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會員原創/詩歌

齊魯風20120116

來源:作者:齊魯風時間:2012-02-10熱度:0

齊魯風20120116發稿     

 

 

 

 

 

 

 

刊頭照——濰坊寒亭楊家埠年年有余雕塑 峻嶺/攝
刊頭題字——朱福森(柒墨會成員)


1——又到過年時
作者——劉傳瑩


 時間過得真快,快的我都來不及回味了。怎么就快過年了?過了元旦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墻上新的掛歷,春節的腳步依然按照它的節奏輕快地走近了我們的身邊。
 小時候總在期盼著過年,扳著指頭數日子,一進臘月,每家都忙碌地轉個不停時,我總有一種激動的感覺,在我的眼里,冒著熱氣的鍋永遠充滿了誘惑。那只有在過年才能見到的年糕,嵌著紅紅的棗,散發著誘人的香味,讓我不知流了多少的口水。我也曾不止一次的向往著初一早上那頓熱乎乎的豬肉餡水餃,和那套在破舊綿襖外邊的新褂子。那時,我對過年的盼望實在是現在的孩子們無法想象的。不僅因為過年有漂亮的新衣服;有各色饞嘴的零食糕點;有大人給壓歲的紅包包;有燃放的絢爛的煙花,更因為那幾日熱鬧得在記憶里只剩下說不盡的快樂。
    長大了,生活越來越好了,似乎對生活要求多了,滿足感小了,快樂的來源也少了。總在忙忙碌碌的追求什么,又說不清追的那到底是什么,于是在年前忙得暈頭轉向時,對過年的唯一期盼就只是可以美美的睡個大懶覺,而嘴里自我安慰著說“過年,那不過是孩子們的節日。” 為什么我們不再擁有記憶里的那種快樂,只因為長大,只因為社會進步后可樂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嗎?不,我們不再如孩子般為過年而雀躍,是因為過多的理性和現實感,讓我們缺少了對新年用心的感受。其實,過年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團聚,更多的是給我們留出了和家人、和朋友、和孩子交流的好時機。平日里忙于工作或遠在他鄉的人們,借著這古今相傳的特殊日子,回家了,聚在一起了。時時牽掛的老人們為兒女的歸來開心不已,疏于聯絡的親朋好友們借著拜年互相走動,甚至于對孩子一向要求嚴格的家長們也因為過年變得特別隨和了。
 在這休閑團聚的時光里,我們體會著三百六十五天外的別樣情感,這就是過年對于我們仍然特殊而重要的緣由。
 過年,是喜慶的日子。是商店里招搖的彩旗飄飄,是大紅的燈籠滿街掛出來的日子。紅一樣的鮮紅,代表著吉祥如意。它們醒目的提示著人們過年了,它們把喜氣洋洋的氣息帶給人們,大街小巷更顯得熱鬧非凡了。
 過年,最讓人期待的是一家老老少少能團團圓圓地聚在一起,圍一爐火,和和美美地吃上一頓團圓飯或一鍋金元寶一樣的餃子。讓久已牽掛的心有了歸屬;讓漂泊在外的游子有了家的溫暖;讓疲憊的身心有了可以喘息靜養、享受天倫的樂趣;讓一年中忙忙碌碌的人們,有了可以盤點過去和展望未來的時間。
 過年,意味著歲月更替。老年人垂垂老矣,光陰如金;中年人年年添老,華發漸生;青年人歲歲添新,日漸成熟;小孩子日日漸長,聰明伶俐。除夕夜,“送年”和“守歲”的傳統在一直延續著。人們將最美好的愿望寄托在這樣一個時刻,祈禱和盼望來年的福音降臨每一個家庭。響亮的鞭炮聲響徹夜空,絢麗多姿的煙花綻放出美艷的花朵散落塵埃,一遍又一遍的連綿不斷。
 過年,對于喜歡熱鬧的人們,是個很好的溝通交流的節日。家家戶戶都備有豐厚的食品,就連那些平日節儉的人們都會毫不吝嗇地儲備瓜果茶點,以便招待來“拜年”的客人。更是晚輩探望長輩,兒孫繞膝承歡的日子。親朋好友間互相走動,串門聊天,喝酒玩樂且時間充裕,樂不思蜀也盡情盡興;對于喜歡靜養的人們,讀書學習、名目繁多的電視、電影、網絡及各種慶祝春節的文藝節目,足以打發冗長而枯燥的時間;對于小孩,則是穿起漂亮的衣服盡興地玩樂的時間。放鞭炮、玩游戲、收紅包,十足的“小財主”模樣呢!
 過年,是全國人們沉浸于喜悅和開心的日子。但同時也是那些在特殊崗位上忠于職守人們最難忘的時刻。那些守衛邊疆和國防戰線上的將士們;那些將最新消息報道給人們的新聞工作者;那些身穿藏藍服裝的交警和一身橙色的環衛工人們;那些各行各業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的人們,在這樣的日子里,他們為了祖國的安寧,人們的安居樂業,舍小家顧大家,為國家的繁榮昌盛,為神圣的事業而默默奉獻著!
 坐在窗前,望著萬里無云的天空,我的思緒在不知不覺中飄向了2011年的日子……在2011年里,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里,我們奮斗過、進取過、成功過也失敗過。我們的歡笑和失落、迷茫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記憶。正如普希金的詩中所說:“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新年是時光的起點,春天是時光的第一個里程碑。這一天,我們更多的是暢想未來,那些就要完成的事,即將到來的機遇和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向我們招手。于是,我們心里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顧不得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反顧地風雨兼程了,那無數的詩情畫意等待著我們去感受、去描繪。
 春的腳步已經來臨,我們在耕耘和播種希望的種子。“一年之計在于春”,有了辛勤的耕耘和播種,還愁沒有收獲嘛?!當新年的鐘聲響起,又迎來嶄新的一年。站在新年的起跑線上,向著明天,向著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讓我們踩下了新的一行印跡,讓我們多一份珍惜,多一份感激;多一份進取,多一份動力。祝福祖國,祝福事業,祝福人們,祝福家人,2012年,更好!
 (濟南交警市中車管所)


