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會員原創/散文

秋沙鴨歸來

來源:作者:時間:2022-05-01熱度:0


 

 

秋沙鴨歸來

 

宗玉柱 

 

 


早春四月

 

當南國桃花十里春意盎然的時節,長白山還是一片清冷山嶺間,除了地處高海拔的純針葉林色彩油綠,針闊混交林及闊葉林帶大都灰突突的。江河猶豫著不想解凍,這個時候,毛毛狗的白色比雪更讓人感覺暢意和溫暖。

毛毛狗是柳花的俗稱,它是長白山里第二個代表春天醒目符號第一個是冰凌花。冰凌花因其在雪中綻放而聞名,為了強調花與冰雪的關系,攝影發燒們先要搜集干凈的雪,因為正在融化中的雪的表面上黑色雜質很多,看著十分不爽。捧來的雪雖然干凈了些,但看著總有點假,很快他們就發現了自己的蠢笨,其實他們很容易等到一場春雪,還有比長白山的春雪更干凈的雪嗎?當然,應該在極地,或者青藏高原的雪山上也會有吧。若厚厚的春雪降臨,那只有等它慢慢融化,如果是薄薄一層,早晨太陽一出,冰凌花就在雪地里直起身子,它們的花瓣上、花蕊上粘有剔透的雪晶,這是長白山冬春交替時最賞心悅目的一瞬。

花季既然開啟,蟄伏了一個冬天的生便開始萌動。自毛毛狗芽孢張開之時,厚雪堅冰也開始松軟,動物們如狍子、野豬和馬鹿可以輕易扒開碎雪找到可口的食物

一輛涂有新聞采訪字樣的小面包車出現在長白山北坡自然保護區邊緣的頭道白河河邊。司機是個四十歲左右中等身材的敦實漢子,他跳下車,在雪地上跺了跺腳,然后打開車門開始往外倒弄東西。這些東西有:照相機、攝像機、帳篷、板凳、電腦筆記本、幾冊厚厚的書、大包食物和一桶小燒。小燒是純糧食酒的別稱,市面上買的小燒里是肯定摻過水的,就看過了幾手這桶小燒是直接從酒廠灌的,純正60度,絕對御寒

那一次,永生分幾次將東西背過河,在一塊平整的草地上安營扎寨,對面30米開外是一棵20米高的大榆樹,樹梢、樹根、帳篷等腰直角三角形那樹其實有點歪,正對面十數米高處有一個直徑大約20厘米的樹洞。永生就是為這個樹洞來的,為找這個符合條件的樹洞,他請了不少向導,花了不少賞金,歷時兩年。

不能等到毛毛狗有一絲綠色,那樣就又會晚幾天。永生收拾東西的時候對我說,你別坐家里瞎編啦,那樣寫出的東西沒法看,道聽途說不靠譜,還是跟我去吧。

不去,我怕冷,更怕寂寞,心里一直在長草,常發慌,只有忙起來或玩起來才不覺得。

我說你拍吧,回來講給我聽,我給寫出來。

永生就笑了,他一笑我就知道要壞,果然他說:“切!”

在我看來,他在做一件有意義,將來也一定是有收獲的事兒,但我沒那份韌性,只喜歡旁觀。

四月初,中華秋沙鴨作為候鳥使節,裹著滿身的春潮,帶著長途跋涉的疲憊,率先從南方回到長白山。它們沿海岸一路向北,飛躍遼河,飛躍千山,直奔松花江源頭。在這里,它們的目標是頭道白河。我們無法確定,它們是遠來的尊客,還是回歸的游子,總之,它們來了,當春天還在路上,頭道白河早已敞開懷抱,靜靜地等待它們。它們的新老翅,掀動著義無反顧的思念過春天,嫩滑的腳掌,向著長白山料峭的冰雪和甘冽清甜的水波踏

春江水寒,兩岸堅冰似護堤,又像是舞臺。中華秋沙鴨三三兩兩俯沖下來,撲進晶瑩的河水里,濺起朵朵水花。它們飽餐著水里的泥鰍、七星鰻、杜父魚和哈什螞,盡情地嬉戲、勾引、表達愛意。

永生說:“鏡頭里看,好大的大頭魚,那鴨子怎么也咽不下,我都想去幫它了,后來一下沒箝住掉到水里,我還想這魚命真大,沒想到鴨子一伸脖兒就又抓回來,結果噎的翻白眼,到底是咽下去了。”

“你知道它們怎么飛嗎?”

“兩腳一蹬就飛唄,對了,據說有種鳥叫荊棘鳥,沒有腳,沒有家,沒有終點,到處漂泊,永不停止飛翔,累了的時候也只能在夢中休息,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我故作淵博。

“你別瞎打岔,秋沙鴨在冰面上是飛不起來的,它們在水面上快速跑,就像飛機在跑道上,緊跑十來步就起來了,那姿勢好看極了。”

我看了他拍的視頻,果然是這樣。看著鴨子飛出畫面,我問:“這一飛走,多長時間回來?”永生黯然道:“有時回,有時幾天見不到,也有的就不回來了,可能是路過,去了黑龍江,那邊也有個繁殖地,在伊春市,小興安嶺永翠河,1997人家在那專門為秋沙鴨成立了省級保護區,叫黑龍江碧水中華秋沙鴨自然保護區

我說:“那就是了,人家那邊有保護區,鴨子當然愿意去啦,你好好拍,引起大家注意了,沒準哪天咱這邊也成立一個。”

 

 

先補一課

 

我問永生“什么是第三紀冰川期”永生說:“自己去百度啊。”我說:“那個太專業,有通俗點的不?”

