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會員原創/散文

彩虹之約

來源:作者:路廣照時間:2018-07-11熱度:0

彩虹之約

                                   ——《杜鵑花》(夏刊)編輯部羅甸行


六月下旬,接到局文聯書面通知,為貼近貴州西南能礦集團玉石股票板塊企業盛世玉業公司所在地,本次編輯地安排在中國天眼的鄰地、貴州玉石之鄉、蔬果之鄉的羅甸縣。

羅甸縣,位于貴州南部紅水河畔,北連惠水、長順縣,西鄰紫云、望謨縣,東北與平塘縣接壤,南與廣西天峨、樂業兩縣隔紅水河相望,屬國家級貧困縣和革命老區縣。

22日中午時分,編輯部成員集合完畢,準時由省城貴陽開拔,沿貴惠高速、銀百高速一路向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路所見,高速公路穿洞過橋、路直彎少。兩旁的崇山峻嶺、溝壑田壩,綠樹成林、糧果蔬隔種間植,一片繁茂;村鎮中道路平坦、農屋紅瓦白墻。已不見當年的荒山禿嶺、茅屋土墻的舊象。高聳寬大的宣傳牌上布滿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人富帶動全家富”、“加快扶貧攻堅步伐,早日實現共同小康”等字樣,昭示著各級政府富民強地的決心、信心。

這一切,得益于貴州省近年來加快交通建設的舉措;得益于退耕還林、保護植被政策的落實;得益于改善三農基礎設施的合理遷移、城鎮化改造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進;得益于各級政府加大農村道路通訊的村村通建設規劃的實施。

政府通過艱苦卓絕地實施富民強地政策,大力推進落實小康建設的步伐,是中央與各級政府一次彩虹之約,構架起人民富裕、社會發展的彩虹之路。

一路歡歌一路行

編輯團隊充分利用周末時間,安排妥當各自手頭的工作事務、離別家中的老小,把身與心一并塞進了南行羅甸的旅行車中。即入道則安之,權且作一次充實的交流學習的旅行。車上,德藝雙馨的袁浪老師起歌作引,橫笛奏吹,打開了車廂原本寂寞之境,拉歌、對歌、朗誦等不同形式的聯歡開始,消解了旅途的疲勞煩頓。

平日里,各自忙于各自的工作,盡管工作中的通訊群圈的信息、文件的你來我往,但相互的愛好才干、音質容貌并未識別的那樣真切、那樣詳實。

概念中,地礦文化人已三代同堂,然而真正的能夠三代同聚卻實屬不易、機會難得。相互了解、溝通成為這短暫旅途中的必須;懇切請教、中肯指導為旅途添加不可缺少的內容。

這種集中編改的形式,再一次地把編者與作者、讀者拉攏在一起,構建出一幅師為虹、徒為霓,各類文化元素組合而成的七彩繽紛、交相輝映的文學彩虹。

天塹通途彩虹見

車行將至,受當地文聯安排,中途接站的駐村第一書記帶路至余(慶)安(龍)高速平(塘)羅(甸)段施工地所在地董當鄉的大小井特大橋遠處的坡路上,遠望而見的一座人造“彩虹”呈現在眼前。這是世界上目前山區跨徑最大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主跨達450米。同事們在紛紛拍照留影的同時,不約而同地贊嘆貴州的路橋建設的偉大成就。有好詩者即興朗誦一首:
         蜀道難以上青天,黔途悲于隔山喊。
         牛郎織女若相見,面色聞聲手未牽。
         蠻荒溝壑路橋建,化為彩虹珠璧連。
         人如行云車飛澗,腳下深淵膽猶寒。


         玉帶橫架巨谷間,洞然貫穿桃花源。
         景點不再望而嘆,千里湖峰一日還。
         窮鄉僻壤血脈連,抵村達鎮貿易繁。
         天塹通途知往返,富民興省大改觀。

正值觀景、吟誦興高,霎時,天空中一幕云霧雨霏而落,燦爛的陽光下一道彩虹即隱即現,仿佛置身于仙境。難遇的天上出彩虹、人間有長虹的絕佳美景被文人騷客獵入眼簾,這種遙相呼應的景致,成就了一道獨特、難尋、難忘的夢幻再現,這是人與天相互的機緣!

