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母校情
林 瓊
金秋九月,女兒懷揣夢想,自信滿滿地踏入了初中學校的大門。看著朝氣蓬勃的她,情不自禁地想起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在母校——曲靖財經學校學習和生活的精彩片段、與老師和同學們相處的點滴瞬間也或清晰或模糊地在腦海里浮現。
22年前,那個年僅15歲的懵懂女孩背上新書包,開啟了人生的新航程。22年時光飛逝,可是初入校園的情景依舊歷歷在目。或許是報到的新生很多,或許是時間很緊湊,又抑或是每個人的內心都很激動的緣故吧,感覺那個下午的時光過得飛快,父母帶著我匆匆報到,匆匆領取行李,在校園里匆匆逛了一圈,幫助我匆匆整理好床鋪,便要匆匆離開。少不更事的我前一分鐘還面帶微笑同父母揮手道別,后一分鐘便躺在床上獨自抽泣,任憑舍友怎么安慰都無濟于事。
軍訓的日子緊張而又有趣,隊列訓練無疑是枯燥乏味的,但偶爾的對歌、游戲環節也讓同學們緊張的情緒得以稍適舒緩。雖然大家都很努力,但在教官看來,還是不盡如人意。年少的我曾經因為站軍姿時看到對面同學大汗淋漓的臉忍不住發笑被罰站過,因為緊急集合時穿了一雙不用系鞋帶的布鞋被罰跑過,甚至因為牛仔背帶褲外面的外套沒拉拉鏈被批評過……但是每一次的咬牙堅持,都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許今天的堅韌和執著或多或少都與那短短15天的軍訓有關吧!”我想。
相較于緊張而忙碌的初三生活,中專的學業稍顯輕松,因為沒有升學壓力,大家的學習步履愈加從容。但“讀書”的主業必須牢牢抓在手中,已然成為同學們的共識。我慶幸遇到了一幫勤學上進、樂于助人的室友,即便是晚自習熄燈后,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借著手電筒的微光學習。現在回過頭想想,在那樣的氛圍里,看著大家都在奮力拼搏,自己哪敢輕言放棄?中專三年的學習生涯,沒有因為壓力小而懈怠,沒有因為學業即將止步而放松學習,也沒有因為半個“鐵飯碗”在手而虛度光陰,是我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它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照亮我整個中專生涯,以及迄今19年的工作征途。順境之時不自滿,逆境之時不消沉,困難面前不屈服,是學校、老師和同學教給我的人生信條,它時時提醒著我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知識的渴求。我中專語文老師馬榮春的丈夫——曲靖師范學院退休教授郭興良曾說過:“用知識豐盈的人生,內涵飽滿。”或許我的人生并不及期望那般內涵飽滿,但我自認自己的頭腦并不淺薄,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從不曾空虛。
那時的我,課余時間做得最多的事情莫過于打乒乓球了!可以說,操場邊的兩張乒乓球桌,分享了懵懂少女的歡笑與淚水,也見證了鄰家小女的成長。或許是同學們從未見過如此酷愛打乒乓球的女生,或許是僥幸奪得學校乒乓球比賽桂冠之殊榮,或許是自己的性格里有一些男孩子的成分,又抑或是幾者兼而有之吧!“乒乓小太郎”的綽號不脛而走,竟也讓人倍感親切。除了打球,校園里那個長滿了紫藤樹的小花園成為我們最開心的娛樂場所。每年的四、五月份,是紫藤花花期最旺的時節,一簇簇紫藤花競相開放,將小花園裝扮成紫色的花海。我們坐在紫藤花纏繞的走廊一隅,一邊欣賞水池里打鬧嬉戲的金魚,一邊輕聲分享彼此或欣喜或憂慮、或新鮮新奇或平淡無奇的心事。紫藤花姑娘靜靜地環繞著我們,細細聆聽著少女的低語,毫無保留地將花香灑向大地,喚醒我們全身的每一個細胞,激發我們無限的學習興趣。
3年的中專時光無疑是短暫而又讓人難以忘懷的,報到時的“匆匆”還清晰地浮現于腦際,分袂時的“匆匆”又悄然而至。我們依依不舍地互道珍重后,又匆匆踏上了各自嶄新的征程。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私營企業、自主創業、在家待業、繼續求學,為相同學校同一專業的我們出了很多不同的選擇題,亦為我們的人生劃上了一道道分水嶺。我們在各自的征途中艱難前行,有歡笑,也有淚水;有成功的喜悅歡樂,也有失敗的苦痛煎熬。我們忙于工作,忙于戀愛,忙于結婚生子,忙于養家糊口……每天都在程序化的生活著,彼此間的聯系越來越少,但互相的惦念從不曾有絲毫消減。
