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會員原創/小說

大唐天子狩獵記

來源:作者:龍門狂生時間:2012-02-28熱度:0


              大唐天子狩獵記

“(秦)簡公六年(公元前409),塹洛。城重泉。”(《史記•秦本紀》)
據蒲城縣志,“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重泉縣城始形成。”
貞觀十四年,“閏月乙未,(太宗)幸同州。甲辰,狩于堯山。庚戌,至自同州。”(《舊唐書•太宗本紀》)
開元四年,“冬十月癸丑,戶部尚書、新除太子詹事畢構卒。庚午,葬睿宗大圣貞皇帝于橋陵。以同州蒲城縣為奉先縣,隸京兆府。”
開元十七年,“丙申,謁橋陵。上望陵涕泣、左右并哀感。制奉先縣同赤縣,以所管萬三百戶供陵寢,三府兵馬供宿衛,曲赦縣內大辟罪已下。”(《舊唐書•玄宗本紀》)
“(唐肅宗)上元二年四月甲寅,(太上皇)崩于神龍殿,時年七十八。群臣上謚曰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廟號玄宗。初,上皇親拜五陵,至橋陵,見金粟山崗有龍盤鳳翥之勢,復近先塋,謂侍臣曰:“吾千秋后宜葬此地,得奉先陵,不忘孝敬矣。”至是,追奉先旨以創寢園,以廣德元年三月辛酉葬于泰陵。”(《舊唐書•玄宗本紀》)

唐代皇帝到蒲城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有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此外其他唐陵的兒子埋葬和祭祀其父時必然都來過這里,再加上其他傳說到蒲城的遠不至這三人。已知高祖的“丁酉,獵于伏龍原”一日和玄宗的祭祀都屬于常例,只有太宗李世民的在堯山狩獵一日,但時間竟長達17天再無其他活動內容的破例,這就令人疑竇頓生!這位中國歷史上的開明皇帝在蒲城都干了些什么呢?
皇帝出巡
大唐,貞觀十四年,富有傳奇色彩的開明圣主太宗皇帝厭倦了日理萬機的宮廷生活,決定出巡同州,到渭北的堯山狩獵。
皇家狩獵本來是一個司空見慣的事,但唐太宗不同于一般帝王。由于青年時代的戎馬生涯,即位后仍樂此不疲。這除了娛樂健身之外,還有著更深刻的戰略意義:“圍獵不忘武備。”那么這一決策就有了政治內涵。
京師長安,艷陽高照。
長達十里,寬達一百五十米的長安中軸線朱雀門大街兩旁,擠滿了僧人道士,士子胡商,販夫走卒……漢人,胡人,波斯人,突厥人,契丹人,昭武九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奢華御輦從長安城南面的明德門進來,穿過朱雀門,在承天門前折向東行,過延喜門,出了長安城東面北側的通化門。
一千二百名衣甲鮮亮的御林軍隨護御輦左右,衣甲閃耀,長槍如林。
兩百多名宮廷樂師奏響靡靡宮樂,兩百多名內侍宦官扛起冠蓋儀仗,兩百多名艷麗侍女前后隨行。
“天朝的皇帝陛下要出巡啦!”
一個波斯商人對一個契丹人說,言語中飽含欽佩、羨慕之情。
“啊,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那個契丹人目不轉睛地盯著御輦,那些艷麗侍女漂亮的臉蛋使他羨慕,甚至可以說是垂涎三尺,那陽物已經勃起,把褲子頂起像個帳篷,暗道:“日他媽的,天下的好白菜都讓豬拱了,皇帝陛下也太幸福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三千佳麗,他一個人能招呼過來嗎?弄不好是要換腎的,那是要花大價錢的,一般的老百姓是承受不起的。”
“不正經,流氓!”
在前面觀看的一個年輕媳婦回頭斥責了那個失態的契丹人。
“我怎么不正經,還變成流氓啦?”
契丹人操著生硬的漢語,看來他來到長安時間不會太長。
“自己做的事還裝什么迷糊?”
一個吐蕃人捂住嘴笑。
那個契丹人這才發現自己的確做事過分了,自己那勃起的東西頂了那個年輕媳婦的屁股蛋子,的確不應該,有失禮節。
那個吐蕃人說話了,“伙計,天朝皇帝富有四海,他不是一般人?”
