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研究貫徹落實措施。自然資源作協部分在京主席團成員陳國棟、李青松、周習以及部分在京會員劉能英、朱夢棣、陵少、李曼、張世奇、李德重等參加會議并作交流發言。現將參會人員發言摘登如下:
陳國棟(中國作協第十屆全委委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的重要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來文藝戰線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刻闡述了新時代新征程上文藝工作肩負的重大使命,科學回答了事關我國文藝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對做好作協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推動作協工作和文學事業鑄就新時代文學藝術高峰的綱領性文獻,為我們作家、文學工作者樹立大歷史觀、大時代觀,推進新時代文學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文學創作要堅守人民立場,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創作出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講好自然資源故事。這是我們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廣大會員的使命。
自然資源作家協會要組織廣大會員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統一思想認識,聚焦創作出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加強文學人才隊伍建設,組織實施好525人才培養工程,夯實自然資源文學創作的基礎。要進一步增強作協組織的活力,牢固樹立為會員服務,為作家服務觀念。組織好2022年系列采風活動,提高《大地文學》作品質量,運營好自然文學公眾號,把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建設成為有吸引力、凝聚力的“會員之家”,不斷推出謳歌時代,放歌自然資源事業的優秀作品。
李青松(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生態文學作家):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談到了文藝工作者的守正創新問題。他說,衡量一個時代的文藝成就最終要看作品,衡量文學家、藝術家的人生價值也要看作品。優秀的文藝作品必然是思想內容和藝術表達有機統一的結果。只有把美的價值注入美的藝術中,作品才會有靈魂,有思想。
對于自然文學作家來說,寫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好作品一定具有美的品質和美的價值。在我看來,美是自然文學追求的境界。自然文學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呈現自然之美,詮釋自然何以為美,以及為了實現美的目標和達到美的境界,人們所付出的努力。
創新是文學藝術的生命。然而,創新不是割斷歷史,不是拋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畢竟是一個民族的遺傳基因。當然,創新還要處理好與傳承的關系,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
自然資源系統的作家,要有大時代觀和天下情懷,立足中國大地,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和可敬的中國形象,在邁向下一個百年目標的新征程中,讓自然文學發揮聚人心,暖民意,強信心的作用。
周習(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副主席、秘書長):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文學創作,有鮮明的指導意義。總書記說“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給我們的創作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深入到基層,真正融入他們,了解人們的喜怒哀樂,了解他們不平凡的業績,用接地氣的群眾語言來進行文學創作,善于抓住歷史的脈絡進行文學創作,記錄歷史,書寫出不朽的作品。我們要用手中的筆記錄新時代,為那些平凡崗位上的奮斗者、英雄給予最深情的褒揚。只有深入人民群眾,才能揭示生活本質,才能夠把握時代脈搏,才能夠領悟人民心聲,才能夠塑造新時代的經典人物,才能夠挖掘人物身上的時代精神,創造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作品,為時代留下令人難忘的藝術經典。
劉能英(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特聘作家):
雖然沒有現場聆聽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但一直在認真地、反復地閱讀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對總書記提出的五點希望,我銘記于心,打算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一條一條對照著去指導自己的創作,繼續發揚光大中華傳統文學,繼續用詩詞聯曲賦的形式,立足大地,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礦冰,寫好自然資源人物、自然資源事業的故事。
朱夢棣(大型系列紀錄片《守護自然》總導演、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影視委員會主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創作更多彰顯中國審美旨趣、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反映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的優秀作品。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新時期文藝工作者的綱領。
目前,我正著手拍攝大型紀錄片《守護自然》。要努力用影視的藝術形式,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展現自然資源人“可信、可愛、可敬”的一面,講好自然資源故事。
陵少(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特聘作家):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內容豐富,不僅深刻闡明了文藝事業的重要性,而且深刻論述了作品、時代、人民和文藝工作者之間的關系,并對廣大文藝工作者和文藝組織提出了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的建議。
我們要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積極為會員創造條件,做好服務,以自然資源作協“525計劃”為抓手,發揮領軍人物的引領作用,集中展示自然資源文學方陣形象。
李曼(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駐校作家):
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講好自然資源故事。作為一名自然資源作協的會員,有責任有義務深入地勘行業野外生產一線,用心用情挖掘地質人最質樸、最感人的故事。我們要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為重點,依托學科優勢和專業特色,用文字賡續地質精神血脈,做好培養自然資源系統的青年作家的工作。
張世奇(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駐會作家、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駐校作家):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為我們文學工作者和文學創作指明了方向,指出了文學創作的題材和靈感從哪里來、文學作品反映的主角是誰、文學創作的角度、立場和視野是什么,提出了對文學團體機構和文學創作者德才兼修的要求與期望。我們應該結合自然資源文學的實際,進一步學習領會,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