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善同歸”、“捐賢驚芳”、“修三教堂記”、“泰山圣母”……只有打開塵封的記憶,才會尋到這些遠逝的風景的影子。
白河廟村,這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位于清水河邊。從一些文史資料中得知,在舊時代,村里面有一座香火旺盛的龍王廟,每逢廟會,遠遠近近的香客、商家云集于此,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可惜的是,好好的龍王廟毀于戰(zhàn)亂之中。
每年冬天,我們都要到這個村子來趕集賣對聯(lián)。
集市緊挨著清水河,五天一個集,河邊,散落著一些店鋪。每逢集日,一些小商販就會來到這里,忙著交易。當年熱鬧繁華的龍王廟,就坐落在清水河邊。
閑暇之余,我總要到龍王廟舊址憑吊一番,努力想象舊時的那番熱鬧光景。一塊塊倒下的石碑,在冬日的寒風中,無言地訴說著那段風華時光。
撫摸著石碑,細數(shù)著那些清晰可辨的文字,仿佛觸摸到那些如歌的歲月,那些舊時的光景,異常鮮活地映現(xiàn)在我眼前:畫梁雕棟的廟宇里,伴隨著木魚聲聲,優(yōu)美的誦經(jīng)聲,直抵人的內(nèi)心深處。旺盛的香火,香客虔誠地跪拜祈禱。地瓜干換燒酒,飄香在清水河兩岸。心靈手巧的裁縫,正在為誰家漂亮的閨女量體裁衣,老奶奶紡織的印花布,穿在苗苗條條的身上,看看閨女那一雙含笑的眼睛,就知道是多么地美氣!廟里開始舍飯了,大鍋里熱氣騰騰,一群群善男信女捧著飯碗,美美地享用著五谷的甘甜與芬芳……
幾番風霜雨雪,毀于戰(zhàn)亂的龍王廟舊址上,先是建起一所白河廟小學,小學撤銷后,就這樣閑置下來。昔日的喧鬧與朗朗的讀書聲,伴隨著清水河流淌不息的河水,一起消失在歲月的深處。大院里,幾塊石碑,孤零零地臥在雜草叢生中,默默地咀嚼著已逝的時光。
現(xiàn)實與往昔,盛世的繁華與舊時的光景,在我的腦海里交相輝映,萬般的感慨,一股腦兒涌上心頭。當年,這個聞名遐邇的白河廟村,“前有騎路閣,后有銅鐵碑,河里有三十二孔橋”,寬闊的清水河日夜流淌不息,漂亮的大鯉魚不時地被人撒網(wǎng)打上來。如果沒有戰(zhàn)亂,沒有動亂,所有這些名勝古跡就會好好地保留下來,成為帶動一方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大盛景。
可現(xiàn)實就是現(xiàn)實,未來沒有如果,就像當年小鬼子施暴,槍炮加身,無辜百姓家園被毀,厄運臨頭。當今世界,動蕩不安,老美耍橫,四處驚擾不寧。驚醒吧,美麗的國土上有盛開的鮮花,更有驚魂的槍彈啊!
我多想忱著清水河的波濤安然入眠,可這是怎樣的妄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