“不是一般人難道是二般人?”
契丹人弄不懂,問道。
吐蕃人就講了太宗皇帝的身世。
太宗皇帝是先帝高祖皇帝的次子,諱世民,隋開皇十八年臘月出生于長安城西不遠的武功別館,別館是什么東西,你到長安時間不長可能還弄不懂,我就告訴你,那是皇帝在京城主要宮殿以外修建的巡幸用的宮室,檔次很高,一般人是不能用的,甚至連想都便不敢想。太宗皇帝為什么會出生在武功的別館呢?那是李家和楊家是親戚,先帝高祖陛下和前朝的煬帝是親親的表兄弟,官至唐公。據說在太宗皇帝出生的時候,有兩條龍戲于館門之外,三天后才離去。后來人們都說那兩條龍是先帝高祖陛下和太宗皇帝陛下。 
“龍,皇帝們都說自己是龍,我怎么沒見過?”契丹人問,他聽得如癡如醉。
“傻逼,你是不想要吃飯的家伙啦,竟敢在皇帝陛下跟前說你沒見過龍?我也沒見過,這些故事都是聽別人說的。”吐蕃人說。
那個吐蕃人說后來的故事更懸乎。在太宗皇帝四歲的時候,有一天來了一個算命先生,說他最擅長麻衣相術,給人看相就沒出過差錯。先帝高祖陛下讓先給自己看。那算命先生說先帝是貴人相,而且貴不可言,罷了又說貴人必有貴子,順便給老先生的幾個公子也看看面相。于是乎,先帝的四個公子粉墨登場,其實是三個,只有前太子建成,太宗皇帝陛下和齊王元吉,四公子玄霸尚未出生。算命先生細細看了一遍,一會兒搖頭,一會兒點頭。最后,他把先帝高祖陛下叫到背靜處,說:“老先生,二公子不得了,龍鳳之姿,天日之表,自古英雄出少年,他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就能濟世安民。”太宗皇帝陛下的名字就是從“濟世安民”四個字精煉而來。
契丹人問吐蕃人:“伙計,你的漢學怎么學得那么好,我卻不行呢?”
吐蕃人笑了,說他雖是吐蕃人但研究漢學時間長了。這個頗有心計的吐蕃人沒有將他的真實身份告訴契丹人,他其實是吐蕃可汗松贊干布派來的求婚副使,先一步來到長安,正使是吐蕃國相祿東贊,隨后就到。
巡幸同州
“同州”是一個雙關詞,既指今“大荔”縣,又是今“渭南地區”舊州名。這里最早的名稱來源于“大荔戎國”,建安五(200)年始郡縣同設一城。南北朝移“華州”與此,西魏元年(554)改“華州”為“同州”,“同州”名從此起。此后因為“州”、“縣”同為一名,不特別指明就很難區分。
早在貞觀六年就出任同州刺史的尉遲恭,字敬德,是大唐開國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傳說他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身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后尉遲恭被尊為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華門神。傳說其面如黑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尉遲敬德與秦叔寶(秦瓊)是“門神”的原型。
尉遲敬德脾氣不好,這次也隨駕到了同州。太宗皇帝興致很高,決定大宴群臣。回到老根據地的敬德張狂得很,興沖沖地去赴宴。
一進門,敬德就沉下臉來。原來,他發現有人坐在他的上首,顯得很不高興。他出手就將那正在興頭上的人扯了下來,美美地扇了兩摑,破口大罵:
“臭小子,你憑什么位于我之上?”
“不是,是萬歲爺讓我坐的……”那人辯解道。
“皇帝老兒說了也不行,在一邊呆著去!”
說吧就將那家伙扔了出去,重重的摔在地上,爹呀娘呀的慘叫。
坐在敬德下首的江夏王李道宗看亂子動大了,就好言相勸:
“老兄息怒,你這是不給皇帝面子!”
“滾!少管,驢槽里怎么插了個馬嘴?”
敬德的火氣一時半會兒還卸不下來。
李道宗堂堂的王爺碰了一鼻子灰,很不高興,隨口說了一句:
“這人怎么是個瘋狗,不識好歹,見誰都咬!”
