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自然資源作家葉淺韻,是幾年前在自然資源作家網(原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讀她的充滿生活哲理的散文。文章散發著濃郁的鄉土味道,盡管是生活中的小事,但經她筆下汩汩流出,具有別樣的味道,愈是咀嚼愈有生活的哲理。其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體會,對家人的感恩,對孩子的教育,對朋友的關心,對家鄉的熱愛,對事業的執著......別有一番真知灼見!
近來上微信群“國土微論壇”,其中有葉淺韻的新書《把生活過成最美的詩句》的推介。聯想到以前在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讀到葉淺韻文章的感受,便與她聯系且得到了那本書。頗為順利,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葉淺韻自言說自己的是“玩玩文字罷了”。在我看來,她的“玩”,說來輕巧,實則是很用心,是彰顯一種低調。用“玩”字有“障眼法”,她“玩”得有品位,“玩”得有內容,“玩”出了精彩,“玩”出了名堂……
《把生活過成最美的詩句》全書共分《三春暉》《錦瑟弦》《赤子情》《寸草心》《玲瓏透》《小市井》《貼花黃》共七輯。
第一輯《孩子,窮養乎,富養乎》,其寫出了生活中教育孩子的觀點和方法:“兒子十歲了,我常常引導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他做得很好時表揚他。都說好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所以我絕不在能贊美他的地方缺席,也絕對不會在需要嚴厲時心軟。我一路攙扶他上馬騎行,只希望有一天他能縱馳疆場。即使他做不了一個出類拔萃的人,也必須堅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并且能獨立生活,絕不做一個一生也斷不了母乳喂養的孩子。無論他在我的視線以內還是我視線之外,他都可以做到獨善其身,若能兼濟別人就再好不過。”
作者頗有“教育大師”的教育理念的。僅以此文,委任為她小學的“教育專家”的頭銜,毫不為過。無疑,她的教育觀念合理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及嚴謹性,令人引起共鳴。
第二輯中《叛逆者》。從唯美唯真的文字中,讓人讀到了作者目前美滿的婚姻,理想的一切。由此,這也表露了她的高明之處:把生活經營好了,“過成最美的詩句”皆水到渠成!
“原來,擺放在我的書架上、沙發上、桌子上,甚至衛生間里這些隨手可即的書夲,它們是為了安撫我的靈魂,增長我的智慧而來呀!讓我欲罷不能的不是金錢珠寶,不是功名權勢,而是這些數以千年以來,讓人類進步的梯子------書籍!我正是踏著它們,一天天營造著生活的美好?!?nbsp;
讀第七輯《閱讀讓人美麗》篇什,我仿佛看到作者如饑似渴讀書的神態,那堆滿書房、衛生間、床頭、桌邊、椅子上的書,那鐫刻在一頁頁紙背上的“汗漬”,訴說著主人“玩”得努力、向上。一本本的書籍在復述著主人的誓言:讓我欲罷不能的不是金錢珠寶,不是功名權勢,而是這些數以千年以來,讓人類進步的梯子------書籍!
“感謝曾經的苦難,感謝路途的障礙,感謝傷害過我的人,讓我有如此強大的內心,可以不留心機地愛人。在每一問心無愧的夜晚,坦然地入睡,迎接一個又一個充滿歡喜的明天”。這分明就是一首情感真摯的散文詩。
讀著這樣的文字,令人意韻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