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魯院領導,各位老師,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為期7天的魯迅文學院國土資源文學創作班,在魯迅文學院的精心組織安排下,在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圓滿成功。在此,我謹代表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中國國土資源報社向為我們創造良好學習條件的魯迅文學院的各位領導、老師以及來為學員們授課的教授、專家、作家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向榮獲結業證書的全體學員表示誠摯的祝賀。
這次培訓是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與國土資源報社、國土資源作協,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的一次重要實踐。培訓班的課程安排得非常緊湊,白天晚上都安排了學習討論,學員們也都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集中學習機會,做到了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同時這次培訓班也為大家搭建了一個相互交流的平臺,可以說通過這次培訓,大家學習了文學創作的理論與方法,拓展了視野,了解了當代文學的發展脈絡,增強了文學創作的信心,堅定了文學創作的思想基礎,同時還有一大收獲,就是收獲了文學道路上的同道中人,收獲了深厚的友情。
我想,此次文學創作培訓班將成為在座的各位國土作家們在文學創作道路上的一段刻骨銘心的難忘時光。我也相信,此次培訓結束后,我們的文學創作會登上一個新的臺階。大家即將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在臨別之際,我想和大家交流三點,與大家共勉。
一是,大家在創作中,要不忘初心,堅守文學理想。多年來的創作生涯,有的人處于上升期,有的處在轉折期,但無論是在哪些階段,在座的各位都已經有可以拿得出手的文學作品,我們有的作家在系統內、乃至在社會上都已經小有名氣。即便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回到日常的瑣碎的生活中去,文學創作仍將是豐富我們的內心、滋潤我們的生命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不是為了消磨時間,而是真正讓我們感到愉悅的部分。因此,文學理想必須要堅守,之所以用“堅守”這個詞,是因為人生中有太多的東西會讓我們“守不住”,守不住理想,也守不住初心。怎樣才能做到“堅守”?必須以更加專注、踏實的態度,才能堅定地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只有作家們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國土資源文學才能發出自己的聲音,描摹出我們的行業色彩;要為文先為人,文學創作是精神創作,只有讓“精神”清明,把人做好,才會有博大的胸懷、寬容的眼光、足夠的自信來觀察世界、體驗生活、擁抱時代,以藝術的靈感去描繪生命之美。
上周末,我利用兩天的時間,審讀了一本長篇小說,叫做《夕陽的槍聲》。開卷有三句話,“少年是一首多情的詩歌,青年是一篇浪漫的散文,中老年是一部沉甸甸的小說,”其實我覺得,無論是詩歌、還是散文、還是小說,都看我們怎么寫,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作者,而我們作家,有義務、有責任也有能力將每一部作品寫得更好。
二是,深入最火熱的生活,做到身入、心入、情入。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人民之中、群眾之中,我們就是人民的一員。但是作為一名作家,如何保持文學之樹長青,使自己的作品達到與時代節拍相符的高度,進而攀上文學高峰,這就需要我們以作家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對身邊的人和事以及社會變革的深刻理解,進而概括、揭示生命的本質,真正做到胸中有大義,心中有人民,肩上有責任。而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堅持深入火熱的生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就能夠從群眾中、從生活中汲取養分,找到創作靈感,發現真善美,寫出感人肺腑故事。
三是,在文學創作中要多積累、多交流、多學習。
我相信,每位作家的文學創作之路都各有不同,從事文學創作的時間也有長有短。但是,雖然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境遇、文學創作的條件不同,但有一點,是我們每個人在文學創作中都可以努力去做到的,這就是多閱讀、多交流、多學習,把文學創作的基礎夯實,多讀名家名作,積少成多,積沙成塔。這幾年,我也在到處去宣傳,試著讓大家多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國土資源系統讀書大賽”已經舉辦到第五屆了,如今已經有上千的人參與進來。讀有字的書,閱無字的書,寫心靈的書,希望大家能把“閱讀”這件事堅持下去。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主席中國國土資源報社社長
國棟
(編輯:作家網)下一篇:當代詩詞要找尋與時代同步的契合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