2——春節回家看娘親
作者——李炳來

 說來有點不好意思,由于我們生活在一個小縣城里,每年的過節費,或者說是“年終獎”,夫妻兩個加起來也就是一千多元。
 很多人都說公務員如何如何,說真的,我“吃皇糧”也快三十年了,感到自己的生活并不是象有些人所說的那樣瀟灑自在。以前住平房時,還可以在門口開荒種菜,現在上了樓,也就沒了那塊收入。在這里也不怕你笑話,有時連棵蔥都舍不得買,因此在春節理財上,不得不精打細算。
 我和妻子的月工資,加起來共有四千多元,聽起來不算太少,可孩子一人的用度,幾乎要用去一半,平時也沒更多的積蓄。幸好一千稍多的過節費和春節當月的收入也有五千來元錢。再幸我不求進步,不善交際,人情世事這塊開支可以忽略,偶爾有個喝喜酒的機會,也就是三百的標準。這當月的收入,幾乎可以全部用作過節的開支。
 俗話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回家看娘親,是我的必須。我們一家三口人的車票錢,要花掉一千稍多的過節費還多,只有余下的那四千多元,用來表表孝心和打點一下節慶。
 我娘親一直住在哥哥家里,雖然我們從來就沒說過一年要給哥哥多少錢,但什么事都是兩好搿一好,盡管在六七月份,我曾寄過一次錢,但這過年的時候,再掏二千,也不算多。一家人回家過年,兩手空空總是不好,但千兒八百的到底能買多少東西,我也就不說了。還沒等趕到家,這四千多元就所剩無幾。
 不論自己混得怎樣,面子上說,咱總是吃公家飯的,辦什么事雖然不敢追風,硬撐大個的,但也不能太讓人看不起。再說哥哥姐姐不但對我有功,在對待娘親上也有功,給他們孩子個壓歲錢,這也是常理;出去串個門什么的,也不能全拿哥哥準備的東西,僅僅這些,沒有兩千元錢,是應付不了的。
 這兩千多元,就只能從我小金庫里出了。有時我一年的稿費,也就只能積攢二三千元。謝天謝地,幸好還有這個“紅色”收入,要不然我真不知道這日子應該怎么個過法。這前前后后加起來,總共要支出八千元左右,也就是相當于平時兩個月的工資吧。雖然開支對我來說是大了些,但一年不就是一個春節嗎!
 沒事時我時常瞎想,不知人家那些工資也不高,但還經常賭個博的哥們是如何打發日子的?是不是我在理財方面存在什么問題。
 我娘親今年已八十多歲了,一家人能夠圍坐在老人家的膝前,就是最大的幸福。能負擔得起的開支,就是小事,其它不說,春節回家看娘親。
  (海陽市安監局)