永生一本不正經道:“那我可隨意發揮啦,這么說吧,地球原來是個球,總共變成過次冰球,歷經四次冰川期,也有說五六次的,反正學術上的事兒咱就不摻和了。從六億年前震旦紀大冰川期開始到恐龍滅絕劃分了大概十幾個紀,比如寒武紀開始有了有殼生物,泥盆紀開始有了魚類和森林,石炭紀早期四足脊椎動物開始出現,這時就是第三紀冰川期,中華秋沙鴨祖先在這個時期生活過。到二疊紀大滅絕事件,百分之九十九的生物都消失了,中華秋沙鴨就是那沒消失的百分之一中的一個。

“哦,能繁衍到今天真是不容易,二疊紀比有恐龍的侏羅紀、白堊紀還早。那奧陶紀、寒武紀、志留紀又是咋回事呢?”

“我哪知道,我又不是大百科全書。”永生怒道。

“哈,不懂了吧?這個我給你講,有部電影叫《冰河時代》,里面講的植物有蘇鐵、銀杏、蕨類樹,動物有猛犸象、大蜻蜓,哎……那行,還是說秋沙鴨吧。”

 

中華秋沙鴨(學名:Mergus squamatus)為鴨科秋沙鴨屬的鳥類,俗名鱗脅秋沙鴨,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嘴形側扁,前端尖出,與鴨科其它種類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腳紅色。雄鴨頭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鏡,頭頂的長羽后伸成雙冠狀,脅羽上有黑色魚鱗狀斑紋。

 

看了無數遍百度百科,對這分布于中國、日本、韓國、朝鮮、緬甸、泰國的寶貝還是搞不太清楚。據說有一個英國人于1864年在我國采到一個雄性幼鴨標本,因它腦后的飛羽像清朝官員帽子后面的花翎,故定名為“中華秋沙鴨”又說它是“第三紀冰川期后殘存物種,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國際瀕危動物入瀕危物種和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比揚子鱷還稀少和大熊貓、華南虎、滇金絲猴齊名的國寶,全球僅存不足1000只。”

大熊貓當然珍貴,這個誰都知道,人家是國際范兒,中華秋沙鴨和它放在一起比肩,也難怪永生這么感興趣。

在鳥類分類學上有雁形目鴨科秋沙鴨屬,共3種。其中斑頭秋沙鴨是旅鳥,個體相對小,普通秋沙鴨也是夏候鳥,個體大到六、七十公分,而中華秋沙鴨最珍稀。中華秋沙鴨繁殖地在西伯利亞、朝鮮北部及中國東北小興安嶺,帶嶺永翠河,湯旺河,南岔河,長白山,泰來,紅花爾基。它們于每年4月中旬沿山谷河流到達山區海拔1000米的針、闊混交林帶。據趙正階先生編寫的《中國鳥類志》描述:

 

中華秋沙鴨是大型秋沙鴨,體長49~64cm,體重1kg左右,體形較其他鴨類細瘦。嘴暗紅色,細長而尖,鼻孔位于嘴峰中部。雄鴨頭和上頸黑色,具綠色金屬光澤;頭頂具黑色長形冠羽,呈雙冠狀。上背亦為黑色,體側白色,下背和腰白色,羽端具兩個同心黑色斑紋。下體白色,兩脅亦具黑色同心斑紋,在體后和兩脅形成顯著的鱗片狀斑,野外不難識別。雌鳥嘴紅色,頭和上頸棕褐色,羽冠較短,深棕褐色。后頸下部和上體藍灰褐色。下體白色,胸和兩脅亦具黑色鱗狀斑,特征亦較明顯,野外容易辨認。

 

書上這樣記載秋沙鴨孵化期:

 

4月初到4月產卵,通常1天產1枚,有時在產最后1枚卵時常常間隔1天。窩8~12枚,平均10枚卵橢圓形,白色、光滑無斑……孵卵由雌鳥承擔,雄鳥離開雌鳥到僻靜處換羽。孵卵期間除中午氣溫高的時候離巢約1小時用于覓食和休息外,其他時候基本不離巢,特別是孵卵后期,根本不離巢,甚至在巢樹下鳴槍、放炮、敲打樹干和人爬到巢洞口亦不飛,我們曾兩度捉住雌鳥進行測量和攝影亦未棄巢。孵化期35天,孵化成功率為85.7%100%。

 

該書形象地描寫了中華秋沙鴨雛鳥的跳巢過程:

 

