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會員原創/散文

夢回青年場

來源:作者:南舒時間:2018-07-07熱度:0


  紅旗青年場就像一塊磁鐵,無論走到哪里總擺脫不了她的吸引。在離開紅旗青年場43年之際,我寫了《夢回青年場》,作為對幾十年思念的一個總結。本文主要是寫自己在青年場的親身經歷,以及所見所聞,好些事情已經模糊了。初成稿時發給幾位老知青提意見,一位老兄一激動就發到了73、74屆群中,老兄永遠是對的,如果自己在初文中傷害到哪位戰友,敬請諒解,純屬無意。

在此,對給本文提供幫助和指導的盧媛霞、劉建國等老知青表示感謝!

         夢回青年場

      ——獻給知青戰友們

  又是一年桃花開,終于回到了闊別43年的紅旗青年場。“紅旗青年場”這個讓我魂牽夢繞4年的名字,像美酒,更像初戀的情人,愈久、愈香、愈濃、愈刻骨銘心。

我是1975年7月19日到達內鄉灌漲公社紅旗青年場的,同車的還有20余名地質子弟。也許是道路顛頗,山野荒涼的緣故,剛踏進青年場有種背井離鄉的感覺。還好,青年場領導和老知青們的熱情打消了我的陌生,逐漸找到了家的感覺。知青領導符永正、李連群把我們帶到場部前的麥場上,介紹著青年場的地理位置。這里是南陽地區鄧縣、內鄉、鎮平三縣交界處,南邊的高山是鄧縣的土股山,西邊的小山叫方山,是我們紅旗青年場的地盤,東邊的小山是鎮平的尖山,我們的場址就在尖山腳下。場內有老場、新場兩個場區,全場知青按部隊編制,三個排,一個酒廠。有農田、酒場,果園,牧業等多種產業,還有簡易藍球場供大家娛樂。

  介紹完后,便把我們帶到了新建的知青宿舍。映入眼簾的是紅磚紅墻10間排房,房門還沒來得及油漆,進到宿舍內卻使我大跌眼鏡,房間內只有齊腰高的隔墻,10間房一眼可從東望到西,房內熙熙攘攘,可謂是東邊說話西邊聽,有種會前議論紛紛的感覺。

  我被分配到了一排,排長是位女性叫李玲,表面看起來很嚴肅。居住的地方被安排在離新場部約1公里老場。老場,顧名思義是青年場的老場址,也就是1973年第一批老知青居住的地方。現在知青們大多都到了新場場部,只留少數知青在老場留守著。同我一道安排在老場的有4名知青,加上原來的2名知青和2名回鄉青年共有8個人。老場處在方山腳下的秘林深處,2排房子,相向而建,我們住在面向方山的房屋內,屋后是一條小路,路下有一灣小溪,水中不時有魚類在游動。

  從新場回到老場要圍著方山轉四分之一圈,中間還要經過青年場的果園。走在山下,也許是我們的喧鬧聲驚動了熟睡的山雞,時常可看到它們拖著長長的尾巴“咯!咯!咯!”地在山上飛來飛去,像是在表演,更像是對喧嘩提出抗議,是我們打斷了它們的好夢。偶爾有山雞抵近飛行,才使我有幸目睹了它的尊容:紅紅的雞冠,花黃的身軀,長長的灰尾巴上帶著黑麻點。我不懂山雞的叫聲代表什么,但它至少給方山這座無名小山增添了靈動,使我們這些異地而來的知青有種別有洞天的感覺。方山是幽靜的,山雞是華麗的,而山雞對于我們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欣賞罷了。果園的果樹上掛得滿是果子,主要是蘋果和梨,以梨為多,且梨的種類有老日紅、梧桐皮、笨梨等不少于3種,面積達40畝之多。過了果園便到了老場。

老知青告訴我們,你們來得真是時候,“三夏”剛忙完你們就到了。的確,當時的青年場最忙的季節當屬“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夏天天氣多變,第一要搶收麥子,不能讓其壞在地里;第二要種植秋作物,不能誤了農時;第三要做好農作物的田間管理,不能讓農作物受到病蟲害的襲擊。我們到后一切都劃上了句號,真的是坐享其成。