天上人間,彩虹共與生。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彩虹只為經風冒雨者而約。沒有了那種懇切、缺少了那種執著,天上彩虹人間長虹何以同時展現。

建立局地文聯交流互動

審編改稿期間,受羅甸縣委文聯主席羅仕斌的邀請,利用晚間時間與當地文學愛好者舉辦一場文化交流會。據邀請方介紹,一起參會的有縣廣電局記者團成員及各企事業單位文學愛好者五十余人,父親與高中在校女兒一同到場、外省在當地發展的企業老板現場臨聽、無職業的自由撰稿人積極請教,整個會議廳座無虛席,交流會問答不斷。

原貴州省電影家協會主席、《杜鵑花》第二任主編現作協顧問袁浪先生詳細地講述了他的文學人生:沒有文學的人生是蒼白的人生,文學是構成人生的最基本要素,無論田間農者的吟唱還是川江纖夫的號子、筑路工人的打夯調,都無處不存在著文學。詩者,言加寺,是寺廟之言,是菩薩的語言,純凈而美;詞者,言加司,言之司管者也,必有章法。袁老講述了自己從一個普通的物資供應科長,經過對文學的刻苦追求與勤奮拼搏,成為了今天的著名作家、電影家的過程。

清鎮市作協主席、《杜鵑花》副主編管利明先生講述由一名鉆探工人的從初識什么是文學,到堅持在野外分隊做壁報欄、寫豆腐塊開始,歷盡磨練,最終走上文學之路的執著、艱辛與喜悅。

局其他與會者介紹了貴州地礦文化建設、發展歷程和《杜鵑花》、《貴州地礦》辦刊形式和有關欄目、編輯的情況。

羅甸縣文聯有關負責人介紹了縣文化建設等情況,羅甸縣具有貴州四大旱碼頭之稱,黔南八大古鎮之一,挖掘、搜集、整理本縣具有的歷史文化、商埠文化和民族文化刻不容緩。縣文聯除做好紙質形式的書刊編審、出版外,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建立《文字e車間》、《羅甸詩苑》等微平臺,及時加快和擴展文化傳播的速度和空間。

會前、會中閱覽了當地文聯編印的《紅水河》期刊及《古鎮的記憶——邊陽商埠文化述略》、《吳立民詩聯文選》等相關書刊,深深感到優秀文化在民間,無論詩詞歌賦、無論散文小說、無論攝影書畫。

基于羅甸縣文化建設蓬勃發展的現狀及作者踴躍投稿、作品出類拔萃的勢頭,大家一致認為建立貴州地質文聯與地方文化互動、互刊的機制顯得十分重要,對建立局地文聯的文化溝通交流有了初步意向。

愛好者從全縣各鄉鎮甚至從其它地州市及廣西臨縣紛至趕來,晚間八點鐘開始的會議,直至深夜十一點,意猶未盡。

文化在民間,民間出彩虹。構架起與民間連通的文化長虹,互為渲染、互為添彩,謀取共同的絢麗多彩。

文化扶貧利于行

鑒于貴州省六盤水月照旅游地學文化村的成功經驗,受當地文聯的邀請,編輯部成員利用繁忙的編輯空閑,前往羅甸縣董當鄉集洞穴天坑、奇山秀水特色為一體的大小井風景區,對其中的山形石體以及整個景觀進行發揮想象的命名和題字題聯的文字草擬,并提出相關建設性意見和建議。一路上盡管坡陡谷險、氣候炎熱,《杜鵑花》師徒們汗流浹背,充分發揮自我想象、興趣方濃。

貴州省的自然景觀,正如一位躲在深閨的少女,亟待被人挖掘發現。有話曾說過去的境況:雖抱著金山銀山,仍出去討口要飯。地學文化與旅游文化加之于文化扶貧四方面的結合,正確地呼應了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的概念。關鍵在于開拓當地歷史典故、文化背景、文學積淀,充分發揮地名學、地理學、地質學、自然學、環境學、規劃學、文學等等綜合學科的潛在資源和優勢,大膽地、客觀地賦予實際與想象的靈感和空間,為地方的旅游地學文化景點涵蓋諸多學科、用途廣的理想彩虹增亮添彩。

瀏覽了景區中的“吊獎洞”并了解其命名的來源之后,筆者以為,古有秀才洞穴探秘,因先發誓:必見其洞底、不見則引頸而去。終究未能見其底,遂以守信承諾吊頸而死,可見其洞深叵測。這一洞穴應命名為“吊頸洞”,糾正因受了地方方言之誤,及時向文聯負責人提出自己的看法而被采納。文化扶貧利于行,而不是坐而談之,不做無據缺典之事,避免不符事實的誤傳誤導。一個好的景觀,必須要有惟妙惟肖、情真意切的故事演繹支撐才能夠吸引游客并給與旅者留下深刻印象、深知其趣而流連忘返。

言傳身教傳幫帶

本次夏刊的編改稿,以貴州地礦集團作品為片區欄目、西能集團文聯作品為構成元素,吸收了兩集團的年輕文學愛好者的參與。作為一個文學團隊,存故而納新、接力而為之,是《杜鵑花》能夠鞏固發展、艷展麗現至今的傳統和優勢。三代《杜鵑花》人,秉持著繁榮貴州地質文化、澆灌和培養基層文化園地的宗旨。無論從文字的寫作、編輯、修改,還是從文章選材、體裁取向、個人偏重等方面,主編、責任編輯的手把手、面對面地與文學新人因勢利導、溝通交流,起到應有的效果。