(雛鳥)出殼后即睜眼和鳴叫、全身被滿了絨羽,出殼當日即能行走、攀抓和跳躍,出殼后第二天雛鳥即離巢。離巢前親鳥先站立在洞口,將頭伸出洞外向四周探望,并“嘎嘎”低叫幾聲,稍停一會才從洞口飛出,直接落于樹洞下面的水中,一邊不停地來回游泳一邊鳴叫,這樣過了一會,雛鳥才沿洞壁一個一個地爬到洞口,從洞口慢慢飄落下來。由于雛鳥剛孵出時體重很輕,僅36g,全身又長滿了絨羽,加之下落時雛鳥頭頸伸直,兩翅張開,不僅增大了空氣阻力,而且靠頭尾和兩翅的平衡作用,一般都不會摔壞,偶爾見有落在水中石頭上摔昏過去,但很快就蘇醒過來,急速進入水中,游泳于親鳥周圍。

 

剛孵出的雛鳥不僅能游泳,亦能潛水在地上行動也很敏捷,并善于藏匿。一遇危險,即藏于水邊倒木下和草叢中,或像箭似的逆流而上,迅速逃走。兩個月以后幼鳥各部分的生長已接近成鳥,但仍和親鳥一起生活。那么它們越冬情況怎么樣呢?多年觀察的研究者們給出這樣結論:

 

中華秋沙鴨在中國廣有越冬記錄,但分布點零散,且多為小群或零星個體,很少在同一地見到10只以上的個體記錄。1989-1990年冬季水鳥調查共記錄28只,其中江蘇鹽城6只、高寶湖17只、洞庭湖4只、丹東1只;1990-1991年共記錄20只,其中蘭州4只、江蘇灘涂12只、洞庭湖4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個別地點發現有中華秋沙鴨的越冬群體,但缺少持續性觀察結果。安徽、山東遼寧、吉林是近幾年來新發現的中華秋沙鴨越冬地。安徽主要見于肥東,山東主要見于榮城、長島及沿海一帶吉林和遼寧見于鴨綠江。21世紀初在贛東北的弋陽、婺源相繼發現中華秋沙鴨的較大越冬群,總數量至少超過100只,且數量和分布地點相對保持穩定。兩地記錄到的最大數量分別超過該種全球總量的1%。

 

“你記錄它們是要干嘛呢?”我忍不住再問永生。他笑而不答。

盡管我也知道記錄的好處,尤其是記錄野生動物生活對生態研究意義非凡。問題是野生動物不會像植物那樣任你擺布,尤其是中華秋沙鴨,它們一見到人就飛的老遠。

 

 

  

 

中華秋沙鴨有個別稱,叫“會上樹的鴨子”。它的巢都建筑在大樹的樹洞里,離地十好幾米高,入巢的時候俯沖而下,瞅準位置收攏翅膀一貫而入。”樸正吉如是說。

樸正吉,我們叫他小樸哥,動植物專家,一有空永生就找他嘮秋沙鴨的事兒。據說小樸哥在業內名氣很大,我們和他在一起卻一點兒也沒覺得。大概是在前幾年的一件事,把我們嚇了一跳。牛氣沖天的英國BBC攝制組來拍苔原帶領巖鷚的巢,向導和隨行的工作人員怎么也找不到。束手無策間,老外通過翻譯告訴,找樸正吉。眾人雖然疑惑老外怎么知道樸正吉呢?但還是把他找來。小樸哥不負眾望,站向高處手搭涼棚四下一踅摸,然后指點一簇矮棵灌叢,說那里就有。果然,那邊領巖鷚似乎心有靈犀,趕緊出來證明。老外清場攆走眾人,單留小樸哥做指導。

后來永生說,人家老外功課做的極好,全球布局,他們有一份近似聯絡圖式的資料,你帶著什么課題,到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座山,需要聯系哪個人一找一個準——比方說你要到中國長白山,拍攝記錄鳥類,要找樸正吉。樸正吉不是中國最權威的鳥類專家,但他是長白山最接地氣的鳥類觀察者這才叫術業有專攻。

永生沒有想到,沒過多久BBC攝制組就找到他頭上——到中國,拍長白山,找卓永生。

看來功夫下到了,想藏都藏不住。

永生極有可能是在小樸哥的煽動下開始這個課題的。說課題是后幾年的事情,這個時候還是興趣使然。但光拍游來游去、飛來飛去的畫面也沒啥意思,要是能拍到跳巢就好了,可惜連小樸哥也找不到鴨子窩

找鴨巢。永生本性頑固,執行力驚人,一旦下了決心立刻行動。經過幾次盲目失敗后,他以每天200元的報酬請來向導小曹打下手。

小曹是眾所周知抓過秋沙鴨的人。小曹說“早些年,小的時候,總能看到這種鴨子往樹洞里飛。大前年,有次我在林子里方便,剛要蹲下,就聽嗵地一聲,一只鴨子掉下來,我跑過去看,原來上面的樹洞太小,這家伙技術沒有瞄準好,撞暈

永生深信不疑,急切地問“你還記得那棵樹在哪不?”

