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白鹿原》走上白鹿原白鹿書院成立
來源:作者:小春時間:2005-06-30熱度:0次
由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陜西省作家協會主席、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長篇小說《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及陜西文藝界有關人士與西安思源學院聯手創建的白鹿書院于昨天下午在西安舉行了盛大的成立慶典儀式副省長張偉、省文化廳廳長秦天行、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白阿瑩等領導出席了慶典儀式。
從虛構到真實 白鹿書院之緣起
“白鹿書院”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陳忠實先生的長篇小說《白鹿原》之中,據其介紹,雖然這部小說中的其他人物、環境都是虛構的,但惟有“白鹿書院”及其院長“朱先生”,彼人彼境,卻都是在現實中有“生活原型”的,其原型就是西安市藍田縣清末舉人牛兆濂及其當時主持的“蕓閣學舍”。今天,小說中的白鹿書院變成了現實中的白鹿書院,正如陳忠實所說“白鹿終于回到白鹿原上”。當記者就白鹿書院的創辦初衷采訪陳忠實時,他表示:書院是教育和學術研究機構,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和精神象征。我們辦白鹿書院,一是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之風神秀骨,以白鹿書院為平臺,廣泛團結、聯系海內外作家、評論家和學者,開展活動、游學、講學,讓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煥發生機;二是要書院這種傳統的教育形式與現代社會有機融合,使其煥發現代生機。
從歡聚到沉思 白鹿書院之誕生
本次白鹿書院成立慶典活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一是友朋相慶、歌舞翩躚的慶典儀式,二是舉行中國傳統文化精英論壇的開幕式。當日下午,著名作家叢維熙、張賢亮、熊召政以及我省的著名作家曉雷、京夫、葉廣芩等,著名評論家肖云儒、暢廣元、李星等,著名書畫家陳少默、苗重安、崔振寬等以及社會各界200余人,參加了慶典活動。在現場,由思源學院的學生歌手演唱了《神奇的九寨》、《望鄉》等歌曲,還有舞蹈《踏歌》和《記憶》等精彩節目,另外有“陜北歌王”之稱的王向榮和節目主持人陳愛美也當場獻藝,把慶典活動推向了高潮。一場歡聚之后,接下來的第二部分內容將是以“影響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為主題的精英論壇活動,陳忠實在論壇開幕的致辭上說,中國書院素有開壇講學之風,因而此次論壇也希望邀請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興趣的朋友,觀照古今,重究經典。
從陜西到世界 白鹿書院之責任
由“蕓閣學舍”到小說中的“白鹿書院”,再由紙上的“白鹿書院”到白鹿原上的白鹿書院,歷時近千載而其神脈不變,那就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薪火傳承。談到白鹿書院的未來,刑小利副院長表示,將來白鹿書院的發展,將會以文學為其特色,以藏書、編書、研討、交流等方式,對陜西、對西部乃至全國的文學事業發揮作用。與此同時,白鹿書院還將創建白鹿書院網站,并與名牌大學聯手,整和研究資源,開展活動,與國內外文學界、學術界進行高層對話。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按照白鹿書院的整體規劃,其將在近期陸續建成藏書閣、文學資料館和藝術品珍藏博物館、白鹿文學講堂等標志性建筑,力求將白鹿書院建設成一個中國園林式的現代書院。
白鹿書院副院長刑小利接受記者采訪 我們要守住中國文化的根
記者:白鹿書院目前的籌備情況如何?
刑小利:經過認真的協商和討論,白鹿書院領導班子和主要工作機構目前已經確定。陳忠實先生將擔任白鹿書院的終身院長,幾位副院長有不同的分工,但都是協助院長工作。學院目前的工作機構有兩個:一個是學術指導委員會,另一個是教學指導委員會。
記者:書院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但對當代人來說卻相對陌生一些,請您談談這方面的知識。
刑小利:書院在我國很早就出現了。傳統書院大致有三項功能:一是游學,通俗說就是學術交流,不同地區的學者到書院訪學,進行學術交流;二是講學,邀請或聘請一些大儒、專家來講學,傳播思想和知識;三是藏書,最早的書院比如唐代的書院就是藏書和讀書的地方。
記者:書院在我國是如何發展的?
刑小利:“書院”的名稱最早見于唐代文獻,起源于唐末五代干戈紛擾之際,到宋代開始興盛起來。北宋有石鼓、白鹿洞、嵩陽、岳麓、睢陽、茅山六大書院。明代的書院波動較大,到了清初,統治者擔心書院有傳播反清思想的危險,遂詔令嚴禁。“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后,由于受西方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影響,新學興起,傳統書院趨于衰落,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書院這種傳統學術研究和教育機構的更深地理解和認識,現代意義上的書院又開始逐漸得到有識之士的重視。
記者:成立白鹿書院的意義在哪里呢?
刑小利:我們創辦白鹿書院,一是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東西,守住中國文化的根,同時對陜西這片文化厚土上的歷史文化進行挖掘和研究。而這些研究將從文學的角度、思想的角度和學術的角度,對現實問題和人類普遍面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