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洞感懷
林 瓊
七歲那年,我與麻姑洞偶然相遇。就是這曇花一現的邂逅,它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雖然歷經三十載斗轉星移,它的模樣在我的腦海里已漸次模糊,但“麻姑洞”的動聽名字和“麻姑仙子”的美麗傳說一直長存于我的心間,成為難以割舍的存在。
麻姑洞是位于馬龍區馬過河鎮與舊縣街道交界處的一個普通溶洞。相較于重慶芙蓉洞、瀘西阿瀘古洞和宜良九鄉溶洞,麻姑洞無疑是普通的,沒有任何霓虹燈妝點的它素面朝天、不施粉黛,遠不及其他溶洞那般五彩斑斕、光怪陸離;無疑是渺小的,從洞口到溶洞塌陷處的距離約摸只有數十米,遠不及其他溶洞那般曲折回環、氣勢恢弘;無疑是無足輕重的,就連萬能的“百度”,也找尋不到有關它的只言片語。可是撩開它神秘面紗的過程,在我的心中定格成為永恒,麻姑仙子的美麗傳說,成為孩童時的憧憬、少年時的夢境、青年時的回首。
小學一年級寒假,爸媽帶著我和哥哥從老家馬過河鎮小車章村徒步前往舊縣街道西沖村為二奶奶過生日。當看到白龍潭山半山腰上那個碩大的洞穴時,堂姐口中那個引人入勝的“麻姑洞里住著麻姑仙子”的美麗傳說情不自禁地在我腦海里飄蕩。為了滿足我們兩兄妹強烈的好奇心,父親答應帶著我們開啟一段奇幻的麻姑洞探秘之旅。就這樣,我們懷揣虔誠與敬畏之心,慢慢探尋靠近,漸漸撩開麻姑洞的神秘面紗——在一簾鐘乳石形成的瀑布頂端,有一處隆起的地方,像極了一個活潑可愛的精靈;一簇石蓮花從洞頂懸垂下來,水滴順著含苞欲放的蓮心向下滴濺,有節奏地飛奔于石田的懷抱;石田則錯落有致地鑲嵌于地面,安靜地等待水滴飛濺,匯聚成清瑩秀澈的水面……我們全然不顧洞內的昏暗濕滑,新奇地看看這里,摸摸那里,希冀將洞中那些稀奇古怪的精靈和惟妙惟肖的神田盡收眼底,捎在手里,藏進心底。在那個尚不知“旅游”二字是為何物的年代,兩個從不曾離開過縣境的孩子,得以一睹石瀑、石蓮花、石筍、石磨等形態各異的鐘乳石的芳容,得見水石相偎形成的石田的奇麗景致,那種新奇美妙的感覺,是用任何華麗的辭藻都無法形容的。
而定格于我記憶深處的,除了這數十米的探秘之旅,還有麻姑仙子的凄美傳說——很久以前,麻姑洞里住著一個如仙女般美麗的女子,她每天無償為路人提供茶水,并且時常接濟村民,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麻姑。有一天,一個地主覬覦麻姑的美貌,想強娶她為妻。麻姑盛怒,施法將麻姑洞的第二層天窗弄塌,憤然騰云而去。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漸漸發現這個傳說只是祖輩們腦中的虛幻而已。可我知道,這個古老的傳說之所以被口口相傳,是祖輩們為了彌補溶洞塌陷的缺憾,是為了激起路人游覽興致的心愿,更是為了喚起后人傳承和弘揚真善美的渴求。正是這個傳說的存在,讓我對麻姑洞邂逅一次,念及一生。
懷著對麻姑洞的無限感懷,我遽然頓生再次探訪它的念頭。可是記憶中那條曲折蜿蜒的山路因經年無人行走,加上荒草和荊棘覆蓋,已經難得找尋到麻姑洞的歸宿。
中秋之夜,我仰望星空,與麻姑洞邂逅的片段再次依稀浮現眼前。我知道,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家鄉的麻姑洞都會長存于我的心間,因為它鐫刻下一段探尋的足跡,聆聽了一曲成長的足音,包蘊了一個女孩濃濃的鄉情。
上一篇: 尋找鄉村教育斷崖的人
下一篇: 紅葉飄飛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