敬德聽了這話,出手就給了李道宗一拳,猝不及防的江夏王眼睛上挨了一拳,被打了個熊貓眼。李道宗眼前一黑,愣了半天才連哭帶喊:
“萬歲爺,您得給臣做主,我的眼睛看不見了。黑賊誤我大事,我眼睛瞎了,還怎么送文成公主去吐蕃?”
敬德的無法無天令太宗皇帝很不高興,吐蕃松贊干布向天朝公主求婚,自己原則上已經應允,決定讓李道宗以禮部尚書、江夏王的身份充當將來送親的使者,這已內定,黑賊這個混蛋真是能添亂。于是,他喝道:
“黑賊,不得無禮!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你在廣庭大眾之下竟敢毆打朝廷命官,敢當何罪?你知道漢初功臣韓信、彭越是怎么被誅殺的……”
如夢初醒的敬德這才明白自己為了卸一時之怨恨把禍闖大了,忙叩頭謝罪,愿意接受萬歲爺的一切處罰,說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萬歲爺不要手下留情,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江夏王李道宗雖說挨了打差點瞎了眼,看到萬歲爺訓斥了敬德這個瘟神,這貨自持是開國功臣張得很。萬歲爺訓斥了他,也算事給足了自己面子。于是,李道宗向皇帝求情,說敬德雖說傷了人但他是開國功臣,是殺不得的,那樣會傷了老臣的心。
太宗皇帝發了話,說死罪可敕但活罪難免,黑賊你就隨駕赴堯山狩獵,戴罪立功。
敬德見皇帝敕免了自己的死罪,就滿臉訕笑,說沒問題,一定一定。
堯山狩獵
同州下屬的蒲城縣,水草肥美,縣南的鹵陽湖碧波蕩漾,縣北有一座石質孤山叫堯山,北坡平緩,南坡陡峭,山上古柏森森,泉水淙淙,的確是個狩獵的好去處。當地人都傳說,遠古時期的堯帝在治理洪水時,曾經在這里來過,立于此山規劃治水,洪水退去后,人們便把它稱為堯山。
一大早,涼風習習。
吃了早點的太宗皇帝陛下在尉遲敬德等近臣的陪同下,出了同州北門,向蒲城進發。
御輦威儀,遮云蔽日,蜿蜒數里,前不見頭,后不見尾。
御輦離蒲城還老遠時,蒲城縣令率縣衙的大小官員,有縣丞、主薄、縣尉等,他們早早就在跪伏在南門外恭迎皇帝大人。
在古代,官員到縣一級。只包括一縣二尹三衙四老典,一縣指的縣令;二尹是指縣丞,是縣令的佐官;三衙是指縣主薄,類似于委辦主任、秘書長之類,管理文書的職掌;四典是縣尉,管一縣治安,類似于現在的公安局長,同時任了武裝部長的差使。
這一縣二尹三衙四老典,是朝廷委任的,俗稱為朝廷命官。而在縣里服務的其他人等皆稱為吏,不是官了。
在南門口賣椽頭蒸饃的老李頭就弄不明白,縣令大人是怎么啦,一大早就帶了縣衙里的一班人就趴伏在城門口是弄什么呢?
老李頭的老婆李大娘也同樣納悶,就問老頭子:
“哎,他大,那一幫子當官的在地上找什么呢,是不是把錢丟了?”
“可能比錢還重要?”老李頭欲擒故縱,可能是在和老婆子開玩笑。
李大娘的眼睛瞪得賊圓,問:
“比錢還重要,難道是縣令大人咥下禍啦把官印讓江洋大盜偷走了?”
“可能是把腳印丟了吧!”老李頭答道。
李大娘嗔怪道:“去求吧,有那么懸乎嗎,不就丟了個腳印,也不值得縣衙里全體人馬出動去找?”