3——結緣“齊魯風”  “刮”走網游癮
作者——邢兆榮

 感悟2011年,這一年里最值得我高興的事,就是與齊魯風結下了不解之緣,她不僅讓我有了濃厚的寫作興趣,還讓我擺脫了沉迷三年多的網絡游戲。
 去年6月份,我有幸獲得了《國土資源導報》副刊齊魯風的博客網址,也加入導報QQ群,開始關注齊魯風。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網閱讀,每當讀到精彩文章時,我總是有“羨慕嫉妒恨”的心情,羨慕作者稿件的采用,嫉妒作者的文筆,恨自己不能寫出精彩的文章。
 在沒有加入齊魯風博客和QQ群以前,我天天沉迷在打打殺殺、攻城掠寨的網絡虛幻世界里。近1000多個日日夜夜的精心修煉,從“新兵”到“幫主”、到“國王”。在網絡游戲里我叱咤風云,強大的家族和幫派,完美的防爆裝備,出邊境、越城池勢不可擋。
 關掉震耳欲聾的游戲聲音,坐在電腦前靜靜地敲打鍵盤,沒寫幾句文章,思路就卡殼了,半天琢磨不出恰當的詞語,就惦記游戲里的任務,忍不住就又上網玩一會兒。玩游戲的時候,時間就像按了翅膀,兩、三個小時的時間打怪物、做任務一會就過去了。把想好的文章一直拖著,心里想著明天寫,明天一定寫,結果明天等明天。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邊玩游戲邊寫作,斷斷續續地寫稿、投稿七、八篇。稿件寄出去后,我就盼著齊魯風博客早點更新,查看自己的文章刊登沒有。
 一次,我在QQ群里說自己稿件屢投不中,已經喪失了寫稿的信心,編輯就鼓勵我勤寫多練,讓我從題目選定和內容新穎等方面多下功夫。群友也對我貼上的文章加以指正和修改,在和群友交流中,漸漸地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這時,我想起屢投不中的原因,一門心思玩游戲,還能寫出好文章嗎?我果斷把網絡游戲從電腦中卸載。
 不再惦記游戲幫派之爭,寫文章也安心了。妻子反而納悶起來,幾次都是悄悄地到我身后查看究竟。我鄭重的對妻子說:“今后我不玩網絡游戲了,向導報副刊齊魯風投稿。”妻子半信半疑說:“網‘癮’戒掉,文章登報,發表一篇文章做一次魚香肉絲獎賞你!”想起咸、甜、酸、辣、香的魚香肉絲就讓我垂涎欲滴,我怕妻子到時候耍賴不做,與妻擊掌為誓。
 我靜下心來寫稿,思路也清晰了許多,在我堅持不懈的寫稿、投稿,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我寫得《黃金周里收“黃金”》和《軍旅行》等文章在齊魯風刊登了。文章刊登后,更加激發我寫作的熱情,好幾次游戲中的網友邀請我上線做任務,我都以其他理由推脫掉,漸漸的我從游戲中回歸現實,并深深的愛上寫作。
 雖然我的拙作偶見報端,這也是對我的激勵和鞭策,我會一如既往的寫下去,更加喜歡上齊魯風這個版塊,欣慰的是齊魯風讓我戒除了網“癮”,遠離了網絡虛擬世界。看著當期報紙的文章,吃著美味的魚香肉絲,我也深深的感悟到,寫文章也要五味俱全,辣中帶甜、咸中飄香。
 (臨邑縣國土資源局)


