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周明軍
凡是我們經歷過的都是人生記憶中很有趣的事。因為有那些年、有那些人、有那些事。于是,我很感謝自己的這支筆,終于慢慢地記下來了。雖然我知道很多的人經歷過的比我更有趣味,但是也許沒有記下來,若干年后,就一切歸零了。當然,一切的一切都會歸零。所以請微笑一下如何?
善心初心
發表時間:2015年07月12日 作者:周明軍點擊:161次 【收藏此文】
昨天下午下班后,我在辦公室里還讀了半個小時的書,記住了一句話:
“人有善念,天地佑之”。
今天上班時讀《中國國土資源報》,在報眼處讀到習總書記給國測一大隊隊員老黨員的回信里,有這樣一句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連在一起讀,就是:
人有善念,天地佑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真好!你說呢?
其實,我是想改一下:
“人有善心,天地佑之;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如何?贊一個如何??
附件:
習近平總書記給國測一大隊老隊員老黨員的回信
國測一大隊邵世坤等同志:
來信收悉。40年前,國測一大隊的同志同軍測、登山隊員一起,勇闖生命禁區,克服艱難險阻,成功實現了中國人對珠峰高度的首次精確測量。你們是這項光榮任務的親歷者、參與者,黨和人民沒有忘記同志們建立的功勛。你們年事已高,但仍然心系黨和人民事業,充分體現了老共產黨員的情懷。
幾十年來,國測一大隊以及全國測繪戰線一代代測繪隊員不畏困苦、不怕犧牲,用汗水乃至生命默默丈量著祖國的壯美河山,為祖國發展、人民幸福作出了突出貢獻,事跡感人至深。
忠于黨、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黨的事業,人民的事業,是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忠誠奉獻而不斷鑄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全國廣大共產黨員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團結帶領億萬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奮斗。
習近平
2015年7月1日
打 包
發表時間:2017年12月04日 作者:周明軍點擊:35次 【收藏此文】
我從來沒有想到會寫《打包》這樣的小文,但今天的打包、心里的想法和立即發生的巧事,卻不得不讓我在手機上寫下了這篇文章。
今天陪省廳領導用中餐后,有一個豬腳菜和土豆餅還剩下三分之一,看著剩菜,感覺可惜,問同行者誰要打包,沒有一個肯要。我也不要的,但講了個打包的故事:
以前我在市委辦工作時,值班的門衛窩老頭經常在值班室吃晚飯,冬天一個小火鍋,一杯米酒,吃起來要一兩個小時。有時,我們在招待所或外面館子吃剩下的菜,一律打包后全部給他,他也不管好壞,高高興興收下,有時看他津津有味地品味,我也向他討杯米酒喝喝。他非常敬業,嗓門也大,都說他是縣委辦最得力的守護者。因為每周一至周五的中午和晚上,還有星期六和星期日全天,他必須在縣委辦二樓值班室通宵值班。作為秘書的我們,經常加班趕寫材料,每到周末或晚上,就常常在他值班室同他聊聊家常,喝杯小酒,吃吃小火鍋上的白菜。其實他的小火鍋里大多是我們有時帶給他的大雜燴,而熱白菜確實是很好吃的一道好菜。我也非常喜歡吃他的熱白菜。
送走省廳領導,我看到剩下的菜確實可惜,于是喊服務員打了包,一盒是豬腳辣子,一盒是五個土豆餅。其實我是不要的,心里想,給誰呢?給門衛,他們要不要啊!走出餐館,在門口遇到一位帶孫子的老奶奶,我問她,奶奶好,你要這份菜么?她理都不理我推著車走了。我又走了幾百米,到了橋上,只見對面一個十多歲的男孩一手拉著一蛇皮袋子破爛來了,看他神情可能是智障孩子,路過時,我將塑料袋子往他面前一給,他自然伸出左手接住,話也不說往橋上走去,我終于將菜送人了心里舒坦多了。轉過拐角,一位婦女也拉著一大袋子廢品走過,聽她在喊兒子慢點。我想,今天真的是好心有人要,善念有人報,從打包起好心起,不到十幾分鐘,競然就真正地會遇到真的需要幫助的人了。事情好巧的哦!正如濟公爺爺派來考驗善心的一對母子啊!
接到同事張科長電話,便將剛才的打包送菜之巧事一說,他也笑著說:人有善念,天地佑之!
曾總助人為樂
發表時間:2018年07月16日 作者:周明軍點擊:60次 【收藏此文】
昨天與曾總乘高鐵回家。
我的位子上坐著一位戴眼鏡的年輕女孩。在坐位前擺著一大拖箱。見是我位子,她站了起來, 她不好意思地說,還要去補票的。我放好東西坐下。
曾總很是熱心,在他位子上也坐著一對母女,也是補票后沒有位子的乘客,小女孩很可愛,蹦蹦跳跳,手里拿著一個明信片折子。
曾總看到這兩個要補票的女乘客箱子占住地方很不方便,便一邊說一邊幫她倆將兩個大拖箱用手舉上貨物架。還不時讓兩母女坐他的位子。
快下車時,小姑娘的明信片上掉下了一張粉色紙箋,她不知道掉了,我叫她撿起來,說一定是她的。她說是封信,并說我可以念給您聽聽。我笑著說好啊!她于是很一本正經地念道:
親愛的媽媽,我永遠愛你!
