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通訊
2012年第1期
(總第1期)
由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與《小說選刊》雜志社、云南省昭通市國土局、昭通市文聯、昭通文學藝術家創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昭通杯首屆全國國土資源題材短篇小說大賽”日前在北京啟動。這是我國第一次舉辦以土地、地質礦產、海洋、測繪、新農村建設等國土資源題材為征稿內容的小說大賽。征稿將于今年7月31日截止,8月中旬,組委會將組織全國各大文學期刊專家進行初評、終評,10月中旬在云南省昭通市舉行頒獎典禮及文學筆會。
由中國國土資源報社、國土資源部機關黨委、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山東省煤田地質局主辦的“書香國土·智慧人生——山東煤田地質杯首屆國土資源系統讀書大賽”近日正式啟動。大賽以“讀書·文明·發展”為主題,以提高干部職工的政治素質、文化品位為目標,廣泛開展讀書活動,創建熱愛學習、愛崗敬業、奮發向上的濃厚氛圍。大賽將于9月31日結束,屆時組委會將組織評審委員會進行評獎,并于10月下旬在山東省泰安市舉辦頒獎典禮及文化筆會、讀書講座等活動。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第一屆創作研討班日前正式開始報名招生。本屆研討班定于
由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組織、協會副主席郭友釗主筆的長篇報告文學《我們在高原》日前進入采訪寫作階段。《我們在高原》為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重大題材項目,以唯一獲得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的項目《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為主題,展現該項目對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貢獻,反映新時期地質工作者獻身地質事業的“三光榮”精神。所有寫作預計將于今年7月底結束,9月底正式出版。
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發起、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承擔的長篇報告文學《西部大營救》創作,3月下旬在廊坊正式啟動。該書為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重大題材創作項目,由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顧問黃世英,副主席郭友釗、劉揚正,理事梁守德擔任主創,主要描寫1999年以來中國地質大調查十年期間,國家采取種種后勤保障和應急救援措施保證地質調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從而確保大調查順利進行的故事。目前該書已進入調查采訪階段,計劃9月底完稿,年底前出版。
由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常務理事孟廣友編劇,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河南影視集團、河南省廣泰文化有限公司聯合策劃的電影《國土所長》日前已進入拍攝籌備階段。原著小說《國土所長》發表在《莽原》雜志2007年第3期,2009年獲第四屆中華寶石文學獎,作者根據小說改編的劇本《國土所長》發表于《大地文學》卷五。作為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重大題材項目,影片擬于年內完成拍攝并舉行首映式。
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等單位主辦的“瑞安華富杯”第二屆全國短篇報告文學獎日前揭曉,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廷一的報告文學《生死系于土地》獲得三等獎。《生死系于土地》刊發于《時代報告·中國報告文學》2011年第10期和《大地文學》卷七,講述了新中國耕地保護的歷史進程,以及國土資源戰線為了保衛耕地紅線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該報告文學同時入選了由北京文學雜志社主辦的“2011年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楊沐創作的小說《雙人舞》,日前獲海南省文聯、作家協會主辦的“奧林匹克長篇小說大獎賽”年度提名獎和十部優秀作品獎。該比賽從2008年開始,連續三年,邀請全國各地的作家、作者書寫海南古今故事。大賽每年產生一個年度獎,兩個提名獎;最后從三年參賽的298部作品中產生10部優秀作品獎。楊沐出版的另一部小說《阿納提的牽馬人》獲海南省目前的最高文學獎項海南文學雙年獎(2010—2011年)三等獎。《阿納提的牽馬人》是楊沐十年短中篇小說作品選本。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常務理事付秀瑩的中短篇小說集《愛情到處流傳》日前被選入國務院新聞辦和新聞出版總署聯合推出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此前,該書已入選中華文學基金會“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趙延慶小說集《走平遼》研討會日前在遼寧省新民市舉行。遼寧省文聯主席郭興文、遼寧省作家協會原主席劉兆林、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修成國等出席了研討會。
魯迅文學院第十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
會員鄒蓉小說《飄來飄去十一月》由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會員歐陽新獻詩集《雪非雪,花非花》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會員景嵩穎詩集《野梨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會員劉志宏散文集《思想深處的鄉土》和散文詩集《 感情的牧歌 》,由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和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
報:國土資源部、中國作家協會
送: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部機關各司局、直屬事業單位
發: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國土資源作家協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