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全國文學報刊聯盟主辦的全國文學報刊聯盟會員大會在湖北武漢舉行。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全國文學報刊聯盟秘書處秘書長徐忠志和《人民文學》《十月》《當代》《收獲》《花城》《詩刊》《文學評論》《民族文學》《小說月報》《文藝報》《小說選刊》《世界文學》《兒童文學》等近百家文學報刊主編社長參加會議,會議由全國文學報刊聯盟理事長單位《人民文學》副主編徐坤主持。《大地文學》作為會員單位應邀出席。
徐忠志在總結過去一年文學報刊聯盟工作時說,文學報刊是中國優秀文學的瞭望高地,是中國作家成長的理想搖籃。“全國文學報刊聯盟”作為一個關鍵詞已經進入文學界和出版界的視野,逐漸在全國文學報刊工作者心中扎根,形成一種集體意識,這對于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增強文學報刊的影響力是有利的。全國文學報刊聯盟是文學界的一個新生事物,成立以來,它在加強文學陣地建設,發揮報刊資源優勢,搭建文學傳播平臺,進而推進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繁榮文學創作、團結服務作家方面,已經發揮了積極而富有建設性的作用,顯示了這一組織形式的獨特價值。由聯盟主辦的全國文學期刊主編論壇,已分別在北京和烏蘭察布舉辦兩屆,就“文學品質與文學市場”、“新媒體環境下文學報刊的機遇與發展”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富有成果,影響較大。23日將在武漢舉辦第三屆,這屆的主題是“文學理想與理想的文學期刊”,期待大家關注。
在全國文學報刊聯盟會員大會上,《北京文學》副主編師力斌、《小說選刊》副主編王干、《青年作家》主編梁平、《西部》社長黃永中、《海燕》主編李皓先后作了交流發言,探討了在新媒體環境下,文學期刊如何保持品質,提升品牌影響的經驗,并就做好今后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北京文學》副主編師力斌認為,新媒體時代文學期刊要有自己的定力和活力。文學期刊中文學的原創性和文學作品本身的魅力是網絡文學不能替代的。文學期刊在社會效益上的公益性使其具有普遍并堅實的文學話語權。而面對新媒體文化傳播環境的沖擊,文學期刊也要在不斷更新前進中激發新的活力。《北京文學》正在嘗試與一些專業電子期刊、專業網站或移動終端文化傳播公司合作,逐步實現刊物內容的電子化收費閱讀等,努力探索新媒體背景下文學期刊新的發展路徑。
《小說選刊》副主編王干表示,新媒體時代下網絡“淺閱讀”的概念正在悄然發生改變。網絡平臺并非文學期刊的敵人,而是使文學期刊騰飛的翅膀,在延伸文學“地域”的基礎上吸納并培育了更多的創作群與讀者群。
《青年作家》主編梁平談到,新媒體時代下大眾審美面臨被“泛化”的趨勢,在創作時更應將文學刊物本身當做一件完整的作品,使文學期刊成為賦有獨特意義的文學符號,而不是僅著眼于刊物中的某一篇文章。
大會決議,遞補《脊梁》為全國文學報刊聯盟理事單位,吸收《當代文壇》(四川)、《紅豆》(廣西)、《都市》(山西)、《花的原野》(內蒙古)、《敕勒川》(內蒙古)、《軍事故事會》(解放軍)、《回族文學》(新疆)、《臺港文學選刊》(福建)等8家期刊為會員單位,這使得全國文學報刊聯盟會員單位增至114家。
其中,試運行兩個多月的全國文學報刊聯盟微信公眾號也在大會上宣布正式運行,為各文學刊物的傳播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聚合與協作平臺。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