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文化事業產業兩分開
來源:作者:劉瓊時間:2005-03-09熱度:0次
王洪華委員說,中央對文化體制改革試點給予了相關扶持,但在執行過程中應注重克服深層次問題和困難。文化體制改革政策要細化到位——
推進文化事業產業兩分開
王洪華,1951年生,重慶市文化局、文物局、廣電局局長。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王洪華委員說,在多元文化并行發展、市場經濟覆蓋到國家經濟生活大部分領域的歷史大背景下,解放生產力,增強中華民族本土文化的生產力和競爭力,是當務之急。完成這項攻堅任務的切口,就是要改革現有體制中的沒有活力的不適應文化繁榮發展的弊端。“文化作為產業推向市場,減少國家投入,調動自身潛力與積極性,這對于繁榮創作,服務人民,有特別積極的意義?!?br> 文化體制改革,關鍵要理順宏觀管理體制,健全微觀運行體制,培育文化市場。現在,從一些地方的試點經驗看,隨著試點真正進入了“克難攻堅”階段,一些深層次問題和困難逐漸顯現出來。
隨著改革的深入,幾大難點問題必須解決,否則將對體制改革形成掣肘。
一是相關政策要細化到位。中辦發21號、國辦發105號文件,對改革試點給予了相關的扶持政策,但地方細化執行起來仍有困難,無法執行體制改革中的稅收優惠政策。建議在貫徹《實施意見》中,中央督促相關部門,盡快制定《實施細則》,使中央政策能夠真正得到兌現和執行。
二是社保要“接軌”。一方面,報業集團、廣電總臺、出版社等部門的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執行事業政策,按單位和個人繳費水平發放,單位的福利另加補助。另一方面,社保部門的政策是按單位所在地區平均水平發放,沒有福利補助。兩者有相當大的差距,職工很難承受。社?!敖榆墶彪y,成為制約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瓶頸”。建議中央采取措施,加快社保改革的力度,解決文化體制改革的后顧之憂。
三是國有文化要加強資產經營和監管。新聞媒體和重要出版社實行國有事業體制,經營服務部分可轉制為企業,確保事業主體對產業公司的控制,確保經營性資產支持主業發展。但事業單位不能接受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出資人”不到位,文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也難以到位。建議中央研究出臺相關規定,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分開”,實現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兩加強”。
四是政府要轉變職能。文化的特殊性決定了其改革轉變比經濟體制轉變更難,因此在各地認真探索的同時,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大領導力度。建議中央研究并出臺相關的指導意見,使地方有所遵循。
(編輯: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