“老婆子,實話告訴你吧,縣令大人是害怕讓人家把烏紗帽摘了,我估計是同州衙門要來大官官了……”老李頭揭開了謎底。
“啊,原來是這樣,看來當個干部也不容易!”李大娘自言自語道。
皇帝的御輦是在中午日頭端的時候進的蒲城縣城,縣令大人在南門外跪伏了幾個小時,腰酸腿疼腳發麻,幾乎都要不會走路了。看見御輦進了城,縣令大人的嘴里還在念叨著: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尉遲敬德給太宗皇帝陛下提議,讓蒲城縣令帶路,太宗皇帝欣然答應,給基層干部一個表現的機會。
御輦到了堯山腳下。
尉遲敬德作為同州衙門的老領導,發表了講話,說是講話,其實不是講話,可以說是個兼職導游。他說堯山歷來被古人所朝奉,其主要原因是賜雨、祈福、送子、治病、安邦治民。這在堯山的碑刻上都有記載,一百余通碑刻上幾乎都涉及祈雨、祈子或祈雨、求子成功還愿之事情。
尉遲敬德介紹完之后,他讓蒲城縣令補充,看還有沒有介紹的不周到的地方。蒲城縣令滿臉堆笑,看來很謙虛,他說老領導尉遲刺史大人介紹的很好,讓人耳目一新。大家都看到了,堯山古柏千株,流泉潺潺,野花繞茅屋,人在畫中游,一派美麗景象,讓人留戀往返,請萬歲爺、尉遲老領導在這里多呆數日,讓微臣盡盡地主之誼。
太宗皇帝陛下和尉遲敬德對蒲城縣令的表現相當滿意,像這樣的基層干部肯定要提拔。這些干部常年工作在基層,干的是實實在在的工作,收糧派款,抓丁服役,業務很雜,直接和一線的群眾打交道,的確辛苦。
蒲城縣令心里興奮,看表情皇上和老領導對自己的表現很滿意,自己過去在官場上屬于孤軍奮戰,拿一句歇后語說就是寡婦睡覺——上面沒人,這下好了,皇上賞識,老領導高興,緊跟老領導走肯定沒錯。
快樂的時光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已是紅日西沉,一天就要過去了。
尉遲敬德陪同太宗皇帝陛下狩獵,收獲頗豐,大家都很高興。
太宗皇帝陛下談了自己的設想。他說,既然老百姓都在這里祈福求子,燒香拜神,咱們就給百姓辦件實事,在山上修座廟宇,這樣一來,可以方便群眾,但實事要辦實,好事要辦好,這件事就讓尉遲刺史去做吧,你事同州的老領導,占盡天時地利與人和,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尉遲敬德當場就表了態,說這是個碎碎個事,沒問題。
接著,敬德問了蒲城縣令,說這修了廟宇之后應該敬哪一路神仙呢,這個問題要解決。
蒲城縣令說他雖然到蒲城上任只有三兩年,但對蒲城的風土人情了解得還是比較到位,群眾們到這里祈福求子求雨,都說是在求靈應夫人,而且有求必應,是很神的。
敬德聽了這話,就給太宗皇帝陛下提議,萬歲爺,你看叫靈應夫人祠好不好。
太宗皇帝陛下笑了,說可以,民間就叫靈應夫人祠,官方稱為堯山圣母廟。
蒲城縣令跪伏在地,不停地叩首,說萬歲圣明,就這樣叫吧。
據當地人說,在太宗皇帝敕修堯山圣母廟之后,這里還發生過許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唐穆宗登基之后,蒲城的地方官員上報說太宗皇帝當年敕修的堯山圣母廟年久失修,地方上有心想修,當資金缺乏。唐穆宗知道這一情況后,決定由中央政府拿錢斥資修葺。當時因關中大旱,皇帝聽說靈應夫人心系天下滄桑有求必應,京城里上百萬人口吃水緊張,于是便差官員前去堯山靈應夫人祠祈雨。果然,奇怪的事情就發生了。此后,每天黃昏便有一片紅云自堯山方向飄至京城上方,即刻風起云涌,電閃雷鳴,甘霖沛降,直到施工完成,不復再雨。唐穆宗為了表達感謝之意,于是冊封靈應古人為女神:赦封,浮山靈應夫人,長慶二年“銀劵”。因此,靈應夫人在當地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的清明節,環繞廟宇周圍內的村莊組成的十一個神社,輪流從山上接神像至社中,供奉一次,次年清明送神像歸山,再由下一個社接去,如此周而復始。