親愛的媽媽,我永遠愛你!
小姑娘一連念了三遍,我拿過來一看,小姑娘還不識字,也許是她媽媽寫下的文字——
無論苦辣與酸甜,讓微笑相伴
無論呎尺與天漄,讓祝福溢滿
無論海枯與石爛,讓真愛永遠
親愛的朋友
祝福你們真誠相愛的心永不變!
在文字后面還畫了兩個小人頭,超級萌萌噠!
小姑娘說是她和媽媽!
我伸出手指極力點贊,說小姑娘寫的好也畫的真好!說讓伯伯拍下來作個宣傳。
我給小姑娘照了幾張相片,她拿著紙箋,很配合我做著可愛的表情動作。我說,我一定會寫篇小文章表揚你!
先前的戴眼鏡女孩來找她拖箱了,她補票去時箱子還放在坐位前,后我讓曾總幫其又放至貨架上。此時曾總上衛生間了,我說你箱子在上面,我站起身幫她艱難地取下來,太重了哦!她說是書。我說大學生搬家都是書!她說,還不是大學生,是高二年級。她推著箱子走了。曾總后來時,母女倆也準備下車,他又幫她取下了大箱子……
我表揚曾總一路助人為樂,真是位熱心腸好人,不愧是一位共產黨員!
(四)
那一年4月1日-2日,阿呆到貴州都勻市考察礦業開發項目。1日晚飯時,阿呆接到了一個電話。
一個小女孩甜甜的聲音:爸爸,你在哪里哦?
阿呆說:你找你爸爸,我不是你爸爸啊。
小女孩:爸爸,我是欣欣。
阿呆:你幾歲了?
小女孩:五歲,我可能打錯了,對不起!
阿呆:那小朋友,再見了。
晚飯后,阿呆總想起這個有趣的電話。也許小女孩很久沒有見到爸爸了,就撥號找她爸爸。也許她覺得阿呆的聲音還和她爸爸的相同,所以,她還是和阿呆說了會話。從她的話語里,阿呆感覺到她很有教養,很有禮貌,一定是個在很溫暖很和諧的家里生活的。那么,她為什么還要找爸爸呢?于是,阿呆又撥通了那個號碼。
問:小朋友,你找到你爸爸了么?
她回答:爸爸沒有回家,但媽媽回來了。
這時,電話被她母親接了,問:你是誰?
阿呆說,是個陌生人,因為你女兒找爸爸卻打到了我的電話上了,所以我很感動,就回個電話。哦,我在貴州都勻。
話未說完,電話就掛了。
阿呆怔住了。。。。。。
(五)
紅屁股書法
全國著名畫家湖南湘西的黃永玉先生當年應邀為懷化火車站題寫站名。
阿呆看到那兩個繁體“懷化”書法字屹立在火車站上時,目瞪口呆,小學生怕不認識這個“懷”字了。
隨即聽到傍邊有人感嘆:
黃老先生的畫作堪稱一流,可這兩字猶如爬在屋頂上的兩只紅屁股啊。
事后不到數月,阿呆到火車站時,看到那兩個字已換成了電腦行楷字“懷化”了。
在名人、大師和官人題字中,能主動改正的也許就只是尊敬的黃老先生啊。
由此阿呆敬佩曰:
這也才是真正的名人和大師啊!
(六)
走在懷化辰溪某鄉至縣城的路上,總會看到一個40余歲的男人在公路上趕路。他每天上午去,每天下午回。20余年的堅持,他在這條路上走出了愛的佳話。
問原因,一個熟悉知情的同事在車上給我們講了一個愛的故事:
原來這個男子是因愛而導致精神錯亂的患者。他每天去縣城不為別的,而是去看他以前的女友。由于當時年輕不知道珍惜,或者因其他各種原因,他的女友離他而去嫁到了縣城。男子相思成病,神經錯亂,時好時壞,但他知道女友在縣城,每天中午時分趕到縣城女友的樓下,不吵不鬧,為的是見她一面。
那女的知道后,對丈夫也說了,丈夫知道他成為了癲子也很同情,他支持妻子去關心那個男子。因此,那位女子每到中午時分就給男子送碗面條。男子見到女友,吃完了面條,笑一笑,就又走回家。就這樣一直走了下來,風雨無阻,就是20多年了。
筆者聽了這個故事很感動,當即寫下來,并取名為《愛之面》。如果你也感動了,就請支持一下,點個贊字或者轉摘一下。謝謝了!
