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選早餐也成了我日常必修課,也就難免萌生頓悟出一些早餐感想。
清早,吃蒸籠小包子,包子里要有青菜和肉,純?nèi)怵W的不吃,純青菜的包子吃的更多更香更想吃。青菜就如翠綠翡翠讓人喜歡。它們在向我招手給我甜笑,說,“快來吃我吧,你不吃我,我就被他人吃了。只有你吃我才開心,因?yàn)槟憧偰芤运囆g(shù)家的眼睛看我們,我們開心被你高看一等;而被他們看作填肚子的沒價值的青菜,沒肉的價值高,所以從不正眼看我們,我們在他們眼里不值錢的很,甚至喂豬”。兒子喜歡吃西餐,比如:麥當(dāng)勞,肯德雞等高熱量事物。但他也愛吃混飩,早餐總選混飩,吃得想不起雞蛋和牛奶,談起豆奶也也扭頭直閉眼睛閉住鼻子怕聞見豆奶的味------
寒冬來了,霧霜也就多。霧薄薄的,眼前流水一般飄飄渺渺籠罩著大地。路面濕漉漉的,路兩邊的花草也落一層薄薄的白霜。風(fēng)寒冷的,湖水也是寒氣逼人,吹在臉上冰寒陰冷,但遠(yuǎn)看過去水波粼粼,一波推一波。這天兒子偷了個懶,起床晚了,我匆忙推出電動車,跨上去,兒子也爬了上車,沖出了小區(qū)。一路上快沖,加速,快沖。風(fēng)迎著,寒冷徹骨,臉上都凍麻木了。本來起床晚,早餐還沒吃,心情就越煩急躁,一路數(shù)落著兒子的不是。兒子聽多了,我也說多了。他的腦袋卻灌滿了埋怨他的話,很是不中意,說,“我比你出來的早吧!你才慢呢!天天吼我。”我笑起來,說,“ 就今你出來的早 ,我也是被事情耽誤了嗎。“電動車在寒氣逼人的寒風(fēng)中的路上疾馳,但內(nèi)心望子成龍心態(tài)很強(qiáng)烈,家里角角落落的空氣彌漫著“恨鐵不成鋼”的焦躁火辣氣味,就連天天走的壽昌大道都散漫著“恨鐵不成鋼”的氣味。
到了小學(xué)旁邊的小餐館,他要吃混飩,我開玩笑,說,“你長的就像混飩,整天混混沌沌的,上學(xué)也不積極點(diǎn)。”路上的各色車輛來回穿梭著,穿插著一些騎電動車的,大部分是送孩子上學(xué)的,看上去風(fēng)急火燎地匆忙。遇上紅燈停,綠燈就行,也有闖紅綠燈的。乜眼路邊的各樣店子大都還沒開門,稀稀落落有幾家店子開門,也都人氣暴漲,店前擠滿了人,都是吃早餐的,孩子圍著,人聲噪雜,怕自己孩子上學(xué)晚點(diǎn)爭吵起來,”排隊(duì),排隊(duì),你比我來的晚,還擠到我前邊。”“孩子要上學(xué),你遷就一下。“”誰又不是送孩子上學(xué)呢?!不能遷就。“”就是!擠在這里的人都是趕急送孩子上學(xué)的!“我搖搖頭,笑起來。沒辦法,掉頭換一家。
我就找了一家冷落的早餐店,稀稀落落,只有幾個人吃早點(diǎn)。這家早餐店門面不大,一對夫妻開的,都上了歲數(shù),約莫有60多歲了,也是老店子了,我?guī)Ш⒆映粤藥状危械叫』\包都是肉,吃到嘴里干干黏黏點(diǎn)滴青菜都感受不到,太油膩了,沒味。也就沒來,不過做的混飩還不錯,混飩煮好盛紙碗里,混飩冒著股股熱氣,蝦仁味的水蒸氣香香的,像小蟲鉆入鼻孔很有味,一種享受。混飩碗里飄浮著青青的蔥花,蝦仁幾條,黑色的紫菜花兒。
吃包子吃混飩放到今日可是極平常的,根本不算件事,可放到我小時候的年代,那可是大事情,也是值得炫耀的大事,誰家要吃頓肉餃子,誰家的人就會端著滿盤的肉餃子往友好的鄰居家送,或干脆叫到家里吃餃子以示親密的關(guān)系。