小曹說:“就在河邊,讓那誰給放倒弄回家當柴禾了。”

永生自然不會問那誰是誰,林區就是這樣,管理再嚴也有打瞌睡的時候。

河中間的水面越來越大,再找不到一年就又錯過了。“小曹,這棵再上去看看,算了還是別上了,這大窟窿,下雨就得灌滿滿地。”永生有點泄氣了。

這一年,頭道白河兩岸的樹窟窿幾乎都找遍了,沒有中華秋沙鴨做窩的影子。永生整天悶悶不樂,有天回父親家,姐姐弟弟也關心問兩句鴨子的事兒,老媽問:“啥鴨子。”

弟弟連生說:“會飛的,挺好看的。”

老媽問:“是不是腦袋后面有撮毛翹翹著?我常見啊。”

永生忙問:“在哪兒?”

“就在林場咱家門前的大楊樹上嘛。”

寶馬林場建于1976年,后遷至二道鎮內,永生父親是寶馬林場職工,現退休多年。寶馬林場搬遷后,留下一些老房子和幾戶不愿搬走的老工人,永生家住在道,有個幾畝地的小菜園,前些年一直種菜。永生家旁邊不遠處有棵大青楊,這棵樹這年冬天之前一直生長在里,冬天被人伐掉了。

永生回想起來懊惱不已,這些年,老房子只有在春種秋收的時候才去,哪曾想過那大青楊上就住著秋沙鴨呢。

這時小曹打電話說,鴨巢到底找到了。

2009522日起,永生開始首次守巢。這個時候,樹葉沒有完全長出來,林子里還是透亮亮的,本地鳥開始忙活著相親,花草瘋長。只知道永生在頭道白河岸邊的某處,手機信號也不好,得走出很遠才能接打。后來永生說:“帳篷里進去了條烏蛇(松花蛇),依偎著取暖,半夜摸著冰涼,嚇死人。還發現有土球子(蝰蛇)往樹上爬,應該是要上去吃鴨蛋,蛋的,我拿樹子挑出去老遠。鴨子進窩很斯文,用不著瞄準,穩穩當當的,還撞暈,小曹真能胡編。

“晚上有黑瞎子么?野豬?狍子?”

“白天有只狍子過,晚上有獾子,沒有野豬,黑瞎子?想啥呢,河邊沒它領地。”

這一年沒有經驗,設備也不充分,拍的一點都不理想。

“只有等明年了,咋也得幾年時間吧,看明年的。”永生倒沒有什么遺憾的表示,看來他早就有心理準備。

 

 

 

  

 

2010530日,這是一個黑色的日子,對于守候在中華秋沙鴨巢穴附近天的永生來說,這更是個心痛的發顫的日子,這一天注定會深深埋在他的心底,以至于每次提起,他的臉上都會浮現艱澀苦意。那天下午三點左右,永生打來電話說:“完,白瞎了,大鴨子死在洞里了。”我從他略帶沙啞嗓音里聽出了哽咽。

“怎么會死了呢?”

“我這幾天觀察,母鴨早上、中午各一次,出去覓食,每次大概一個鐘頭,昨天中午母鴨沒出去,今天早上和中午也沒出去,我不放心,讓小曹過來,上去一看,死在窩里了。”

“蛋呢?能不能人工孵?”

“忘了,光顧上火去了,哎算了吧,涼了大半天,應該不行了,十多個蛋,要是早點發現就好了。

這天,永生收拾東西回到家,喝得爛醉

一連很長時間,永生似乎了無蹤影,直到有一天科學院樸院長打電話說:“來,陪永生喝一杯。”

樸院長名龍國,資深動植物專家兼攝影家,一般稱老樸哥。我曾開玩笑,他和小樸哥,倆“瓢”加起來,就是長白山的一個寶葫蘆。兩朝鮮族老哥,一個脫跳幽默,一個訥言敏行。那天永生又喝多了,還是不斷說起那死去的母鴨。我們知道對他打擊有點大,幾次岔開話題。我們自然不會像他那樣把鴨子捂在心上,依然喝樂呵

秋天,目送走了最后一只秋沙鴨的永生找我,陪他去頭道白河走一段。我們踏著新雪,沿著頭道白河走了很遠。河面上的落葉金黃,河水清澈見底,驚悸了大半年的魚群靜靜地在水中浮動,似乎總算有了喘息的機會。那一次,他似乎有很多話要說,但估計是覺得跟我說了也沒用,因此一路很沉默。

第二年春天,20114月,我們林業局上報申請成立“吉林省白河林業局中華秋沙鴨保護小區”,并得到吉林省林業廳批準。小區面積有560公頃邀請專家進行了規劃,制定了許多保護制度和措施,區內一律不許有采伐、撫育、溝系承包等生產活動禁止一切漂流、捕魚、打柴、采摘山菜、耕種、燃放鞭炮等民間活動。

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林業局還與林業及高校科研部門進行合作,開展長白山中華秋沙鴨數量與棲息范圍調查,對遷徙、繁殖、生活習性及生存環境進行跟蹤研究,為今后采取保護措施提供及時有效的科學依據。

白河局率先開了個好頭,我知道,這件事和永生不無關系。

 

 

 

 

    這個地球,可能只有人類是多余的。我猜有很多動物學家會這么想。因為人類的手伸得太長了。在中華秋沙鴨的眼里,人類或者是狀如人形的一切都是最危險的。不知道中華秋沙鴨剛一出殼的時候它的媽媽有沒有告訴它這一點。如果沒有告訴,那么,一定是中華秋沙鴨的基因已經有了這樣一個深深的烙印。(卓永生《觀鴨日志》)

 

老樸哥電話里永生你在哪?