太宗皇帝陛下隨后談了后面的行程安排,說昔日先帝高祖曾在縣南伏龍原狩獵,今天一觀,山山水水,風景確實不錯,咱們在堯山呆上幾天后再到其他地方看看。
敬德說萬歲爺圣明,就這樣安排。
后來的幾天,敬德等人陪同太宗皇帝陛下沿伏龍原一路西去,先后在貞觀十三年皇家敕造的縣西六和堡龍泉寺、唐村庵臨幸。
火藥衙門——世界最早火藥廠的管理機構
關于火藥的發明,有一點可以肯定,它是我國古代的煉丹家在煉制長生不老藥的過程中實現的。就像農村人說的,是放羊娃拾酸棗——捎帶。蒲城當地人都說,火藥的發明是在唐朝,尤其是當地生產的那種黑火藥,與“藥王”孫思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藥王爺不但是著名的醫學家,而且是著名的煉丹家,他信奉道教,自號“孫真人”, 他是總結以前煉丹家經驗基礎上收集河洛地區和關中地區煉丹家的配方,最后提出硫磺伏火法這種較為管用的火藥配方。在縣西六和堡,也就是后來的興鎮西南的曹家莊的金代紫禁城遺址有“真人洞”,據說就是當年藥王爺煉丹研制火藥的地方。
據蒲城當地人傳說,世界最早火藥加工廠在蒲城鹵陽湖北岸的雷坊村,在附近的宣化圣母廟設有火藥廠的管理機構——火藥衙門,類似于現在的兵工局,屬于唐代中央政府的直屬辦事機構。尉遲敬德是火藥衙門的辦事大臣。
談到這里,有人可能要問,既然唐太宗的時候就在蒲城修建了火藥廠,而且還有專門的管理機構,那么火藥應用于軍事上是在什么時候?有人說是北宋,其實這種說法不準確,北宋時期將火器列為正式軍事裝備,而火藥最早應用于軍事上應該在唐代后期。據宋代路振的《九國志》記載,唐哀帝時(十世紀),鄭王番率軍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發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這可能是有關用火藥攻城的最早記載。
后世人推斷太宗皇帝陛下在蒲城狩獵的時候,應該與尉遲敬德有過一次秘密談話,至于談話的細節,我們可以想象:
談話地點可以是六和堡,也可以是鹵陽湖畔的宣化、雷坊村。
夜幕已經降臨,滿天的星斗眨巴著眼睛。
尉遲敬德暗道,“世界最早的火藥廠”的修建必需皇家支持,皇帝陛下這次刻意的“十七日之行”沒有其他內容,極有可能是直奔這件事情而來的。皇帝陛下除參加開、竣工典禮詳細聽取匯報外,還在盛產硫磺的蔡鄧,以及六和堡、唐村庵、宣化、鹵陽湖畔進行實地考查,火藥廠的修建關乎國防建設,肯定是勢在必行。
太宗皇帝看著低頭沉思的敬德笑了,心想這黑賊還能動腦子,的確稀奇,就說:
“火藥廠的修建是國防建設中的一件大事,選址鹵陽湖之濱的原因顯而易見,因為這里盛產“硇砂”、“硝石”,并距交通驛站六合堡不遠,交通運輸是不存在問題的。”
敬德知道當代醫學家孫思邈研究出了一個“內伏硫黃法”,具體配方為:硫黃一兩,硝石一兩,硇砂半兩。右三味為末,甘鍋坯成汁。這三種原料中最難得的就是硇砂,而鹵陽湖畔的雷坊村是硇砂的最佳生產地。湖濱的邊緣灘地因地下水位很高,毛細管作用很強,潮濕的環境也是產硝石的最佳環境;不遠的蒲城蔡鄧即產硫黃,據此不遠的六和堡交通便利,在這里修建火藥廠具有得天獨厚的理想條件。
太宗皇帝看敬德低頭不語,就問:
“黑子,你在想什么,有啥想法就說出來?”
