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
關于故鄉的明月,印象最深的是八月中秋。
每當月光傾瀉而下,黑夜,便變得柔和寧靜起來。天邊的一彎銀鉤伴隨著點點星星,攜帶著幾縷習習涼風。在月光的裝點之下,黑夜即刻褪去幽暗與深沉,使人感受到屬于她的平和與安寧。沒有喧囂,也沒有浮躁。每個有月光的夜里,我總是會想起故鄉,思念親人。故鄉柔和而寧靜,故鄉的燈火可親,故鄉有無數次夢回的場景。
我高考結束后就離開了家鄉,上大學、到地質隊工作、成家。幾乎每一個能夠見到月光的夜晚,都會想起那年所有關于有月光的夜晚的情景,我想,也許就是因為“月是故鄉明”的緣故吧。
高考結束那年,家人既喜又愁,喜的是我收到了心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過了中秋,就是報到的日子了。愁的是外婆腰椎間盤突出嚴重,最理想的是到華西醫院治療,在當時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這和我上大學的費用產生了沖突。外婆總是說,小的讀書才是正事,我這把老骨頭了,治不治都沒有關系了。
父母并沒有放棄給外婆籌錢治療,那段時間,父母早出晚歸攢錢,留下我和外婆在家。早上醒來,外婆就在忙碌,夜很黑了,我準備休息了,外婆仍在忙碌,準備晚歸父母的晚飯。外婆這種病不能負重,甚至在大冷天也不能穿太厚重的衣服。她直不起腰的模樣一直在我腦海里,每當我學習到深夜的時候,抬起頭,她直不起腰的彎曲,恰如我桌上的臺燈一樣彎曲,在一盞青燈的余暉里忙碌著。一天晚上,正在伏案讀書的我抬起頭來,發現外婆不在,連喊了幾聲都沒有人應,我連忙披上外衣一頭扎到茫茫的夜里呼喊她、尋找她。在村口,我看見一個彎曲的黑影在動,我連忙湊上前,一看正是外婆,手里還拖著一個蛇皮口袋,原來為給我攢學費,外婆竟然悄悄地到村子里拾礦泉水瓶,我打開蛇皮口袋,里面滿滿裝著倒映著月光的塑料瓶子,雖然說是垃圾,但是在當時,在我眼里,這些垃圾竟似一袋晶瑩發光的泡泡,這是外婆對我的無聲的愛。她的身上臟臟的黑黑的,只有一頭銀發像極了天上的月亮。我忍不住沖上去緊緊抱住外婆,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中秋節那天,父母破例地提早回來了,還提回來一袋月餅。一家人晚飯后在院子里聊天賞月,難得的相聚時光是那樣的溫馨和美好。我期待著父親把我喜歡的火腿月餅拿出來遞給我,父親知道外婆和我最喜歡吃火腿月餅,但也因為火腿月餅貴,每年只特地給外婆買一個,同時也給我買一個。父親粗糙的手,遞給我一個油紙包好的月餅,我打開咬了咬,才發現是普通的果仁餡的,我和父親對視了一眼,那一刻我知道了,為了節省,父親把我愛吃的火腿月餅,換成了比較便宜的果仁月餅。父母起早貪黑地工作和外婆為家庭、為我上學的付出,我深刻地理解大人攢錢的不易,我極力地面帶笑容地拿著月餅在吃,我從父親的表情中看到了一種“孩子長大懂事了”的欣慰。
一家人在月光下談論著將來,談論著我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涯,話里行間憧憬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父母一段時間的忙碌,為我準備好了上大學和外婆看病的錢。父親說送我到了學校,就帶外婆去四川看病。那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月光之夜,月光仿佛一下子照亮了我將來的路。一切都似乎那么美好,我看見自己即將到來的大學校園生活,看見我學成歸來外婆直起身子迎接我的情形。
我至今不知道那時外婆手里的月餅是什么餡的,只知道那年中秋月圓之夜的月餅格外的甜。
我畢業后就到地質隊工作,野外地質工作的辛苦是之前沒有料到的。那個野外的中秋之夜,天空孤獨地懸著一輪明月,大地上一派清靜潔白的景象,伴隨著我沒能回家陪伴家人的寂寞和野外的艱楚。我看著天上的月亮,想想那年月光下家人對我的期望,想想那年家人對我的付出,滿地的月光把我的心一下照亮了。
(作者:劉敏;單位:貴州省地礦局109地質大隊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