永生說蹲坑。

老樸疑惑地問找到巢了?

永生說都蹲兩天了。

老樸大喜,連聲道等著等著,我馬上就去。

過了很長時間,扛著大包小裹的老樸在電話的指引下尋了過來。老樸一鉆進永生的帳篷就從背包里往外掏東西,面包火腿不一而足,居然還有兩瓶散裝白酒。永生是酒家,自然知道這兩瓶酒是老樸的私貨

安置好老樸哥的帳篷,盡管天黑尚早,兩個人按耐不住開始推杯換盞大快朵頤

“還是公鴨滋潤,”永生不無羨慕地說,“辦完事兒就不管了,太不是東西,一次也沒來過,全交給母鴨了。”

老樸哥笑:“自然界花花草草,各有各的活法。看到沒?他指著帳篷外,這叫豬牙花,又叫野豬牙、山地瓜、山芋頭,百合科豬牙花屬。日本人叫它片栗,它的桿兒含淀粉,和土豆粉差不多。”老樸哥給永生科普。

永生見他眉開眼笑的樣子,逗他道:“野豬牙都是彎的,白的,這個是粉的,誰起的這個難聽的名字?那冰凌花呢,學名怎么說?”

“冰凌花學名側金盞花,毛茛科,側金盞屬。”老樸信口道。

永生撇嘴,故意考問:“還叫個啥?”

老樸哥被搔到癢處,十分快活,脫口而出:“還叫頂冰花、福壽草、福壽花、元日草、早春花、冰涼花

永生暗暗吃驚,這老頭子,果然是大大地專家。

酒足飯飽,嘮得實在沒嗑嘮了,便各自鉆入自己的帳篷。后來永生對我們說你們猜樸哥那天帶的啥酒?

啥酒?補酒唄。他就不缺這玩意。

,是鹿鞭酒。荒郊野嶺讓老爺們喝鹿鞭酒,這家伙老鬧心了。

中華秋沙鴨嚴格按照作息時間出出進進,開始幾天拍的起勁,接下來就沒啥意思了。倆人順便拍了長白山灰松鼠、花栗鼠、鼯鼠、三寶鳥這些平常不太專注拍攝的動物。鴨巢離頭道白河有三四百米遠,聽著河水汩汩細語,看各色花相繼綻開,也別有一番情致。

守了幾天,老樸推算跳巢的日子尚早,有事先走了。永生不敢走,畢竟沒有任何經驗,也沒弄準母鴨什么時候產的蛋,孵化期是不是像觀察了十多年的小樸哥說的那么準。

20115月,經過漫長的20多天的蹲守,永生終于拍到了第一組自己認為還算滿意的秋沙鴨跳巢畫面。老樸哥掐準時間趕回來,拍的也是不亦樂乎。

我作為忠實的觀眾,提心吊膽地看著秋沙鴨寶寶跳巢的瞬間,攥著手心看著鴨媽媽帶著寶貝穿過最危險的草叢順利進入河流,終于長出一口氣。

還有一個畫面讓我不解,這個鴨媽真能生,有20多個寶寶?

永生說:“不懂了吧?鴨媽會截胡。這只是老鳥,遇到第一年做鴨媽的鴨子一氣兒打跑,寶寶就歸它了,這些至少是兩窩的。”

我怒喝:“這不是打劫嗎?”

永生像是護短的家長道:“打打打什么劫,人家這叫天性使然,撒向人間都是愛。”

這一年,拍攝秋沙鴨的人越來越多,永生的一個好哥們兒也迷上了秋沙鴨的拍攝,這人叫史俊海,永生稱二哥。在長白山,提史俊海沒幾個人知道是誰,得提史二。他不僅成了拍攝者,同時還成了秋沙鴨的鐵桿保護者。為了防蛇,他帶人把有秋沙鴨巢的樹根部用塑料布圍起來,四周也圍出一大塊空地,以保證鴨雛跳巢后的人身安全。沒錯,是人身安全,志愿者們都這么說。

動保志愿者是長白山管委會成立以后出現的,管委會對自然環境、野生動物的保護大力宣傳,很多人受到影響。可不是嘛,人的日子好過了,生活環境也得跟得上是吧?光山清水秀,沒鳥鳴鴨叫也白搭。

志愿者最直接的保護行為,就是對流經長白山池北區的二道白河中的綠頭鴨和鴛鴦進行保護,并且保護的有些過頭。綠頭鴨與鴛鴦們慣的不像話,經常在水中向岸邊的游客要吃的。冬天,綠頭鴨就留在二道白河永不凍結的河段過冬,透過清澈的河水,常能看到一層金黃的玉米鋪在河底,河邊的居民像看護寶貝一樣看護著它們。

中華秋沙鴨保護小區的作用漸漸地開始凸顯出來,沒有了人類驚擾——過去在此生產生活的人沒有野生動物保護理念,他們見到秋沙鴨或者其他什么動物飛禽常做出追打的舉動,純是下意識行為。保護小區內的生人沒有了,中華秋沙鴨們漸漸熟悉了管護站的工作人員,它們可以在工作人員很近的地方游玩,對人類終于有了親和感。