敬德說,火藥廠的原料供應不存在問題,但這個兵工廠的布局怎么搞,火藥衙門的班子成員怎么配置。
太宗皇帝說這些都不存在問題,成熟的想法已經形成。出于國防安全考慮,火藥衙門就設在將來建成后的宣化圣母廟,這里距離交通驛站六和堡有一段距離,但也不算遠。在宣化修建“九天玄女”圣母廟,有一點原因,就是傳說九天玄女曾經幫助過我們的老祖先軒轅黃帝,而且還為姜太公等兵圣先師呼風喚雨,為了祈求得到女神仙幫助我們實現發明火藥的夢想而建廟的。你以鄂國公身份出任火藥衙門辦事大臣監管火藥廠應該不存在什么問題,至于副手,你看陪同了咱們一路的蒲城縣令怎么樣。
敬德顯得興奮,說那小子還行,腦子活泛會辦事,是個可塑之才。
太宗皇帝陛下笑著點了點頭,說就讓那小子以蒲城縣令的身份兼任火藥衙門的副總監。
當然,敬德的身份很高,以國公的身份下派兼任火藥衙門總監,國公在唐代屬于從一品,放在現在起碼屬于人大的副委員長或者政協副主席,屬于國家領導人,因為正一品在唐代不設,只有皇室的親王或者功勛卓著的開國元老才能享受此等待遇。火藥衙門屬于軍器監,在唐代屬于正四品,其部門領導與吏部侍郎屬于一個級別,屬于副部級單位。蒲城縣令那臭小子一下子連升幾級,蒲城在唐初屬于京兆府管轄,京兆府縣令在當時屬于正六品,即使蒲城在后來被唐玄宗改為奉先縣,其縣令也是正五品。蒲城縣令雖說是火藥衙門的副總監,但屬于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務副總監,從正六品一下子升到從四品,享受正四品待遇。
隨后,敬德和縣令進行了任職前的談話。兩人談得很投機。
敬德先說話:“伙計,你的七品縣官當了幾年啦?”
“五年零三個月。此前候補了五年。”蒲城縣令答道,顯得很虔誠。
敬德:“皇上對你這次的表現相當滿意,你升遷的機會來了,皇上準備成立火藥衙門,屬于中央政府直屬的辦事機構,設在宣化圣母廟,我擔任總監,你來擔任副職。”
說句心里話,這頂從天而降的官帽子令小小的蒲城縣令欣喜若狂。
其實,有欲是普通人的心態,真要做到無欲,不是圣人就是瘋子。蒲城臨近京城長安,隸屬于同州,是個出干部的地方。蒲城縣令正當壯年,在蒲城這小地方雖說還算個人物,但和陪駕的中央大員相比,完全是個小不點,他一心想在州城謀求個一官半職即使協助刺史大人工作也是個不錯的歸宿,沒想到升遷的機會來得這么快,萬歲爺的一句話就把問題解決了。
蒲城縣令端起了酒杯,道:“老領導就是老領導,您高屋建瓴,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我將鞍前馬后為您效勞,在老領導手下干事肯定進步快,我能走到今天,要感謝高領導大力支持,沒有老領導的栽培,我不會進步這么快,下官敬您一杯。”
這句馬屁是官場上的套話,用在很多官員身上都使用,放在敬德身上是百分之百適用。他很高興,與蒲城縣令碰了杯,說:“蒲城這地方好,在這碧波蕩漾的湖邊,我們飲美酒,吃野味,天高云淡,看著滿天的星斗,其樂無窮呀,這是人生一大享受。”
其實,蒲城縣令出身于農家,,頭腦中官本位的思想挺重,自他苦讀圣賢書的時候,每次看到衙門里的衙役,都覺得他們在村莊是很了不起的人物。以后考取功名,他才知道那些衙役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尤其作了縣令以后,他日夜夢想著做更大的官。他知道,想當大官就別去做文化人,讀書人是弄不成事情的,不過政府機關與江湖同樣險惡,人們常說的仕途多風險是有道理的,進入官場就得小心應付。
謁拜橋陵
蒲城當地人傳說,宣化圣母廟在貞觀年間修成之后,唐玄宗李隆基在為其父踏勘陵寢時,曾對宣化圣母廟進行增修,在原有五間大殿、鐘鼓樓等設施的基礎上,增修了氣勢宏偉的戲樓。這位把唐王朝推上極盛的巔峰,又把唐王朝推向幾致覆亡的深淵的封建帝王,一折“長生殿”,使他流傳千古,一曲“長恨歌”,又使他遺恨終生,他與蒲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睿宗李旦延和元年(712)七月,天象出現了異常。作為太子對頭的太平公主一黨就有了借口,他們借術士之口向睿宗報告說:“根據天象,彗星出現預示除舊布新。帝座及前星有災,這顯示皇太子合做天子,不合更居東宮。”