記得我們的童年時代,上世紀(jì)七十年末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國家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小平同志重新走進(jìn)中央的時候。冰雪融化,春風(fēng)拂面,但最底層的老百姓還沒感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實(shí)惠,仍以苞谷面,紅薯面為主填飽肚皮也不容易。當(dāng)時的我們天天盼著吃上白面饅頭,吃上是幸運(yùn)地改善生活。常吃白面饅頭的人只有那些有端公家鐵飯碗的人家才行,一家子都在農(nóng)村務(wù)農(nóng)的人家是不敢奢望的,更別說吃包子吃混飩了,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大口吃肉大口吃白饅頭肉包子。平時,家里招待重要客人,才去上肉菜的,魚肉都是提前買的,算是隆重招待,不然都是豆腐蘿卜臊子撈面招待親戚客人的。我記得那一年,我上小學(xué)時,東屋還沒蓋起,父母暫時借四根高樹之間的空間搭了個灶火棚,生火造飯都在里面,四周用苞谷玉米桿擋風(fēng)雨。冬天了,風(fēng)雪很大,風(fēng)嗚嗚的,鵝毛大雪嘩嘩下著,到大人膝蓋那么深。家里都在包豆腐白菜餃子,蒸白面饅頭紅薯包子。鄰居家彥業(yè)嫂冒雪送來一盤肉餃子,餃子冒著熱乎乎水蒸氣,眼睛死死盯著盤中的水餃,眼睛里快溜出了哈喇子,肉味兒呢也 走兩個鼻孔沖刺進(jìn)入身體每個細(xì)胞,把我饞的心里癢癢的直咽口水。媽說,“你吃幾個給你弟弟留幾個吧。”我開心地點(diǎn)點(diǎn)頭,至今難忘嫂子冒雪送熱餃子的事兒,溫暖著我的人。我的這個嫂子,壯實(shí)的很,農(nóng)婦的腰板,說話干脆,看上去可不是水桶腰,皮膚白皙。他是我們家族里我一輩最大的堂嫂,我們整個家族都在一個胡同里,還沒出出五福,常常有個啥事都會約到一起辦。
目前,有些貧窮的地方也有人家從年頭到年尾吃不到肉的,但,這樣的現(xiàn)象,在國內(nèi)是極少數(shù)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好生活,活的開心,過的舒坦就行,不要做那些虛的事,想想那些鬧”港獨(dú)“的,搞人權(quán)的,要所謂”自由“的人天天出去鬧,都是些吃飽撐壞了腦子,神經(jīng)毒素鉆入腦袋了,瘋了。鬧亂了社會苦了是大家,我們看看那些天天打打殺殺的國家,都是些什么人在鬧?鬧事的人都是些有野心的閑人,有人送錢給他們,他們才天天上街頭鬧,無后顧之憂的。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國不是國,家不是家,妻離子散,衣不抵寒,食不充饑,四處流浪,受人白眼。
中國人是窮怕了,也是被鬧事的人鬧怕了,才會忍辱負(fù)重,勵精圖治,才有了今日的國強(qiáng)民福!想想過去中國百年恥辱,怎不令人膽寒,想想日本人對中國人如對豬狗一般,怎能不生恨。
而今,大多數(shù)中國人,日子還是蠻幸福的,錢雖沒億萬,但能天天大口吃肉大口吃白米,也能吃膩,就買苞谷面吃,肉吃膩了就想吃青菜。
中國大多數(shù) 年青人的祖輩閱盡了天下青黃不接之苦難,勒緊褲腰帶熬日子,他們得子孫過得是富裕吃穿不愁的日子。我的兒子就是趕上好時候了,吃穿不愁,除了天上的弄不來,別人有的他都有。
兒子這一代人會不會被優(yōu)越的生活銷蝕盡骨氣,留下的都是萎靡頹廢,游戲人生,寄生富家的“悶損人”,也就是西方人指的“嬉皮士”。
(鄂州市國土資源局)
(編輯:作家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