 

 

上央視

 

拿到至少兩年時間里積累下來的素材,我被卓永生細致而精美的拍攝風格打動了。素材擁有豐富的視聽元素,我毫不猶豫地確定基本的剪輯原則——更多地用視聽元素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描繪生活、講述故事。(李重陽《中華秋沙鴨》剪輯創作)

 

2012年春天對永生來說是關鍵的時刻,這個春天他共在兩個秋沙鴨巢間蹲守了22天。這一年他還是孤獨的。他不想和那些拍鴨子的攝影愛好者們攪在一起,有些人,實在太沒規矩。好在這些人大都是葉公好龍型,耐不住寂寞,拍到幾張就心滿意足地轉移陣地了。

接下來再一年,我們已經不關心永生拍鴨子的事情,或已經習以為常了。每年春天,有人若是問起他,就說:“河邊拍鴨子呢,找也白找,莫(沒)空兒。”

轉眼進了冬天,一次微信里聊,他說開始動手準備中華秋沙鴨記錄片。

“哦,終于完成啦,整整拍了5年啊。”

“你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吧,是6年,08年我就開始拍啦。”

08年拍的稀破,就別算了,你做完片兒賣嗎?”

“不賣,給央視。”

“央視能要你拍的?他們應該只是對你素材感興趣吧?”

“不是,人家鼎力支持,做上下兩集。”

這一年年末,老樸哥的攝影集《中華秋沙鴨》率先出版了,轉過年來,精美的畫冊拿在手,老樸哥鄭重地簽名贈書,故作鎮定的小激動有點像表演,讓我們真替他高興。六十好幾的人容易嗎?哪像永生年富力強、生龍活虎、酒色雙全。

攝影集《中華秋沙鴨》的出版得到官方鼎力支持,正能量滿滿的。我用文學語言指出,環保理念,就像是還沒有點燃起熱情的灰堆下的炭火,總有一天會熊熊燃燒。覆巢毀卵,則鳳凰不翔。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保護鳥類的思想。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勸君莫打三春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永生說:“你拉什么倒吧,環保是國之大體,將來肯定會寫入國策,還用你說。生態保護的根本在水,水秀才能山青,保護秋沙鴨就得先保護水源,一切動植物的生存狀況要想完全保護好,小水電站啊,公路與動物關系啊,都是值得好好研究的環保課題。”

“這個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需要權衡的利益鏈條太長了,國家會下這決心嗎?我覺得環保這事兒還是很艱難。”

“就快了。”他倒是信心十足,說這話時完全沒有平時那副不正經的樣子。

2013629日,CCTV10探索發現欄目播出了永生的《中華秋沙鴨》,同年獲得中國紀錄片十佳獎。

中華秋沙鴨到底讓永生弄的世人皆知了。國人在大熊貓、朱鹮、揚子鱷、華南虎等珍稀瀕臨滅絕動物后面,又填上了中華秋沙鴨的名字。

從此媒體盯上了長白山的春天,每年關于長白山秋沙鴨的消息充斥各大報刊網站,秋沙鴨寶寶出世成了長白山的一件大事。

永生的話沒多久就得到了驗證。

20139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并回答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在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人工巢

 

還有一件事讓永生頭疼,就是適合中華秋沙鴨做巢的樹洞非常稀少,白河中華秋沙鴨保護小區內,每年要有五、六對秋沙鴨夫婦做窩生育,繁衍60多只秋沙鴨寶寶。中華秋沙鴨一門心思選擇在河流岸邊大小適宜的天然樹洞營巢,但中華秋沙鴨主要棲息地的森林經多年采伐和老齡樹的自然死亡,使可供筑巢的天然樹洞十分缺少,嚴重影響中華秋沙鴨、鴛鴦等營洞巢鳥的繁殖,每年在此落腳的幾十對秋沙鴨中,很多都去往別處。

眼看秋沙鴨數量在增加,沒地方安家還是要離去,怎么辦?2014年深秋的一天,永生邀來老樸哥、小樸哥、史二哥等鐵桿鴨粉絲,大伙兒一商量,還得做人工巢。

2015年初春,趕在秋沙鴨到來前,保護小區的工作人員在小樸哥的指導下開始做人工巢。做巢需要了解的知識非常多,巢的高度、洞口的大小,巢與地面的高度、樹種的選擇,都需要嚴格按照中華秋沙鴨的習性來完成。

人工巢以木材為主要框架,夾層灌注聚苯乙烯泡沫,為的是堅固、安全、保溫、輕便。巢出口立面用大青楊、椴樹等老齡闊葉樹樹皮加工而成,確保仿真。在巢內安裝攝像頭,以便掌握巢內情況,做好巢內繁殖監測。

