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兩副古聯 悟登山快樂
周明軍
5月11日,我們天佑登山隊一行26人在沈隊長和山群主率領下來到了洪江市灣溪鄉古佛山,這是雪峰山脈在懷化市中僅低于蘇寶頂和帽子嶺的第三座高峰,海拔1456米。在向導秋葉聽雨舒姝玲和灣溪鄉楊紹堂老師的介紹中我們首先游覽了盈上古村的民居老屋,參拜了楊氏宗祠。明清建筑,古色古香;豪門宅院,古老古樸。真是一塊人杰地靈,歷史悠久的風水寶地。
(一)
往前推算到1700多年的東漢建安時代,此地一楊姓僧人在山上挖出一尊青銅色古佛,很是驚訝,每到夜晚,古佛還發出亮光,猶如夜明珠一般,后來他在觀音巖下(見圖一)的開闊地修寺廟一座,名曰古佛寺(見圖二、五),此山就叫古佛山,又叫鄜fu梁山。若干年后,有聶、劉兩位道士在寺中住持,采藥治病為生,曾留有兩人所作一副對聯為證:聶姓道士出上聯是:
此地重光千載后,劉姓道士對下聯:
金身歷劫萬山中。
到距今680年的元朝順帝時期的一個秋天,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之一、湖北人陳友諒在1338年秋,在灣溪名士楊姓將領盛邀來到了雪峰山視察,并作一首七律詩詞《游鄜fu梁山古佛寺》:
策馬江湖亂鼓鼙pi,鄜梁立足與天齊。
雄兵百萬來鄉黨,古佛三千作拱堤。
一帶乾坤身外小,兩輪日月眼中低。
十分顏色風云染,頭頂花環別樣奇。
陳友諒作詩22年后,他于1360年建立大漢政權,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登基稱帝。1363年與明太祖朱元璋決戰江西鄱陽湖兵敗,突圍中箭詐死,在多位親信保護下由灣溪楊姓將軍帶路回到古佛山古佛寺,山下古村楊氏宗族暗中資助日常生活米面,隱身于此。山勢險峻,萬夫莫開。為修身心,陳友諒遂將”一帶乾坤身外小,兩輪日月眼中低“(見圖2)刻成木聯懸掛寺門,遣散跟隨,立志遁入佛門,不問政事。年事已高,壽終正寢。
又過去了62年,已到明朝宣德元年的1426年陰歷九月,黔陽縣大崇鄉人田剛因犯貪污罪被宣德皇帝免除湖廣布政司右參(相當于省政府秘書長職務),回到老家。第2年他與灣溪同學楊震在古佛寺重立陳友諒對聯于山門外。文革被毀,后按其原貌復修。對聯麻石產自灣溪本地,字跡凸起雕刻,書法古樸蒼勁,字尾配飾菊花,寓意高潔緬懷,又示九月秋時。古寺門聯刻有兩條昂首立龍(見圖4,5),實屬罕見,表明該聯出自帝王之手筆,非一般人所莫為。論平仄格律雖欠工整,比聶劉兩道士聯略顯遜色,但意境高遠,大氣厚重,無與倫比。詩聯配以龍為圖騰,唯有一代帝王身份的陳友諒當之無愧也。
(二)
記得20年前的2001年11月,我黔陽一中同班同學肖衛從鐵山鄉鄉長來到灣溪鄉擔任鄉黨委書記,我卸任龍船塘瑤族鄉黨委書記調任洪江市史志辦公室主任、黨支部書記,歷時四年研讀黨史和縣志。2002年7月25日,同學肖衛一行5人坐鄉吉普車到安江開會途中發生車禍遇難,年僅36歲。一同遇難的還有2位干部和司機。肖衛妻子楊某某也是我同班同學,她父母家就是灣溪鄉花樹腳村人,她母親還是我洗馬潭人。受楊同學之托,我在2002年9月27日《懷化日報》頭版發表《基層好干部肖衛》,本來寫的報告文學《血染青春一一追記洪江市灣溪鄉原鄉黨委書記肖衛》長達5000余字,由于版面原因發表的不到2000字。記得還寫了一首悼念肖衛的詩:風雨人生卅六年,灣溪鐵山各揚鞭。遙想昔日同窗情,流金歲月恨九天。我代表單位也代表同學到鄉政府參加了肖衛等人的追悼會,此后離開洪江市(黔陽縣)再也沒有去過灣溪。
17年后的今年5月11日,為了這副千古名聯,我參加了天佑登山隊組織的古佛山探險之旅。因為去年我的文友流沙河(雪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旅游開發公司老總)在其編輯的公眾號發表我的散文《雪峰山記憶》,其中配發了一張古聯的圖片(見圖9),引起了群主山的注意,于是沈隊長組織了這次登山之旅,想起過往舊事,走在這座高山俊峰和古老村寨,心里不禁感慨萬分。
歲月遠去,古人不再,歷史永恒。一代漢王陳友諒、一位秘書長田剛,一鄉之尊肖衛,他們如河流溪水消失,不復存在,隨往事灰飛煙滅。反思今人有幾人能有”一帶乾坤身外小,兩輪日月眼中低”的心態和灑脫,又有幾人能做到從大喜到大悲,從大悲到大悟,從高峰絕頂回歸平和從容、從豪氣沖霄回歸寧靜致遠的感慨和低調?吾思之,唯登高望遠也!
一切過眼煙云,一切回歸自然。天佑登山隊登高峰,游山川,探古趣,品美食,不亦樂乎!
(2019年5月12日寫于懷化,5月19日修改)
上一篇: 金邊 撩起你的神秘面紗
下一篇: 夏日余蔭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