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繼2017年中國國土資源作協創作基地落戶山東省煤田地質局泰安基地之后,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創作基地揭牌儀式在泰安舉行。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評論家李炳銀、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陳國棟共同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泰安創作基地揭牌并發表講話。
李炳銀對創作基地落戶泰安表示祝賀,對山東省近年來報告文學創作的質量和數量表示肯定,對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的文化氛圍表示贊賞。他提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報告文學是當代最富有生命力、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力量的一種文學樣式,是與社會現實生活聯系最緊密、最能夠參與社會生活的深層和廣闊的生活面的一種很好的文學形式,創作基地落戶泰安后,中國報告文學創作將以此為契機深入挖掘山東煤田地質人在新時代涌現出的鮮活故事,并立足山東,覆蓋全國,創作更多弘揚新風正氣的精品力作。
陳國棟認為山東省煤田地質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為傳播自然資源文化做出了很大貢獻,是首屆“書香國土·智慧人生”國土資源系統讀書大賽的承辦單位,并在新近舉辦的第六屆讀書大賽中組織干部職工撰寫讀書心得一千余篇,是全國國土系統獲獎人數最多的單位。中國報告文學創作基地落戶泰安,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報告文學事業的發展。自然資源部組建以后,自然資源行業的文學創作領域更加廣闊,希望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的支持鼓勵下,自然資源行業不斷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局長高洪雷在致詞中說,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作為中國報告文學作家之家,已經為萬千報告文學作家、評論家、編輯家搭建起了展示才華、奉獻智慧、服務時代的廣闊舞臺,產生了廣泛持續的影響。希望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以泰安創作基地揭牌為契機,加大在山東的采風力度,深入挖掘山東煤田地質人在新時代涌現出的鮮活故事,多出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弘揚新風正氣的精品力作。
活動期間,全國知名作家、評論家還對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創作的作品進行了研討。
一直以來,山東省煤田地質局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建成了全國首家以探礦為主題的山東探礦博物館,建設了地質圖書館,出版了局發展史,創辦了山東地質報;連續承辦了魯迅文學院國土資源文學創作培訓班和魯迅文學院自然資源系統作家研修班;目前已有中國國土資源作協會員34名,是會員人數最多的省級地勘單位。中國國土資源作協創作基地和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在該局泰安基地的落戶,將成為推動該局文化建設發展的強大引擎。此外,山東省煤田地質局還承擔了2018年山東省傳統文化項目《絲綢之路——從蓬萊到羅馬》一書的創作工作,該書成功入選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活動期間,全國知名作家、評論家黃傳會、范詠戈、白燁、張陵、李青松、彭程、徐劍、徐忠志、丁曉原、李春雷、王國平、付杰、劉秀娟;泰安市作協負責人,山東省煤田地質局相關處室和文學愛好者,中央及山東省、泰安新聞媒體記者到場參加活動。
上一篇:劉虎獲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