開始,秋沙鴨過來打量幾次,估計不太滿意,但鴛鴦們顯然喜歡,它們喜滋滋地來享受新房,有的還為爭奪人工巢打起架來。秋沙鴨不待見,只能再研究,再改進。

2016年,兩對秋沙鴨夫婦終于住進了人工巢成了首先“吃螃蟹”的鴨子。同年,長白山池北區居民區間的翠湖里,迎來了中華秋沙鴨一個幸福的家庭,秋沙鴨媽媽帶著12只鴨寶寶在人們欣喜的目光中,在人類小心翼翼地關護中,度過了美好的夏秋兩季。對秋沙鴨來說,這兩件事,均次革命性的,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行動,標志著人類與中華秋沙鴨的關系自此開啟了新時代

2017年3月11日,萬木復蘇,春和日麗,中華秋沙鴨保護小區,一群人圍著一棵大樹忙碌,樹上樹下遙相呼應,他們在為尚在路途中的中華秋沙鴨安家。他們仔細查看過去年被秋沙鴨青睞的人工巢,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進。人工巢好做,往樹上安裝不容易,先要有人爬到大樹的20余米高的地方,固定好滑車。小樸哥往巢底放進少量木屑青苔好蓋子。眾人均沒有捆綁的經驗,把巢吊到樹上之后發現沒法固定,只好再放下重新綁,這次成功了。

春風里的汗水飽含愜意,看著固定好的巢,大家心里在想,秋沙鴨這次會滿意嗎?小樸哥自然懂得大家心理,樂呵呵道去下一個。也是在這一天,一對中華秋沙鴨落在頭道白河內,它們是新春的者,翱翔在山河上空對長白山的每一棵大樹說親愛的,我們來啦!

它們驚奇地打量那些人類為它們制造的小屋,答案過不多久就知道了。

終于在志愿者們的獻媚下,它們愿意和人類比鄰,接過人類伸出的橄欖枝。

 

 

驚心一幕

 

時間進入2018年,白河林業局把秋沙鴨保護寫進了林業局“十三五”規劃中,把“保護綠水青山、促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在了行動上。2月,好消息傳來,國務院批復中華秋沙鴨保護小區與園池濕地省級保護區合并,晉升為吉林園池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4月23日,吉林省“愛鳥周”暨“保護中華秋沙鴨專項行動”啟動儀式選擇在長白山舉行,吉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與世界自然基金會、東北師范大學簽署了“中華秋沙鴨保護合作協議”。吉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向長白山保護區捐贈了20個為中華秋沙鴨專用的人工鳥巢。至此,保護中華秋沙鴨成為吉林省由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國際組織及科研院校聯合開展、協力推進的專項保護行動,標志著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自然生態平衡已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啟動儀式上,吉林文投集團向吉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捐贈1000萬元,作為中華秋沙鴨、東北虎豹等瀕危物種保護工作專項資金,該項捐贈將分十年完成,每年捐贈100萬元。

4月30號那天有個重要會議,記得這個日子是因為監控視頻中的日期為4月29日。那天會后,資深鴨粉兒吉林園池濕地管理局大勇副局長叫住我,舉著手機喜滋滋地給我看。

“哎呀我的天,趕緊發給我。”我一高興就有點分不清大小王。大勇副局長立馬就把兩段視頻發到我的手機里。

那天的場景是這樣:

 

4月29日12點29分,保護區工作人員孫良彬剛進監控中心,往監控屏上一瞥,突然大叫“看監控!”,監控中,一條蛇正探頭探腦進入中華秋沙鴨的巢內,母鴨驚恐中一飛而去。其他兩位值班員還在吃驚中,孫良彬已經像風一般沖了出去。他以最快的速度來到樹下,搬起梯子架上,飛快地向上爬,緊跟其后的小韓一把扶住搖搖晃晃的梯子。孫良彬三下兩下來到人工巢前,伸手揪住那條得意洋洋不斷擺動的蛇尾巴,用力甩向河里。

 

甩進河里的松花蛇大黑是中華秋沙鴨保護小區的老住戶,人工巢自打安好后,就成了大黑的目標,這兩年怎么讓它和它的伙伴們與“國寶級”秋沙鴨和平共處,讓大家傷透了腦筋。他們有次把大黑帶出去老遠,但沒多久它又出現在它的地盤上曬太陽了。

據說孫良彬甩出大黑后開始傻眼了,他忘了自己有輕度恐高癥,站在高高的梯子上兩腿直哆嗦。做了壞事兒的大黑從河里游上岸躲了起來

本來已經在樹干上裹了塑料布等光滑的材料,在樹根四周用塑料布圍起來加上雙保險,這次松花蛇大黑進入巢中純屬意外,工作人員們分析了原因,原來是從監控纖細的線路爬上去的,理論上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但大黑做到了,這也算是又給工作人員上了一課。

全方位攝像頭,24小時看護。小區內進入監控視線而被保護起來秋沙鴨已有30多只。今年的成績是,25個人工巢里共吸引到5窩秋沙鴨。也有不少營洞巢鳥如鴛鴦、翠鳥、黃鸝等,跑到人工巢內安了家的。

離小鴨出巢還有半個多月,長白山的天氣仍然十分寒冷,趕上有時天氣惡劣,雨加雪,路面上到處濕滑泥濘,工作人員和幾位志愿者迎著依稀的星光挨個巡視小區的秋沙鴨人工巢,蛇入巢的事兒引起了大家高度警覺,大家互相鼓勵:再堅持堅持,等小鴨跳巢就可以輕松了。

