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水
我的故鄉江西省玉山縣樟村鄉是一個四面環山,八面環水的地方。這就使水在樟村鄉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地方。就因為有著這樣豐富的水源,使得樟村整個地方的鄉民用水象用自來水一樣方便,而且還不需要凈化與消毒,隨手一瓢都是純正的可直接飲用的礦藏水。
這里的水利資源與水分布狀況構成了這里的獨特的風景,無論走在哪條路上,路邊就有一條水流,真可謂是有人走的路,就有水流的路,而且農家小院,不是門口有溪,就是屋后有溝。
兒時的我無論在哪個親屬家里都能看見門前屋后的清凌凌的水,潺潺而流的自然美景,故鄉的水流構成的環境就象一個城市的大小胡同、街巷窄道,日以繼夜地汩汩地穿過農家小院,依田而流傍路而走。
祖父家的廚房門口就是一條人工挖掘的水溝,當旱季時就用石頭稻草堆個壩,水就會滿起來,蹲在青石板上,就能洗菜洗衣。
外婆家的廚房離小水溪雖然有十幾步之遠,可外婆家有間廂房就靠水而住。
小姨家門前的水溝更是長年不歇地嘩嘩嘩地向前奔流,清凌凌冰亮亮的。
小姑家靠水而居,一面地基就是水溪的墻。
走在田埂上,什么時候都能見到田埂邊有一條條水路伴田而行。
這里的水利資源就象城市里的水利工程的分布一樣,所不同的是家家戶戶不用安裝自來水管與水籠頭。而水的利用就象用自來水一樣方便。
我的童年在故鄉里度過,而故鄉的水化著了精靈,精靈變成了水聲伴著我的童年而長,那動聽的流水聲,似泉水叮咚般地,日日夜夜嘩嘩嘩、嘩嘩嘩地唱著歌兒流向遠方,日日夜夜里陪我進入夢鄉,又崔醒我夢鄉。
故鄉的水聲特別是在我長成少女,又長成青年時,更是入木三分地刻在了腦里。
從記事起,在故鄉的每日每夜里,夜半三更時都被水聲靜靜地鬧醒,然后就是在黑暗中睜著眼,靜靜地聽它歌聲,嘩嘩嘩、嘩嘩嘩地流向遠方。彷彿給我腦里裝上了永久的生物鐘,使我現在就是使用外力也改變不了在夜半三、四點鐘自然而然就睜眼醒來的狀態。
都說親不親、故鄉的人,美不美、家鄉的水。我的故鄉就是一個這樣叫我愛,從前愛、現在愛、將來還愛。腦死了精靈的聲音會在心里響起,心死了它的聲音會在腦子里唱著歌的地方。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