵名。
白娘子頤養天年,得以善終。又七七四十九次天道輪回之后,適逢“史無前例”終結,于丁巳年冬月降生到金陵梅花之鄉一白姓人家。乃劫后余生之書香門第,視為掌上明珠。無巧不成書,其父心有寄托,竟然也給愛女取了個有寓意有性格的名字---白巖梅。
有分教:
靜坐端莊秀麗,
行則優雅輕盈。
前臺幕后自風情,
無愧精英白領。
偶遇禪宗問訊,
得悉大圣仙蹤。
繁華歸隱兩伶仃,
勾起憐惜心動。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