其實,睿宗再次登基以后,在選擇繼承人時也犯過難。三郎李隆基因為誅殺韋后、安樂公主以及擁立睿宗有大功;而李成器(李憲)是嫡長子,睿宗第一次稱帝時曾經被立為皇太子。在二人之間取舍,他一時也不便輕易表態。好在李成器明白事理,提出“國家安則先立嫡長,國家危則先立有功”,主動退避,說自己的才能不及弟弟三郎李隆基,皇太子還是由弟弟去做,自己沒意見堅決擁護。
太平公主一黨的本意是借天象唆使睿宗對皇太子的政治前途做出決定。也就是說,根據天象,睿宗要么傳位,要么就應當另立太子,不然天災就會降臨。誰知,太平公主弄巧成拙,睿宗竟然決心“傳德避災”,決定傳位于皇太子李隆基。李隆基聽說父親要隱退做太上皇,就急忙入宮覲見,連連叩頭,請求父親睿宗皇帝給他個說法,不然讓自己落個逼迫父親退位的不孝罪名。睿宗表示說:“我兒誅兇定亂,能安邦定國。現在天意人事,都已成熟了,你就不必疑慮!你若能盡孝心,現在機會來了,何必一定要等到柩前即位呢!”睿宗向太子表達了自己堅決傳位的意愿,并目送李隆基流涕而出。到這時,他似乎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然而,就在這年七月睿宗正式下達傳位制書同時,不甘心就此罷休的太平公主又提出讓睿宗雖然傳位,還應當“自總大政”。太平公主顯然是想讓李隆基做一個傀儡皇帝。
睿宗為了求得政治的穩定,他以讓位終結自己這次短暫的帝王生涯。他的讓位實際上是拋棄了太平公主,現在他當然就不能不考慮太平公主的意見。于是,睿宗又一次搞他的政治平衡。他說自己傳位以后要不忘國家,表示仍然過問軍國大政,尤其是三品以上高官的任命和重大的刑獄,要與李隆基共同兼理。
到這年的八月初三日庚子,睿宗舉行了正式傳位的大典。他被尊稱為太上皇,自稱曰朕,發布政令曰誥、令。新君李隆基即位,他就是歷史上的唐玄宗。李隆基自稱曰予,處理政事的文件格式叫做制、敕。父子不同的是,睿宗每五天一次在太極殿接受群臣的朝賀,而玄宗李隆基則每天在武德殿上朝,處理政事。五天后,唐玄宗改元先天,后改開元,再改天寶。
睿宗的這次傳位給玄宗李隆基即位后的政局埋下了隱患。
在公元713年的七月三日,唐玄宗李隆基果斷地先下了手,親自率領兵馬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幾十人,將傾向太平公主的官員全部罷官廢黜。唐玄宗終于掌握了皇帝應有的權力。當年,唐玄宗把年號改為開元,表明了自己勵精圖治,再創唐朝偉業的決心。
到了玄宗開元四年六月,太上皇帝李旦在百福殿駕崩,享年五十五歲。
李旦去世的時候,他在蒲城的陵寢——橋陵,及其配套設施橋陵行宮、興鎮龍霄宮的修建已經基本上竣工,并對宣化圣母廟進行了補充修建。唐明皇也多次去那兒踏勘,對陵寢的建設工作相當滿意。
十月的長安城,已經有了幾分寒冷。
這天是個黃道吉日,睿宗李旦的靈柩將要安葬在橋陵了。
皇室貴族、中央政府的大小官員幾乎全部出動了,這可是巴結當朝皇帝的一次絕好機會,人人都不會錯過。和現在一樣,領導的父親去世了,下屬人員沒有一個是瓜慫,個個跑得快,唯恐落后,恨不得替領導去守靈。
浩浩蕩蕩的送靈隊伍出了長安城,徑直往蒲城進發。
過了水草肥美、碧波蕩漾的鹵陽湖,在甜水泉稍作停留后就往目的地橋陵開拔。
送靈隊伍在一個名叫宣化的村莊停留下來。貞觀十四年,先帝太宗皇帝狩獵堯山時,御輦曾臨幸這里,因車馬喧嘩,人們就借其諧音,將這個村莊取名“宣化”。