  這個季節的農活不多,大多是些附屬性的小活。如割草、拉石頭、賣水果等。說起割草,其中的趣事直今難以忘懷。大約是八月份,排長李玲對我說,明天你去割草。心想,割草簡直是太容易了,平時青年場瞧不起我,定工分時才給我定了8分/天,同女知青一樣多,這次我要多爭點工分讓他們瞧瞧。第二天,我起了個大早,找來鐮刀,扁擔,繩子什么的,跟著1名回鄉青年向方山出發了。眺望方山,綠樹成蔭,山鳥盤旋,那里的草一定很厚,我猜測著。來到方山上,我們各自找到一塊自認為合適的草地割了起來。由于起得比較早,草上的露水打濕了我的衣服,但為了多掙工分,顧不得那么多,左手抓著草,右手握著鐮刀,照著草的中下部便割了下去……大約兩個鐘頭,我的草堆慢慢地漲了起來。聽到山下食堂吃飯的鐘聲。我便用繩子把草捆綁得結結實實,擔著沉甸甸的草擔子下山了。心里樂滋滋的想,今天的草一定割得不少,足足有六七十斤。到了草場,過稱的知青看到我吃力的樣子,喊到,××,早上割得不少啊,這么大兩捆。聽到收草人的夸獎,自豪地將兩大捆草往稱上一放,頓時傻了眼,才28斤!和我一同去的回鄉青年卻割了80斤。知青們笑我,問我是怎么割的。我就把自己割草的經過說一遍。聽完,與我同伴的回鄉青年笑了,對我說道:“上午跟我干,我教你。”

  領教了訣竅后,我又回到了草地割了起來,效果果然不錯,一袋煙工夫便割了一堆,看來經是沒有白取。緊割慢割地到了晌午。我把草捆了又捆,扎了又扎,又大又重,心想這次最少也有五六十斤,抗著草擔搖搖晃晃地下了山,到草房一稱,乖乖,61斤。心里盤算著,10斤一分,現在我已掙了8分了。下午再割點,一天掙10分沒問題。下午我乘興而割,一股作氣,夕陽西下時,又割了兩大捆,感覺比上午的還要多。到稱上一稱,59斤。這,我也滿足了,一天掙了14分還多。

“三秋”季節,老農們早為種麥準備好了農具。麥前要先把地犁好,犁地時,要撒底化肥。排長安排我跟著老農撒肥。老農在前邊趕著牛犁地,我跟在老農后向犁過的犁溝內撒化肥。由于勞動保護條件差,撒的又是氮肥,氮氣受熱揮發,嗆得鼻子癢癢的,直打嚏噴。犟著鼻子,強忍著氮氣的折磨,撒了兩天肥,總算是完成了任務。

  接下來的是耩麥。當時沒有機械化,耩麥都是手工作業。我們一排的10多名知青和1名老農組成了一個勞動單元。知青在前面拉,老農在后邊搖著裝滿麥粒的樓。勞動是堅苦的,勞動更是愉快的。男女知青們在一起拉著樓,唱著自己喜愛的歌……印象中唱的最多的是電影《白毛女》插曲。“看人間,哪一間房屋不是我們蓋,那一畝莊稼不是我們種……”愉快歌聲響徹空曠的山野……

  青年場有位姓李的女知青,中等個兒,瓜子臉。老知青說,她身上有許多傳奇的故事。每次出遠門只要她坐在手扶拖拉機上,拖拉機便東歪西倒得嚇人。聽這話時,以為老知青在和我開玩笑。

  記得是個下雨的日子。知青們沒法下地干活,各自貓在房間內,下棋的,歌唱的,拉二胡的。后邊女宿舍還不停地傳出悠揚的琵琶聲,場內到處展現出年輕人的青春活力。突然,“轟隆”一聲,聽到后面女宿舍內傳出了喊叫聲,大家以為出什么事了,趕緊跑了出去,到后邊女知青住處一看,只見姓李的女知青捂著頭向醫務所跑去。急忙打聽,才知道,原來是三個知青正在屋內閑聊,不知怎的,房內隔墻突然倒塌,兩位知青沒事,倒墻卻偏偏砸到了她。看來真象老知青們說的那樣是位“險女”。