剛畢業那幾年,我造訪過母校10次左右。或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緣分吧,除了專門去看望我的班主任陳斌老師、畢業兩年的同學小聚外,我人生的幾次重大轉折都是在母校開啟的。我在母校參加并順利通過了會計師考試,也在母校參加過一次公務員考試,雖然因為筆試成績屈居第三與面試失之交臂,但為來年勇奪第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讀書時,母校教給了我知識;工作后,母校見證了我的成長。
最近幾年,由于母校從麒麟西路搬遷到了職教園區,離市區太遠,加之我自覺沒有做出什么讓母校引以為傲的成績而自慚形穢,故而再不敢踏足母校。直到前年初有幸參加全市綜合考核,才得以懷揣緊張與敬畏之心,首次一覽母校新校區的真容。徜徉于偌大的校園,欣賞著更大、更美、更好的母校,我切身感受到它20年的發展變遷,內心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偌大的展廳里,我看到了母校自建校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來,在立德樹人方面取得的一項又一項可喜成績,心里更是倍感自豪。在為母校取得的優異成績而欣喜,為自己是母校的學生而驕傲的同時,我也為自己未能為母校爭光而暗暗自責。慶幸的是,在那里,我遇到了時任任課老師張國偉,當他得知我通過會計師考試后,勉勵我再接再厲,勇敢地向著注冊會計師進軍;我遇到了班主任老師陳斌,他勉勵我無懼陰霾,好好工作和生活,好好培養自己的孩子……那一刻,我恍然發現,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我依舊是老師心中那個勤學上進的孩子;雖然我沒有取得出類拔萃的成績,但我的老師從不會對我另眼相看。
老師的親切叮嚀猶如一陣微風,喚醒了我那顆沉寂許久的自信心,回憶的閘門情不自禁地打開——同宿舍的6名同班同學中,除1人因畢業后繼續到重慶商學院深造斷了聯系外,其余5人有3人考取了會計師資格證,這3人中的2人成了企業的財務主管,而剩下一個我在從未接觸過會計工作的情況下,順利考取會計師和房地產經濟師資格證,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跡;還有1位同學更是跨專業考取了職業藥師資格證,把自家的藥店經營得紅紅火火;另1位沒有考證的同學,現在也是市直某單位的財務科負責人。而另一位失去聯系的同學,在那個年代就有繼續求學深造的意識,想來現在也一定不會差。想到我和我的舍友們,畢業19年仍然秉持初心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奮力打拼,我的心頭不禁為之一震:雖然我們的職業不盡相同,但我們都在以自己的堅韌和執著傳承著母校“立德重技 自強不息”的辦學精神,我們用自己的努力向他人證明——曲靖財經學校無愧于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和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的稱號,曲靖財經學校培養的學生一定不會差。
在母校建校62周年之際,我懷揣拳拳之心寫下寥寥數語,寄以對母校的濃濃情意。希冀母校明天會更好,相信母校明天會更好!
作者簡介:林瓊,女,漢族,1982年6月出生,云南馬龍人,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會員、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中國國土資源報》《時代風采》《云南經濟日報》《云南國土》《曲靖日報》《珠江源》《西雙版納報》等刊物發表短篇小說、散文100余篇、20余萬字,征文作品13次獲獎,持有會計師、房地產經濟師資格證,現在中共曲靖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2015年,榮獲“云南省五一巾幗標兵”稱號。
作者姓名:林 瓊 工作單位:中共曲靖市委政策研究室
郵 編:655000 聯系電話:13988908586
聯系地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文昌街67號曲靖市委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