4——深深的小巷
作者——劉友

 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大街后面隱蔽著一條深深的小巷,小巷周圍長滿了竹子,上了年紀的老人經常到小巷走走,與熟悉和不熟悉的人坐在小巷的石頭櫈子上聊天,憶著小巷昔日的繁華和那些陳年往事。我有幸在小巷巧遇到安奶奶,使我對小巷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期盼。
  小巷有一個非常好聽且充滿詩意的名字,據說是個很有才華的官人在逛完小巷后,受小巷內大戶人家劉老爺之請為小巷取了個名字叫紫竹巷,現在還能隱約在小巷進口的墻上看到紫竹巷三個繁體字,是誰寫的無法考證。紫竹巷只有四、五個人并行的寬度,地面是用石板鋪成的,石板被雨水和行人打磨得光滑滑的,锃亮锃亮,夏日太陽一照像鏡面一樣刺眼;小巷兩邊的房子似乎是一個模子造的,青磚小瓦;墻頭上各種雕塑殘缺不全,向人們召示著年代的久遠;墻體上長滿了青苔,有的屋頂上和墻頭上長出了草和叫不上名字的小樹,有的小樹長的很粗壯,幾片樹葉隨風而動,給小巷以生機。小巷里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那就是在天氣晴朗的日子里,掛滿了各色衣服和被褥,這時你如果在小巷里行走,要特別注意頭頂上曬的衣物,一不小心就會碰到人家晾曬的衣物或“被雨”淋。小巷里的人祖祖輩輩都住居在這里,昔日一樓是商鋪,二樓住人,現在一家商鋪也看不見了。給人感覺小巷就是一個破敗的居民區。
  秋日的一個下午我陪女兒到小巷寫生,女兒找到一個比較好的視角專心在畫,我閑得無聊坐在小巷石櫈上,望著小巷發呆,不知什么時候一只大花貓伏在我的身旁,懶散的瞇著雙眼不知在想什么,不一會兒貓的主人一位拄著拐棍滿頭銀絲的老人在召喚著她的貓,大花貓睜開那瞇著的雙眼看了看又瞇上了,像個淘氣的孩子。老人顫顫微微地走到我身旁的另一條石櫈上坐下,拿著拐棍嚇唬她的大花貓,大花貓這時才喵喵地叫了幾聲,仿佛在給主人作檢討,大花貓起身抖了幾下起步伏在主人的腳上,給老人以安慰。老人我認得,是我同學大安的老奶奶,我很客氣的叫了一聲安奶奶,安奶奶笑瞇瞇地望著我,仿佛在問你是誰?安奶奶我是小友,是大安的同學。安奶奶還是笑,那笑容更慈祥了。我心里一直有一個結,那就是小巷昔日到底繁榮到什么程度,也想證實一下從小巷里流傳出來的陳年往事。我走到老奶奶坐的石櫈旁,輕輕地拂拭著老人身上的灰塵,不好意思的開口問到:“安奶奶,聽說小巷昔日非常繁華是嗎?”此時安奶奶臉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雙眼凝視著小巷沉思著,仿佛被我這一個問號把她拉到了遠久的年代,我也仿佛隨著老人的深思也在穿越著時空。“是呀!”老人終于開口了,“喔,你叫什么來著,”“我叫小友”我趕忙回答。“唉,小友呀!你對小巷昔日還很關心,不像我家大安,似乎小巷跟他無關,從不問及。”老人頓了頓繼續說著:“這條小巷最早只有劉老爺一家,聽說劉老爺家跟皇上沾點親發了財,在這里蓋了個大院子,一樓開了個商鋪,賣鹽和布匹,生意很紅火。慢慢的有錢人也聚到這里蓋房子開商鋪,房子的模樣照著劉老爺家蓋,院子卻不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巷就慢慢形成了,巷子里什么鋪子都有,布匹、山貨、藥、鹽……似乎包攬了人們生活的所需,小巷從早到晚人流熙熙攘攘,商鋪的主人個個都喜笑顏開。
