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五日,清明。杏花開的正艷!
我來到村莊外面的那個不小的村落——這就是母親的村莊。
村莊里面,長眠著我的母親、我的祖父祖母,還有祖父的父親母親、祖父祖母。
我帶來一張鐵锨,還有一些香火和祭品,還有一顆虔誠的心。
鐵锨是用來培土的。每年這個時候,我都要來一次,為母親、為這里的親人們培幾锨新土,修繕一下房屋。
他們的房屋實在是太簡陋了,沒有花園,沒有停車房,也沒有裝修,只不過一堆簡單的黃土,只喜歡生長野花野草。如果可能,我倒寧愿做一棵垂柳,你看,風一吹,我彎下的身子,正好為他們遮風擋雨。
其實,一個人的所需,也只不過三尺寬的地方,原來就這么簡單!
母親所在的村落很好,規劃也不錯,清一色的土冢,沒有富人區,也沒有貧民窟,看不出什么貧富貴賤。只不過有些人家的房屋前,還豎立著一塊叫做大理石的石碑,上面赫然刻著主人的名字。其實,不用刻,大家也都熟識。反正都是聚族而居,誰不認識誰呀!
其實,真正的碑,不是刻在石頭上,而是刻在心上的。這里的親人們是不相往來的,只能彼此遙遙相望,盡管從前非常熟悉,但現在只能各自守在自己家園,靜靜地安享最美的時光,這是天國規格最高的禮遇!
母親的村莊,沒有貧富貴賤之分,沒有等級之分。據說,母親的村落里,從前有個大官兒,牛逼哄哄,喜歡沾花惹草,逼得老婆去上吊。大官兒死后還是跟老婆合葬一起,那些花兒草兒四散而去。赤條條來,赤條條去,擺什么臭架子!
村落背倚一條干凈的小河,街巷彎彎曲曲,曲徑通幽,有松有柳,有花有草。街巷眼下還沒有水泥硬化,也無需轎車奔馳,只不過偶爾過一次花轎(靈車),人們悲悲戚戚,吹吹打打,哀樂聲聲,送來一個新人,來到這里定居。那是母親的村莊里最熱鬧的節日!
村落很安靜。沒有雞鳴狗吠,沒有車馬喧鬧,沒有猜忌嫉妒,沒有霧霾污染,沒有毒蔬菜,沒有毒奶粉,沒有地溝油,更沒有假化肥假農藥假種子,更沒有盜賊沒有坑蒙拐騙,更沒有賣官鬻爵和貪污腐敗……這真是一塊安放心靈的凈土!歲月靜好,在這里,只要有一份足夠的耐心,就會活得很好!
我點燃了香紙,擺上祭品,祭奠我的母親,我的親人。裊裊青煙中,我仿佛看見母親那慈愛的面龐,仿佛聽見母親絮絮作語,好好活著,好好做人……
我起身,不小心,碰落一地杏花……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