(七)
記得阿呆小時候在魚塘里救上來個3歲小女孩的故事。那天下午,不到13歲的阿呆和表弟去放鵝,剛走出大院子,7歲的表弟易鐵山就說:
“哥哥快看,一個小孩在塘里洗澡。”
阿呆一看,只見魚塘水面上真的有個小孩頭在水里,兩手亂舞,距離塘邊有5,6米遠了。阿呆看到魚塘邊還有個傻傻站在塘邊看著水面的6歲女孩。阿呆知道,她的妹妹掉水了很危險,要表弟快去喊大人,自己衣服未脫,就跳入水塘,游過去拉著女孩來到岸邊,將肚子脹的好大也很沉的小女孩舉到了岸邊上。爬上岸,阿呆抱著喝了好多水的小女孩,不知道怎么辦,由于很吃力,他蹲下來只好把小姑娘附放在大腿膝蓋上,這只腿累了就換到那只腿上,來回不幾下,只見她“哇”的一聲,朝地面吐出了好多水,終于哭出來了。只見小姑娘的奶奶一邊哭罵著跑來。。。。。。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阿呆沒有學過救人方法,但他將小姑娘來回擺動,無意之中救活了她。
阿呆說:關鍵是小姑娘的肚子壓在大腿上的緣故,吐出了水,才會蘇醒,才會哭出來的了!
小女孩的父母感激地說,今晚就到我家吃飯吧!
阿呆說起這件往事時,他的老婆竟然說道:
我小時候也是三歲吧,自己在沅江邊玩不慎掉入水中。幸好大不了幾歲的姑姑大聲喊救命,這樣跑來一個青年男子,跳入河里將我救了上來。
阿呆笑著說:看來,事物都有聯系的啊,我救了別人的老婆,別人也救了我的老婆啊!
阿呆說: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當年老婆三歲時,我也6歲了。我們一直等到20年后才相識的。20年的等待后終于成家走在一起,如今又是20多年過去了啊。
早知道世界上的愛情和婚姻那么不容易,何必做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假如當年阿呆的老婆沒有獲救或者救不活的話,那么阿呆的老婆會是誰呢?
所以說,人生其實就早有安排的——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再努力也是白搭。
珍惜啊珍惜!
(八)
阿呆小時候與爺爺為生產隊放養好幾百鴨子。爺爺為了讓自己的鴨群盡快從溪里上田,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來應對生產隊另外一個養鴨戶。就對阿呆說:你往那邊溪水跑,我喊你的名字。阿呆不知道爺爺為什么要這樣,就直往另外一條小溪跑去。于是,爺爺大聲的喊:“阿呆啊!鴨群上田了么?”阿呆本不能回答的,可是阿呆就是阿呆,他從溪水里露出頭,大聲的回答:“唉,爺爺,鴨群在你那邊啊!”爺爺明知戲演不下去了,只好回道:“阿呆,你快過來!”爺爺眼看另外一養鴨者占先上了稻田,對跑來的阿呆說:“你小子好蠢的喔,真是鴨子聽響雷——不知所以!”阿呆馬上學著鴨子偏著腦袋,眼睜睜的看著爺爺。爺爺一下子被搞笑了,同時也明白一個道理:在小孩子面前,一定來不得半點謊話和陰謀。因為小孩子的心地是最真實和最純潔的。
(九)
每次站隊,阿呆總是被擠出隊伍。比如在學校食堂站隊買飯、在電影院和車站買票等等。他很苦惱,回家對奶奶說,一見到人多要買票,自己就急的不知所以。奶奶很憐愛的說:下次買票時,阿呆你不要站在隊伍的后面,你要站在窗口的左邊或者右邊,當前面的人走時,你就很快插入窗臺前了。要是你站在正在買票的人后面的話,他一出來也就把你帶出來了。阿呆記住奶奶的話,居然在買票時順利成功!
(十)
阿呆一直記得在讀書時的兩次板書經歷。
一次是在小學三年級時,那天是班主任教語文的譚老師的一堂公開課。教室后面坐著一排老師。當譚老師要求一位同學上講臺默寫生字時,沒有誰敢舉手。阿呆自以為是班長,就舉了一下馬上收回,也被老師看到了。老師就喊他上去。“請默寫筑路的筑字。”由于緊張和慌亂,他站在黑板前總是想不起來,只好寫下個“路”字。實在記不得了怎么寫。老師就要他下去了。當時,阿呆才第一次感到“尷尬”的滋味。
還有一次是在高四時(高三復讀班)的語文課上,班主任李老師喊阿呆上講臺默寫成語“鶯歌燕舞”。他走上臺,一筆一畫地寫好了。李老師不僅表揚他寫對了,還高度贊美了他的仿宋體書法,他說:“阿呆同學的字,就像是鋼板刻下的,一橫平整,一豎筆直,結構緊湊,非常美觀好看。”老師的評語讓阿呆倍增信心,學習更加刻苦,終于考上大學。畢業后看老師時,老師說:當時你剛落榜,只想鼓起你的自信和信心。阿呆道:感謝老師的良苦用心啊。
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總有一些值得回憶和感恩的人和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