 

 

現場直播

 

有媽的孩子是個寶。永生在微信中曬圖文。這天是5月13日,母親節,標注圖中鴨媽和鴨寶為吉林園池濕地保護區人工巢017號。

接下來,在對另一窩秋沙鴨的蹲守中,永生遭遇到鴨媽媽耐心挑戰。哎,鴨子再不跳我就跳啦。這天是5月18日。

大手筆自然也不是永生一個人能做到,他把這事兒促成了,今年央視要對秋沙鴨寶寶跳巢進行首次現場直播。20號這天,大隊人馬做好了準備,央視吉林站負責技術手段,前期蹲守觀察、場地布控、專家出鏡等關鍵性工作由永生、小樸哥等率領的鴨粉兒們負責。之前我也曾參與一起在長白山上直播過雙子座流星雨,效果好極。

7點10分,直播開始。

“它們出來后要在24小時之內跳巢,雖然沒有羽毛,但鴨雛的絨毛會保持減緩下降時的速度,掉到地上不會受傷。

小樸哥站在鏡頭前頭頭是道,看起來蠻精神。

8點多,鴨媽媽露出頭來。它觀察了下面好一會兒,開始呼喚鴨寶寶。通過監控可以看到,鴨寶寶們已經急不可耐了,果然當鴨媽媽率先跳下后,鴨寶寶們便一個接一個從七八米高的巢內一躍而下。它們盡管努力撐起兩只毛茸茸的翅膀保持平衡,但大都是后背著地肚皮朝天,落地瞬間整個身子被彈起,再落下后就一翻身爬起來,緊緊跟上前面的隊伍。

鴨巢到河邊的路早就被鴨粉兒們疏理的平坦舒適,星級安保,連只瞎耗子都不會出現。鴨媽媽帶著11只鴨寶寶搖搖擺擺平平安安來到河邊,鴨寶寶們毫不猶豫地沖進河水,開始了它們嶄新的生活。

監控里看到,窩里還有一只小鴨沒有跳出來,可能是相對比較虛弱。工作人員上去把小鴨取出來,現在肯定不行,只得等找機會再把它送回鴨媽身邊了。

河水里又有個新情況,兩只鴨寶寶被逐出鴨群,孤零零地在岸邊游動。這是咋回事兒?鴨媽可是從不會嫌孩子多的啊。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趕緊把兩只小鴨雛收回來。大伙兒圍上觀瞧,好像有點異樣,小樸哥仔細查看罷說:“這是鴛鴦,估計是鴛鴦趁秋沙鴨出巢覓食的時候進去產的蛋。”

眾人嘩然,沒聽過還有這樣事兒,鴛鴦啥時候拜大杜鵑為師啦,真是豈有此理。

直播成功吸粉兒,看直播的人海了去了。

接下來幾天,鴨寶寶們遇到新的麻煩——一條滾水壩。

這種滾水壩還說得過去,我曾沿二道白河上的人工河堤一直走到下一處電站,這一段數公里,二道白河被舉起十幾米高,貼在山腰間。它被修理地規規矩矩,老老實實,至于魚群洄游,想都別想。

幸好是滾水壩,永生他們在壩下墊上石頭,小鴨們一個接一個勇敢地跳了上去。

下一個目標是直播長白山天池開冰,陽春到來,天氣給力,依然直播成功。

這些年,每當秋沙鴨歸來的時刻,都是永生的節日,也是長白山的節日。

我們這種人,視野初開后,并無興奮,相反滿心惶恐,甚至絕望。要做的太多,窮盡一生難為的現實,更改著初衷。永生自然也不能停留在中華秋沙鴨這一個話題上喋喋不休,他早就踏上了更廣闊的路程。

有時也想,永生的忙碌,到底是為了什么?為那些無處可逃又不必可逃的花草樹木?為那些走行奔勞奮力生存的各類生靈?還是他心中那份小小的滿足呢?世上久不成的事自有其緣由,成也理所應當。十余年來磨一劍,終于把一個人從青年磨成壯年,把一件新奇的事磨成日常。于是,關于中華秋沙鴨的話題,被永生磨得由沉重轉為火熱,由民間關懷轉為職能政事。我曾對家中少年講,人生當俯視。俯視不是說要居高臨下,高高在上,而是要去心疼這個世界,心疼一切動植物,山水江湖,包括每一塊石頭。

我們深愛這座大山,深愛這片土地。

 

 

 (原創刊發《大地文學》六十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免费精品re6|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6699在线视频免费|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色| 国产一级片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抽搐一进一出gif免费视频|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日本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你懂的视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h视频在线免费|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免费h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新版天堂资源在线资源| 狂野欧美性猛xxxx乱大交| 好男人社区视频| 卡一卡2卡3高清乱码网| swag合集120部| 欧美高清xxx| 国内自产拍自a免费毛片|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天堂网在线资源www最新版| 机机对机机120分免费无遮挡| 国产精品28p| 亚洲伊人久久网| 1300部真实小u女视频在线| 最近韩国免费观看hd电影国语|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柠檬福利第一导航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