地礦集團小張在微信留言:袁老師的深情點撥,使我收獲巨大。我很想做一怪才,然作怪才當與眾不同,標新立異但不失規范,離軸起轍卻不偏離方向,善學鬼才魏明倫,敢仿壇者易中天,萬變不離其宗;路老師指點詩詞寫作,僅懂《平水韻》平仄、韻腳不是位好詩者,掌握《笠翁對韻》、《龍文鞭影》等經典工具、熟悉其中典故的運用達到點睛出神的效果,只有善于積累才是點石成金的關鍵。

編者與作者、讀者相互地溝通交流,以文之道筑起做人之理、為政之心,恰似一道彩虹之約,貫穿了文學事業的霓虹長橋。

創建品讀賞聽原作活動

《杜鵑花》自開辦以來,盡管花開正艷、芬芳遍野,寫者、編者、閱者數千上萬,但真正地將其納入有聲之列,未曾有過。受央視節目《朗讀者》的啟發,經《杜鵑花》第三任主編、西能集團何毓敏先生的提議、主副編輯們的響應,利用編后飯前時間舉辦一場原人、原作、原聲誦讀鑒賞會,實屬新穎別致。通過抑揚頓挫的有聲誦讀,增添了聽者、讀者對文章的感情滲入,體味至深地感悟作者與美文的最高情懷,讓寫入紙卷的文字有聲有色地呈現出來,文表于腔、發聲入耳,著實地享受一番藝術與文化的盛宴。

參與者一致認為,對原作的誦讀活動將在今后堅持下去并延伸開來,或可將其加入至《貴州地礦微課堂》的行列,適當的時候更可以采用配樂和情景演繹的形式在舞臺呈現。

一是提倡寫與誦的兼容性,增強作者誦讀才干;二是將默然的文字轉化為優美的聲音,達到質的提升及形式的多樣性;三是提高《杜鵑花》內刊的影響力,通過微平臺讓未曾閱讀的讀者成為有聲的品賞者,使《杜鵑花》以另外一種新穎的形式得以延展,同時吸引更多的作者、讀者、誦者加入到《杜鵑花》這一文化園地中來。

由無聲變有聲,赤橙黃綠青藍紫,搭建美麗的彩虹之橋,聚色彩繽紛斑斕,達華美艷雅彼岸,使《杜鵑花》這一文化媒體得以提煉、升華,豐富多彩。

緣來自尋愛玉人

羅甸玉是貴州地礦實驗室2009年巖礦鑒定研究工作中的偶然發現,屬于軟玉礦種。編輯部此次遠赴該礦區所在的羅甸縣,因忙于編輯改稿均未能親臨玉石材場一覽芳容。

某晨,《杜鵑花》主編陳躍康先生攜袁浪老師散步鍛煉,偶然發現路旁田坎邊一方石材靜臥其間,渾身裹滿灰土泥漿,國家觀賞石一級鑒評師躍康本是一位玩石叟,遇石動心、見石生憐。緩步下田抱入懷間,摳去灰泥,驚然發現確是一塊稍加打磨過的精致有別的羅甸玉原料。回至旅館水洗滌清,仔細觀摩,花斑石料聳立如玉宇蒼山,有羊腸小徑、有陡峭山崖、有狼牙峰巒;最美之處,腰間端揣一臍,其形其狀宛若中國天眼FAST。先生驚喜萬分,如獲至寶,攜至宿間與袁老師兩人輪換值室膜拜供奉。這正是:

         遇石心生憐憫意,佯扮秋翁喜遇仙。

         緣來自尋愛玉人,寄身有所事主賢。

彩虹是麗日與霏霽之子,陽光與風雨交相的組合。不管你經歷多少風雨,彩虹終會再現;不管你的創作有多么艱難,始終矜持,彩虹終將出現。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磨難歷練,怎知成功的喜悅與歡樂。

做彩虹的構建者、做彩虹的渲染者、做彩虹的觀瞻者。

彩虹之約,人約彩虹處。


(編輯:作家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免费一级一片一毛片|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英国性经典xxxx| 成人最新午夜免费视频|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看全色黄大色黄大片大学生| 天天av天天翘天天综合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特黄| 沈婷婷小雷第三次| 国产精品女上位在线观看| 伊人久热这里只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91|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天天射天天爱天天干|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66re99| 777奇米影视四色永久| 欧美aaaaaaaaaa|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校园春色另类小说|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中国speakingathome宾馆学生 | 第四色最新网站| 国产老师的丝袜在线看|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6|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日韩爱爱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