  我的老爺爺是給這小巷賣山貨的商鋪供應山貨的,與小巷里商人都很熟。有一年老爺爺帶我到小巷來玩,我被小巷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從未見過的首飾及未吃過的小吃深深吸引住了,中午我老爺爺帶我到一個姓安的鋪子吃飯,安家的主人看上了我,讓我給他當孫媳婦,兩位老人一碰杯就把我們的終身大事定了。18歲那年我就從大山里嫁到了安家,在這里生活了80年,”安奶奶這時突然不言語了,我想安奶奶也許是累了,或許不想再講了。我很愧疚地望著見證一個世紀的安奶奶,敬佩尊敬之心油然而生。安奶奶滿臉深深的皺紋,似乎就是這條小巷那風風雨雨一個世紀的見證。這時安奶奶又開口了:“剛嫁過來時,只有興奮和新婚的喜悅,興奮和喜悅慢慢的隨著時光而消退,剩下的只是過日子了。小巷的日子每天都是從涮馬桶地吆喝聲中開始的,清晨隨著那一聲涮馬桶的吆喝,把女人從被窩里拉起來,老人婦女提著馬桶吱啞一聲打開門,把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馬桶放在門前,涮馬桶的人把一個個馬桶提到小巷盡頭的河邊,把每個馬桶的排泄物倒入自己帶來的糞桶中,拿到河邊涮干凈又一個個放回到原處,不一會兒所有放在小巷里馬桶都被主人拿回到家里,這時小巷里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炊煙裊裊,有的商鋪主人盞燈清掃商鋪,有的清整貨架和補充新貨,迎接新一天的商機。小巷里的人就這樣從早到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春到冬,又從冬到春的忙碌著、生活著……
  突然有一天,一群端著刺刀、扛著太陽旗的魔鬼撲到小巷,小巷從此一切都改變了,商鋪都被魔鬼一搶而光,好多商鋪的主人帶著全家老小逃到了大山里和別的地方,過著漂泊、流離、艱辛的生活,直到解放,商鋪的主人陸續回到小巷,小巷被魔鬼破壞得破爛不堪,人們用雙手慢慢地又恢復了商鋪的原樣,漸漸的又繁榮起來。后來,后來我就不講了,你們都清楚了。”這時大花貓不知是餓了,還是想起了什么事,突然大聲叫了起來,老人用拐棍摸了摸大花貓自言自語:“小友,我該回去了,大花貓想它的孩子了,它的孩子在等它去喂奶呢。”夕陽下,老人慢慢起身拄著拐棍蹣跚和大花貓一起前行。夕陽、小巷、老人、大花貓多么美、多么充滿詩意的一幅畫,然而在我心里卻充滿著傷感和遺憾。
  女兒把一下午的成果拿給我看,我拿著畫對著小巷,女兒畫的確實比現實的小巷美,但我總感覺缺點什么,缺點什么呢?我也說不清楚。但我心里期盼著小巷早一天比我女兒畫中的小巷更加美麗,更加燦爛。 
 (濟南市國土資源局天橋分局)

