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冰心散文獎8月21日在廣西北海揭曉。潘向黎的《茶可道》、倪萍的《姥姥語錄》等30部作品獲得散文集獎,洪燭的《黃河》、劉艾平的《父親的老獵槍》等30篇作品獲得單篇作品獎,中國國土資源作協會員、青年作家楊廣虎的《終南漫筆》等5部作品獲得散文理論獎。這是他今年繼獲得“第二屆中華寶石文學獎新人獎”之后的又一次大獎。本屆共有近千篇作品參賽。冰心散文獎是中國散文學會根據冰心生前遺囑于2000年創立的,每兩年舉辦一屆,目的在于繁榮散文創作、培養文學新人。此前,鐵凝、賈平凹、肖復興、趙麗宏、遲子建、葉文玲等上百位作家都曾獲此殊榮。
在頒獎儀式上,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周明介紹說,本屆參評作品特點是作者涵蓋范圍廣,作品數量多,有近千篇作品參賽,其中既有堅持傳統散文創作的名家力作,也有對散文創新寫作的新秀妙筆,總體上代表了近兩年來我國散文創作的總體水平。
陜西形成“散文陜軍”。在獲獎名單上看到,陜西共有10人獲獎。10部作品中既有單篇散文,也有散文集和理論獎。獲獎作品的題材也十分廣泛,既有農村鄉間趣事也有都市生活感懷,如張瑜娟的《夏夜,有四個納涼老太》講述了周至幾個農婦聊天的內容,夏堅德的《
憑借《那些事兒》獲獎的陜西省職工作協主席周養俊表示,文學給了他豐富的人生體驗和感受,他還將繼續不斷探索。對于本屆不少陜西作者獲獎的現象,周明告訴記者,陜西歷來是散文大省,歷屆都有陜西作家獲獎,如賈平凹、吳克敬、陳長吟等,而近年來從事散文寫作的中青年作家和業余作者繼承了老一輩的傳統,不斷有好作品問世,已經形成了一支可喜的“散文陜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