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文《書山問道》出版
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陳華文博士的書評集《書山問道》,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公開出版。這是他自2016年以來,繼《最是書香》《家國書事》之后,出版的第三本書評集。
陳華文目前在該校黨委宣傳部任職,系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工作之余愛讀書、愛思考、愛寫作。早在6年千,他就意識到,自己不僅要為學校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做出貢獻,還要在書香社會建設中奉獻知識和智慧,彰顯讀書人的家國情懷和擔當精神。于是,他把閱讀寫作興趣和全民閱讀推廣結合起來,針對各類新書好書撰寫書評,在國內外多家報刊發表。憑著勤奮和努力,每年下來,他發表的書評都有10多萬字。
《書山問道》作為一本文化、文學與藝術書評集,共分四輯:中國文化觀察、西方文化管窺、當代文學淺論、中西藝術初探。20余萬字的書稿中,在不同的篇章中,陳華文時而理性分析,時而激情表述,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書山論劍”。在他看來,文化、文學和藝術之間,血肉相連、精神相通,撇開文化看藝術,或者撇開文化談文學,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陳華文在《書山問道》的“自序”中寫道,他把閱讀比喻為書山之旅,他時而扮演成地質工作者,探尋書山中的富礦;時而把自己假想為修行者,心無雜念地追問人文之道。書中,首先探討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態及其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核,其次點出了西方文化強大背后潛藏的各種危機,再次勾勒了當代文壇林林總總的現實生態以及容易忽略的文學角落,最后分析了中西方繪畫藝術在審美方面的差異性、以及好萊塢電影背后鮮為人知的意識形態博弈。本書為讀者領略文化之真、文學之善、藝術之美,提供了一張“素描圖”。
2016年4月,陳華文出版第一本書評集《最是書香》,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該書同年還評為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作品。2017年6月,他推出第二本書評集《家國書事》,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這兩本書評集出版后,總計50多家媒體予以報道。
陳華文指出,他之所以熱衷全民閱讀推廣,因為現在無論是圖書出版的數量、種類、速度,都是空前的,然而這和好書并不能畫上等號。他出版書評集的目的,就是甘做書香社會建設的“先遣隊員”,為人們的閱讀提供參考的“路線圖”。同時他強調,每一本好書,都是一個有溫度、有氣息的生命個體,閱讀“營養充足”的書評,和閱讀好書一樣,同樣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收獲,如同和智者對話。
而對于書評這種文章體裁,陳華文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他認為,書評不是那種淺顯泛泛的讀后感,也不是書籍營銷之類的軟文。優秀的書評,不僅為所評之書進行整體“畫像”,還能夠“跳”出書的本身,展開獨立評論,闡發個人的思想、觀點和主張,這是知識累積的第二次創新。
據悉,在書香社會建設中,陳華文除了在報刊媒體發表書評、出版書評集之外,還經常在校內外開展讀書評論公益講座、開通“武漢書評”微信公眾號,大力營造全民閱讀氛圍。2017年,他還入選湖北省十佳閱讀推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