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瓶凈貯桃花雨,金策閑搖麥穗風“。又到了麥收季節,走在鄉村田垅上,放眼望去,一片片麥穗猶如黃云般遍布”,原先整齊的田梗已經不見,偶爾田埂兩側昂首的蠶豆枝葉給單一黃云帶來幾分襯托,此時此刻,也許更能體會“麥穗黃剪剪,豆苗綠芊芊”意境了。夕陽已經西下,一個老人帶著孫女,站在麥田邊,輕輕俯下身子,掬一把麥穗,似乎要親吻它們,陶醉之情,久久不放下。以致小女孩“爺爺!爺爺”叫了好幾聲,他才驚醒過來。老人捋了一枝穗頭,用那雙滿是老繭的手揉搓,再揉搓,然后放平,輕輕吹拂去麥煌,一、二、三------六十八粒,老人緊皺的額頭舒展開來,滿意之情寫在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
豐收在望,之前的辛勞,農人體會最深。麥子要過許多坎才得以收獲。在每年秋分前后,把地深翻整平、起畦、播種。整地播種很有講究,如果整地不平坦,播種深淺不一,土壤表層就會跑風漏氣,跑墑嚴重,會出現缺苗斷壟、死苗、死蘗,死苗就多了。 小麥越冬之后相繼進入返青、起身、拔節階段,施拔節肥很重要,往往要重施,這個是小麥能否高產的關鍵。進入抽穗揚花期,也是病蟲危害高峰期,什么條銹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蟲、麥蜘蛛和吸漿蟲都來了,稍不留神就前功盡棄。特別是吸漿蟲,是一種隱蔽性極強的毀滅性害蟲,如果較大面積發生,沒有幾年功夫是控制不了的 !小麥生產過程中還要不得不面對干旱、低溫、大風,冰雹,高溫,干熱風,晚霜凍、青枯雨等自然風險的影響,其中晚霜凍對小麥傷害較大,晚霜凍即俗稱倒春寒,小麥在過了“立春”季節進入返青拔節這段時期,寒潮降溫而發生霜凍,這樣的麥葉似開水浸泡過,太陽照射后便逐漸干枯。另外拔節抽穗之后,大風的危害也顯而易見。所以自古小麥有望年收之說。現在國家對糧食生產已經提高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不僅提高了收購價格,農民種糧有補貼,遇到自然災害風險還給予農作物保險理賠。“多收了三五斗“的悲慘境遇一去不復返了,這是對農人的尊重,也是對作物的尊重。
蒼鳩呼雨屋東啼,麥穗初長燕子飛。麥穗經歷如人生般無奈,也有如人生般精彩。你看,它在多日風吹日曬,饑寒交迫之后,依然一天天挺直了腰桿,垂下沉甸甸的頭。一陣風拂過,它也搖頭晃腦數落雜草的不仁,面對麻雀與田鼠的無休止掠奪,麥穗卻體現了大度寬容,勞動果實與他人分享,才是最大的快樂,我們的人類不也應該有這樣的胸懷么。我們人生經歷了太多的煩惱,亦或不幸,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挺直了腰桿過好每一天,也許比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苦訴老天對自己不公,牢騷滿腹懷疑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要好得多!學一學麥穗,即使是一茬短暫的生命,還是要平淡面對,滋味生活,把最美好的麥香留給別人,圓滿收獲屬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