  青年場搞基本建設,蓋場房用的磚都是從縣城拉回的。這天拖拉機到縣城拉磚,正巧女知青同位男知青一塊到縣城辦事,又一塊趁車回青年場。車出縣城后上了10里大坡,又順坡而下。為了節省柴油,拖拉機手把檔位放到了空檔上,洋洋自得地握著方向盤,哼著小曲。女知青同男知青一道坐在拖拉機拖掛箱內的磚上,感到很刺激,風摯電徹般的拖拉機飛速地向坡下沖去,剛要拐彎時,迎面過來一輛小汽車,為了躲閃小汽車,拖拉機手急忙剎車,氣壓不夠,又急忙打轉方向盤,這一打不要緊拖拉機完全失去了控制,沖到路邊的溝內。只聽兩位知青“啊”的一下便沒了聲。不一會兒,拖拉機手從駕駛室內爬了出來。出大事了,他趕緊尋找車上的兩位知青,突然,他發現掛箱下的磚在動,是女知青,便協助她從磚堆內爬了出來,而那位男知青卻怎么也不見動靜,等到青年場人趕到把他從磚下拉出時,早已停止了呼吸。后來有人笑著說,就是因為這位女知青坐在拖拉機上,拖拉機才出了人命。

  這些人的話我不敢恭維,想想知青大姐獨自在外,卻命運多舛,我怒吼上帝的不公,把諸多災難降臨到一個弱女子身上,并暗祝她平安相隨,險灘過后坦途現……

青年場的畜牧業主要是養羊。相對大田勞動來說,這活算是輕閑的,處于人性化考慮,場里多是安排些年齡小的知青。這不周偉、楊守欣、張國現等小知青們正趕著羊群從土股山上下來,從羊群的“咩!咩”聲中聽出了它們飽餐的歡快。

  管理果園的是3名“唐朝”美女,現在已想不起他們的名子,依稀記得一個叫郭躍萍,一個是楊靈軍……豐收的季節,梨子多得賣不出去,青年場從排內抽人幫助銷售。我同一回鄉青年被抽調幫助果園賣梨。按照領導要求,我們摘了上好的梨,擔著擔子走村串戶地吆喝著:“賣梨,換梨了!”。記得當時賣的梨只有1角多錢一斤,也可拿雞蛋換。一天下來,賣有二三十元錢,換有二三斤雞蛋,在當時的條件下,也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

在青年場,我對老知青的感覺是,他們都是出色的演員,同他們在一起,我只有欣賞的份。記憶最為深刻的當屬青年場文體活動。雖然只有簡陋的藍球場地,但卻常常把勞動一天的知青們聚到一起,讓大家在體育活動中忘掉勞累。這里的世界當屬于龐小文、秦建平,盧媛霞、熊慧珍等藍球高手的,我類只有當“五好”觀眾,給雙方加油的份。

  小小場內聚集了不少文藝骨干,也不缺少音樂天才。可以說,他們的表演是知青生活中最靚麗的色彩。這里你可以聽到男高音周玉生的《老房東查鋪》、《沂蒙頌》;也可以聽到笛子、二胡雙料高手王建勝演奏的《揚鞭催馬運糧忙》、《賽馬》等名曲;還能聽到琵琶女王青霞演奏的《高山流水》……以致于參加工作后也忘不了他們演奏的優美旋律。記得工作幾年后,在野外空曠鄉村聽到了熟悉的二胡聲《賽馬》,走近一看,原來是一部上海產的海燕牌收音機內發出的聲音,我毫不猶豫地上街買回一臺同牌子的收音機,以便留下我青春的記憶。當然符永正演奏二胡那獨特的顫音,唐子慧他滑稽的電影李雙雙插曲也不時在我腦海回響,勾起我對青年場的回憶。

青年場文藝活動是人人都可表演的舞臺,只要你膽大、你愿意就可登臺演唱。記得我初次當眾演唱就是在大家的鼓勵下,在酒廠的廠房中演出的。唱的是《滿載友誼去遠航》,當我以男中音唱道:“五星紅旗迎幾飄場,無論我走到哪里,祖國你的囑托我牢記在心上。啊——!啊——!”時,從知青們的表情中看得出他們愛國的心弦已被我那渾厚的歌聲深深地拔動著……