5——無題
——寫在2011年12月24日平安夜
□譚曉

(一)
國人迷西風,洋俗日漸濃。
狂歡平安夜,幾人憶毛公?
(二)
華服掩襤褸,應非一日中。
玉食換糠稗,幾代稼穡功。
(三)
遙想夜沉沉,魅魑魍魎兇。
志士扼腕嘆,神州何去從?
(四)
睡獅醒天籟,猛藥劑病夫。
狂飆為我降,英特耐爾雄。
(五)
皆為自由故,血雨伴腥風。
頭顱值幾許,且作警世鐘。
(六)
開天頭一遭,當家主人公。
辟地從此始,權力歸工農。
(七)
英烈昭后人,前赴無反顧。
煌煌八千萬,后繼接踵否?
(八)
飲水當思源,遠行勿忘宗。
馬列是根本,主義唯澤東。
淄博市國土資源局

 

6——春節物語
□張樹森

貼對聯

將心愿
用紅紙書寫
家家張貼
期盼來年實現

剪窗花

剪出吉祥
彰顯喜慶
用簡潔的圖畫
將瑞氣渲染

祭奠

墓前祭拜
將先人正堂供奉
點燃紙錢
讓思念化作永遠

美食

餑餑笑出了豐收
水餃包出了團圓
年糕把理想寄托
美食和向往相連

年夜飯

游子回歸
親人相聚
辭舊迎新的盛餐
融融闔家團圓

放鞭炮

絢麗的禮花
震耳的鞭炮
驅趕走了陰霾
伴著鐘聲開啟了新的一年

拜年

將祝福
精煉凝結
一聲過年好
人人拜走相傳
濰坊市國土資源局奎文分局


7——恭賀新春
(外一首)
□聶順榮

采擷一縷綢緞般絲滑的陽光
縫補生活遺漏下的點點空白
乘著春晚催人奮進的歌聲
飛向遠方,飛向幸福的港灣
 
恭賀新春,恭祝父母和妻兒
在嶄新的一年里,萬事順意
健健康康、永遠沒有煩惱
笑語盈盈、一生幸福甜蜜
 
隔山隔海,再遙遠的距離
發一條彩信或撥一通電話
誠摯地互道一聲:恭賀新春
就能慰藉彼此的念想和牽掛
 
恭賀新春,恭祝親戚和朋友
在歲月的跑道上,一路順風
快快樂樂、家庭和和美美
財運亨通、人生前程似錦


年味


有那么一種獨特的味道
無論你的嗅覺多么靈敏
也無法靠兩個鼻孔聞到
這種味道一年僅有一次
 
進入臘月,味越來越濃
滿溢村村寨寨角角落落
像早春暖乎乎的陽光
讓人們打心底割舍不下
 
于是,殺年豬的人家
在桌面上把酒話桑麻
在杯盞清脆的碰撞中
沸騰起對過年的話題
 
于是,大街小巷尋常巷陌
處處高聲叫賣著年貨
購置年貨的男女老少
個個眉開眼笑滿面春風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縣戛灑中學

8——篆刻  畫龍點睛 劉超(省地礦八院)


(編輯:作家網)

上一篇: 永遠的朋友

下一篇: 車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最新|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美女扒开粉嫩尿口漫画| 女人十八黄毛片| 亚洲伦理中文字幕| 舔舔小核欲成欢| 国产精自产拍久久久久久蜜| 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xxxxx.av|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桶进| 国产香蕉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国产乱妇无码大黄aa片|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日本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96国产精品|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操免费在线视频| 学霸c了我一节课| 久久综合久综合久久鬼色| 狠狠干视频网站| 国产一级毛片大陆| 337p啪啪人体大胆| 少妇愉情理伦片高潮日本| 伊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韩国伦理片年轻的妈妈|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 一本色综合久久|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翁房中春意浓王易婉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