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寒,生活的這座城市降了一場淋漓至盡的雪,量大,時長,延續了小寒節氣的前前后后。天地間,紛紛揚揚的大雪婀娜多姿,給人們帶來了舒心和快樂。
今年小寒,卻沒有下雪。雖是有著似像落雪的跡象,其實,那只是很嚴重的霾。如今的人們似乎連霧與霾都分不大清楚,天氣預報總說是霧,是不愿說成霾呢,還是就將霾認成霧,稀里糊涂,模棱兩可,總讓人覺得有點不明不白。
每到冬季,霾就成了天地間的主角,霾,不僅替代了那時的霧,甚至還有將雪也想替代的架勢。那時,有霧沒有霾。記憶里的冬天,早晨推門而出,濃得像奶乳般的白霧瞬時便會將你吞沒,你成了隱身人,霧在與你捉迷藏,可你卻喜歡這樣的日子。那霧的顏色白而凈,清而爽,冷是冷,卻討人歡喜。在或濃或淡的霧里,分不清眼前裊裊飄浮的那股氣息是霧,還是從嘴中哈出的氣。不一會兒,霧就會漸漸散了,這時就見天上的太陽照得到處都是暖洋洋的。
現在真的是很少能見到霧了,特別是城市里。工業化程度不斷推進,城鎮化建設不斷加快,必然要打破自然界的平衡,是人類壞了這自然的模樣,遭到自然的懲罰和戲弄也就不稀奇了。這世界上的事理就是這般簡單,可惜人總是弄不明白。
人們都在盼著一場雪的到來,這本就是下雪的日子,可天上晦暗的陰霾卻不這樣想,它變著法逗人玩,今天陰云密布,像是張飛的臉,明天又突然亮了許多,像是曹操的臉。其實,誰又見過他們的臉呢,都是從舞臺上見到的。許多天里,太陽索性躲了起來,誰也別想見到它了,大地沒有了陽光,霾又到處晃蕩,既陰且冷就是必然的。這種時陰時霾的天象真是悄無聲息間就把冬天推進了潮濕又陰冷的死胡同里了,大街小巷遍布蕭瑟,無雪的小寒把冬天的冷用另一種方式演了出來。
小寒這天,來到一座公園,想尋覓小寒的跡象。時值中午,游人很少,是冰冷而使人畏懼了大自然的擁抱,還是依照著一日三餐的習慣回家做飯或是去了餐館討一處片刻的休閑?
漫步閑走,四處打量,想著小寒的跡象該是什么呢,應該在一叢枯草中,有一抹嫩綠的草芽正在用力頂了出來,那片茂密的竹林里是不是已有筍尖鉆出了冰凍的土層,當然更盼著能遇見一棵樹,那樹上有了綻放的梅花。
就這樣帶著一種發現的心情,帶著一種期盼的念想走著看著。是聞到了梅花的芳香了嗎?怎么身旁突然有了久違的這樣熟悉的味道呢?是暗香的味道呢,似無覓處,但這香氣分明就在身邊。又似沉香,厚重而又濃郁,可以讓人頓時就陷入沉醉般的那種味道呢。循著這散漫撲鼻的香氣朝前走,走著走著,真是有一棵梅樹好像早已與我約好了,正在等著我呢。一座掩映于竹林深處的亭閣旁,果然那棵梅樹上正有幾枝稀疏有致的梅花已經綻放了,沁人心扉的梅香就來自于那兒。張眼望去,潔白色的朵朵梅花飄逸端莊,孤靜秀雅,靜靜的挺立在枝丫間,不見絲毫的張揚,不知它看到我這副驚喜慌張的樣子會不會笑話我。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在古人詠梅的詩篇中,特別喜歡半山先生的這首詩。梅花傲雪吐艷,凌寒留香,花開之際,正值冰天雪地,百花早已凋零,惟梅花卻不畏嚴寒將一身的清香灑在了大地和人間。梅花展示的是一種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氣質,這也正是被人們所喜歡的緣故吧。梅花之所以能得到世人的喜愛,也隱喻著梅花這種高雅而又高潔的品質也是一個君子應當具備的氣節,人們喜梅詠梅學梅,對梅花深愛有加,正是寄托了天下有志之士的一種向往與追求。
梅香和苦寒,料峭里一幅讓人心動的圖畫,梅花的香經歷了寒冷,所以開得是那樣的芬芳。人的一生不也是這樣嗎?要想擁有美好的品行,要想獲得美好的心靈,必須要經過漫長歲月的不斷磨礪才能迎來生命的花開呀!
茫茫大地,寒意襲人,這是最冷的時節,也是充滿著生命力的時節。在天隅的一角,遒勁舒展的枝丫間,數瓣梅花傲然綻放,孤雅幽香,芳芬蔓延。我靜立其側,不敢大言,生怕擾了梅花的靜謐雅致,生怕壞了這世間的淡然之美。
梅花是歡喜雪的到來的,向雪而綻放,擁雪而露容,梅花的氣節就是這般潔凈又崇高。雖然現在還看不見雪的影子,然而在梅花的心里或許早已沉浸在大雪飛舞的世界里了吧?
小寒的日子里,走出家門,迎著寒冷,去探望一枝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