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 一次非凡的療養
王孝榮
今年十月十六日,承蒙大隊關心,我有幸參加了大隊退管科組織的離退休職工赴宜春溫湯礦療院養生健體。正值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備感溫馨、熱切、怡悅、激越與亢奮。實屬百年不遇的一次非凡的療
養。
凌晨七點離退休男女職工已聚集于山水大廈門前。幾乎人人穿上了保暖內衣,分別著上了棉衣、雨絨衫及細羊絨大衣等外套。為進一步抵御嚴寒襲擊,或手提或背負大包,預備了再度御寒的“補給”。七時半乘光大旅游車準時出發了。在進入宜春地界,氣溫遠比贛州低兩至叁度。只見雨濛濛霧濛濛,寒風凜冽,車窗玻璃在內熱外冷的夾擊下滾動著千萬條串珠。仿佛進入了嚴冬。
可一到溫湯,卻改換了情景。整個空間霧濛濛,暖融融。只有去過重慶的人才能感覺到它儼如“霧茫茫山城”的一片景區。兩地的迥別之處就在于,溫湯的溫泉彼彼皆是,四處熱氣蒸騰,氣溫上升好幾度,難怪我們紛紛脫去外衣。連街上的行人一都身著單衣,還見一位男人身著短袖白襯衫。我不禁在心里說:“我們一下又進入了冬天里的春天!”
我刻意上街走走,又在“礦療庭院”逛逛。我所感知的環境,更平添了“春天”的氣氛。
全鎮各條街道披上了節日盛裝,人們笑臉相迎,彼此傳遞出內心的喜悅、振奮、向往和熱切的期盼;“礦療庭院”內綠草如茵,道旁的胭脂花舞動著紅綢,小黃花閃耀著金光,一行行郁郁蔥蔥的樹木沐浴著清新空氣,一株株月月桂播撒著濃郁的沁人心脾的芳香。這一切熱氣蒸騰、喜氣洋洋的氣氛,正迎接我們黨十九大的勝利召開。
應前來療養的離退休職工的熾熱請求,楊隊長和張科長積極與院方聯系,借用《溫馨之湯》迎客廳,組織全體職工全程全文收看收聽習近平主席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所作的工作報告。隨后回到宿舍分頭邊收看連討論。一都備感異常興奮與自信。
我深刻感到,這次代表大會,正以歷史新起點揚帆起航,向著更加輝煌的彼岸奮進;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我黨執政的理念,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以“改革開放”作為我們黨在新時代的理論與實踐的特征。這次代表大會將始終體現全黨、全民族、全國人民開放,自信,奮進!
習主席的工作報告是一個氣勢磅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經典報告。
我和我的同伴們通過學習習主席的工作報告,明確了代表大會的主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斗。
明確了歷史方位,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明確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明確了四個偉大,即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明確了五個更加自覺,即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維護人民利益、投身改革創新時代潮流、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及防范各種風險;明確了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明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即“八個明確”;明確了七個戰略,即科技興國、區域協調發展、人才強國、可持續發展、創新驅動發展、軍民融合發展及鄉村振興戰略;明確了兩個階段,即從二0二0年到二0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0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還明確了為實現宏偉目標而必須采用的十四個方略。
我是一個年滿七十八歲的老人了,雖然已遠離了工作崗位,無所事事了。但是我想盡其在我,發揮余熱余光,不僅要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學”,還應做到“老有所作為”。我要以“運用文字寫作”的特長,“生命不息,筆耕不止”。
我已于2014年完成了系列愛情小說《永寧河愛情三部曲》的創作,約100萬字。其中第一部《情亂永寧河》(抗日戰爭時期),第二部《情漫永寧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第三部《情系永寧河》(深化改革開放時期)。今年下半年著手創作長篇小說《古鎮迷云》(民國時期),約16萬字。年底可以完稿。接下來將醞釀并著手創作反映贛南人民在新時代有所作為有所建樹的社會現實題材的長篇小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也已到來。正如國際友好人士評論所說:“中國正進入高級發展全方位發展的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我將滿懷激情,謳歌黨的英明偉大,謳歌祖國和人民已經取得的豐功偉績,謳歌全黨全國人民在本世紀中葉必將迎來的錦繡前程;繼續講好中國的故事、中華民族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中國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傳遞正能量,激奮意志,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
連續幾日的礦療,備覺神清氣爽。那《溫馨之湯》面積寬闊,以其獨特建筑形式融入魅力四射的環境中。穿過休息室沿著約兩百米的長廊,一側通往男、女更衣室,一側通往浸泡池、卵石按摸池、游泳池和瀑布淋浴池。在池與池間點綴著奇花異石,正中有一座高臺,上面建了一個小小的尖頂方柱體狀的瞭望兼監控的小屋,在門額以上傳動著帶狀的紅色電子警示語。整個環境奇特玄妙。婉如九天的瑤池。
我更衣后直接進入了浸泡池。水溫適宜。但因飽含礦物質而比重大浮力大,初次入池差一點站立不隱,甚至因了肚子不小,還險些平放于水面。我突然發現池中還有一個池,便急忙走了過去,正欲攀入“池中池”,被一個大約七十余歲好心人勸阻道,先在外池多適應一下再入內池就更安全。我在外池泡了好一會遂進入內池。猛然感到池水很熱,沒浸泡多久就額頭冒汗,當時我想:若身體未在水中,一定會大汗淋漓了!
我去到鑲嵌小卵石的按摩池,足踏入池底足心立即有一種癢癢的感觸;身體躺在斜緩的池邊,頓時產生一種舒爽的按摩感。
我又站到旁邊遠遠地望望游泳池。可能池底的所有溫泉口也已開啟,整個池面氣泡涌動,似開鍋里的沸水。池水所含礦物質最濃,加之眾多游泳者帶入的“物質”,那池水看上去綠綠的,既稠且粘。由于我不會游泳,也就幸免了游后回到岸上用噴泉水清洗身體的麻煩了。
每晚我都站在浴缸里用溫泉水淋浴,收到了軀逐疲勞,恢復體力精力的效應。然后躺在床上,一覺睡到天明。
十月二十日我們乘車回到大隊。當我在家中坐到電腦前反復沉思時,終于明了了,我不僅在養生健體上有了新的進步,尤其在思想、意志、自信與行止諸方面都有了新的飛躍。于是我下決心,用文字將“一次非凡的療養”記錄了下來。
王孝榮 2017年10月21日 于贛州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