   青年場是個放飛心情的地方,只要你高興,你就可放聲歌唱,放開演奏,而且還會引來不少附和者。這不,老場宿舍內張衛國、張定國正在口琴二重奏地演奏著朝鮮電影《摘蘋果的時候》和《賣花姑娘》插曲……幾位戰友正附和地唱著,歡聲笑語響徹山澗……

 青年們在一起,不免會鬧出許多笑話來。一次,我們排的知青在老場勞動,干活之余,一位知青與兩位較胖的女戰友開起玩笑,說她倆胖得像“豬獾子”。說到豬獾子,大家來了勁,為了尋找點刺激,我提議,熏豬獾子。這個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于是,我們七八人,帶著火、麻袋棍子等物品到老場房后的小河邊尋找起獾子洞來,一女知青找到一個獾子洞,大家一看是個老洞,估計里邊沒有。隨后找到的獾洞均被一一排除。終于,我們在遠離路邊處發現了一獾洞,洞口看似有新土的痕跡,于是我們便開始了熏獾子活動。女知青撿柴禾,男知青守著洞子點火熏,怕獾子跑掉,洞口都用麻袋罩著,女知青守在較遠的一個洞口,男知青拿著棍棒守在附近的洞口,大火很快燃燒起來了,滾滾的濃煙向洞口內扇去,一會幾個洞口都冒出了煙霧,我同兩個男知青正熏得起勁,突然一女知青大聲尖叫,“怎么啦?”我們問道。“豬獾子跑了,快看!”女知青喊道。順著女知青指的方向,我什么也沒看到,看來是白費勁了。

   知青之間,有時也會突發奇想地開起玩笑。記得夏日的一天,同屋的知青午睡得正香。我們幾位沒睡的知青便同他開起了玩笑。對著夢睡的知青盡說他的傷心事,不打一會兒,夢中的知青抽泣哭了起來……看來玩笑是開大了。醒后,這位知青惱怒得好幾天不理睬我們。

 回憶是幸福的,回味是溫暖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當時是一種社會現象,到底對社會起到什么作用?有什么意義?我想領袖自有雄才偉略,我無法評判。但我認為,知識青年在廣闊天地是否大有作為不重要,重要的是上山下鄉至少使我們這一代人多了一份人生歷練,多了一種牽掛,多了一種友誼,也正是這種友誼,致使一些知青男女產生了愛慕之心。據不完全統計,離開青年場后,有5對同場知青結成伉儷,成為永久的生活伴侶……我更沒有忘記,在青年場建設中獻出年輕生命的知青,他像青年場一樣永久地埋藏在知青人的記憶中……

  陽春三月,再次來到青年場。躊躇于場部舊址,手握著離場時場里送我的紅色筆記本,吟詠著場領導“望×××同志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黨為人民努力工作”的青春寄語,默默地回道,幾十年來,無愧于場領導的期望,我做到了。

  漫步山間小道,徜徉于昔日戰斗生活過的地方,沸騰的青春畫卷早已化作無語的山田,定格在我永恒的記憶中。再次登臨方山山頂,桃花開、桃花美,桃林殷紅殷紅,映紅了田野,映紅了彩霞。紅旗青年場自成立以來,南陽市共有5批知青200余人在這里接受再教育,接受著人生的最初的戰斗洗禮。凝望著簇簇桃花,知青戰友們的面容越來越清晰,又越來越模糊,恰似朵朵桃花被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成為祖國建設的棟梁。據我所知,眾多知青中,有1人成長為地(廳)級干部, 4人成長為縣(處)級干部,各類專家學者30余人,他們用知青人獨特的思維、堅韌而宏大的氣魄,基石般地支撐著時代的列車,滋潤著中華大地。

  想你——紅旗青年場……

  想你——知青戰友們!


(編輯:作家網)

上一篇: 撐起家庭明朗的天空

下一篇: 小暑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va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免费碰碰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aaa一级特黄| 一级做a爰性色毛片| 日本高清在线免费| 男人的天堂色偷偷之色偷偷| 日韩亚洲欧美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美女大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毛片|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武则天一边上朝一边做h| 成人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小视频|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av影片|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传媒|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7精品依人久久久大香线蕉97| 精品国产麻豆免费人成网站|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特级淫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eeuss影院130020部|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成人免费黄色网址|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 婷婷丁香六月天|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国产初次破初视频情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