“宣化”有一座標志性的建筑“娘娘廟”, 宣化“九天玄女廟”、“活娘娘”與“堯山圣母”同為“九姊妹”;蒲城當地人說堯山圣母為大姑娘,宣化圣母為二姑娘;二者同日廟會、互派廟使、交換廟旗;建筑“五間面寬”風格、柱徑相同;依慣例廟會日一般都是其建成“開光”之時、即現在竣工典禮初始之日所確定。如此宏偉工程也必需一年之久,那么“宣化”、“堯山”二廟首日廟會就應該是此后二年的貞觀16年,即公元616年的“清明節”。同日共慶,互相祝賀時換廟旗、派廟使盡在情理之中,并一直延續了下來,絕非因為“圣母九姊妹”才有了特殊的相互關系。“宣化廟”與建于貞觀四年的蒲城“文廟”建筑的布局風格完全相同,因此宣化的“娘娘廟”也應該同是貞觀早期的產物。后世人推斷說是和堯山圣母廟同時修建,由擔任過同州刺史的尉遲敬德監修的。
那么,九天玄女到底為何方神靈?據《道教諸神》等書可知,“玄女”類似于女媧、王母、送子娘娘等神。原始形象為鳥,系商代始祖。特別處是傳說她曾幫助軒轅皇帝打敗過蚩尤,《詩經》、《史記》、《呂氏春秋》都有文字記載。她在民俗影響中并不十分突出,之所以重要乃在于是一位除惡安良的正義之神,古代小說中多次出現過她救助危險、傳授兵書的故事。其中《三遂平妖傳》中她出現在周時吳越戰爭中;《薛仁貴征東》當屬唐代的故事。《女仙外傳》中則有稱:“道教天書三笈……黃帝得傳一笈以平蚩尤;姜子牙僅得半傳,遂著《陰符》;黃石公、諸葛、青田諸人所得不過十之二三,皆以足為帝王之師矣。”這就是說這位女神,不僅身世高貴,而且為古代卓有成效的軍事家都得益于她。盡管都是傳說,但核心是由于她有騰蛇乘霧、呼風喚雨變化無窮的仙道玄機,這才有了黃帝、姜子牙等都拜其為師之說。
據蒲城當地人傳說,玄宗皇帝后來多次到父親的陵寢謁陵。尤其是開元十七年的那次謁陵讓人記憶猶新。那次,玄宗皇帝率領了文武官員赴父親的陵寢謁陵,皇上跪伏在地,眼淚汪汪,陪同的文武官員也是涕淚長流。皇上見金粟山崗有龍盤鳳翥之勢,對陪同的左右大臣說:
“朕百年之后也埋葬在這里,為先帝陪葬,不能忘記孝敬父母呀!”
陪同的文武官員將皇上的話記憶在心,玄宗皇帝駕崩后,于唐肅宗廣德元年三月葬于蒲城縣城東北的泰陵。陪葬的僅有元獻皇后和內侍高力士。
高力士對唐玄宗可以說是忠心耿耿,不論玄宗出于權力的巔峰,還是人生的低谷,他始終能夠追隨左右,精心服侍。不想官場上絕大多數人,有奶便是娘,臺上緊握手,鮮花加美酒,臺下使絆子,門前冷落鞍馬稀。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蜜桃花| 亚洲沟沟美女亚洲沟沟|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看| 中国一级全黄的免费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颤声娇是什么意思| 国产精品李雅在线观看| 一区五十路在线中出| 日本高清二三四本2021| 亚洲日产综合欧美一区二区|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黄色片|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人人妻人人澡av天堂香蕉| 老八吃屎奥利给原视频带声音的|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精产国品一二三产|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中文字幕 | 欧美在线精品永久免费播放| 免费在线观看污| 老少交欧美另类|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看3| 18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免费|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韩国一大片a毛片女同| 国产粗话肉麻对白在线播放|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看片 | 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