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里出發——首個“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興文誕生側記

來源:中國作家網作者:劉光富時間:2023-03-28熱度:0

誰在薄霧輕綢的意境中第一次輕輕呼出的壽山湖之名,又是誰在醉意微醺中給出了壽山湖之稱?經歷了3年之久的疫情困擾,蓄積的文學力量在興文張臂擁抱山水,關懷自然生態和關注生命來了。

踏著春天的晨昏雨露,沿著曲折柔美的盤山公路。“到了嗎?到了”。一番勞頓之后,眼前聳立在湖畔的壽山湖民宿,幾分典雅,也有幾分寧靜。接下來,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協首倡建設的首個“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的牌將在這里揭開,與此同時,將向全國首次發布”自然生態文學創作指南”。思路決定出路,一條唱響自然生態文學創作的道路,將從這里沿著曲折柔美的竹林間公路,走出很遠,而興文縣委、縣政府一班人早就已下定決心把文化的根扎下去,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思辨中,逐步凝聚起了以文學基地建設促進經濟、旅游長足發展的共識;興文的人有膽識,這樣的做法最終實現的就是把石海、竹海,轉化為文化的海,從而實現“以文興縣”的戰略構想。

閱過千山萬水,讀遍萬苦千辛,再來閱讀這方山水,定然能知道她的不俗與靈性,每天默不作聲的迎來送往,并不代表她只是逢場作戲的道具,沒有燈紅酒綠,有的只是一山的寂寞和一臉的慈祥。我本人來這里,不只是一次兩次,確切記得的,就應該就有四次,而在這四次中來往種,直接與文學關聯的就有兩次。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到來,好像都是在為今天打下無數的伏筆。如果說這些到來是一篇完整的文章,那今天應該就是最吸引眼球的精彩部分。繼今天之后,這篇文章還會繼續寫下去,我相信,這樣的精彩還會不斷出現,高潮迭起。山水的華章讓我們從四面八方奔赴而來的竟然是自然生態這一主題。祖國山水有幸,她正經歷著一個嶄新的時代;這片山水有福,她正迎來一群為山水而歌的作家、詩人和記者們。興文將跟隨他們的筆下文字走向全國各種報刊雜志的版面。

十年前,我是用一本《我的土地我的村》的稚拙散文集叩開這方山水的。說她是一塊磚,卻并不是什么金磚銀磚,而是一塊區區的敲門磚,不僅用她無意間敲開了迷糊中尋找了幾十載的文學大門,而且用它敲開文學之途上文友和依然固守著內心寧靜的當地一朋友的大門,關鍵是我還用它敲開了這方神圣山水的大門。可以設想,如果沒有這部文集,我可能就會胡亂地在這里咚咚,那里哐哐……一陣慌亂響動之后,出現一位老者,輕輕看我一眼,眼光里透出一行話,你是誰呀?我忽然就知道了,我誰也不是,就是一個十足的笨小孩,傻傻而執著的文學愛好者。

那是一次由當地作協承辦的周邊幾個縣區愛好者參加的文學采風活動。愛好者中,能有作品集面世的,不在少數,高手在民間。只可惜,他們都沒有想到帶到這邊來,本來就是到這里欣賞風景和清晨黃昏在壽山湖里蕩竹筏的,帶自己的作品來干嘛?我卻是這次活動中的少數者,甚至是極其個別者,偏偏帶來了自己的作品集,并給自己帶來了一個熱心文化的朋友。這位興文土生土長的官員朋友,他敬我的文字,我敬他的人品,就像一對遠年的知音,各自走散,散落天涯陌路,為著那天的文學聚會突然碰到一起。彼此抬起眉宇間,四目完成了以后即將成為文化道上朋友的交流。他好像已經知道了我的往后,我好像也已經知道他要為這方生育他養育他山水做點什么,肯定的說,多年以后,或許許多人并不記得他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擔任過什么職務,但一定記得他為興文留下了點什么。

今天,我們為著十年前在這里的相遇而來了,是巧合?還是上天有意而為的安排?當幾經反復修改的活動地點終于確定,當我走進正在布置的活動現場時,我心里說,原來如此,只能是如此——我們就是在赴一場十年前在這里為文學的約定。信守承諾,兌現承諾,您來了,我也來了。

除了赴十年前的約定,又何尚不是在赴一場三年前在北京的一場關于“僰”的約定?三年前,興文地震題材報告文學《興文力量》在魯迅文學院召開作品研討會的期間,李春雷老師就和我們倆也有類似的約定,什么時候來興文探“僰”究”僰”寫“僰”。這次,李曉東主任、謝安軍書記、江勝信老師等都是帶著領導對興文的自然生態文學重托和自己對文學的摯愛抽空而來的,李師東、顧建平、周偉苠、胡紅拴等,還有其他所有到來的和沒能到的這次受邀的作家、詩人們,同樣值得我們銘記和感激。文學因為情誼,文學也是情誼的種子,播下去就會生根發芽。

緣于文學,誰都愿意在這萬頃竹林間做一只快活鳥一樣的人,呼朋喚友,一下子竟然到了20余人。我們聚在這里,這一揭牌,這聚聲合呼,肯定還會有更多的鳥兒會陸續飛到這片竹林里來,來了再高呼低喚,引起更多的共鳴,那就又有了新的呼叫。山鳴谷應,水流瀑濺,這架勢,不就是要把自然生態文學弄個風生水起嗎?興文文興,扛起建設全國首個“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的這面旗子,恐怕是最為合適的了。壽如山,壽如湖,恐怕也是對自然生態文學最美好的長壽期許吧。

“天下奇觀”,是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視察興文期間為推動當地發展旅游而題贈興文的,是為興文境內的石海而題寫的。截止目前,興文縣境內發現的石頭奇觀已經有四五處,尤以亞洲第一天坑,僰人排兵布陣的神奇巨石陣兩處最為壯觀,其中,天坑石林還是四川首個世界地質公園的一大奇觀,多少人為之震撼。然而,就在這滿山石頭中,卻生長出了兩片最為引人注目的竹海,一片是位于僰王山鎮的毛竹海,還有一片是仙峰苗族鄉的方竹海,據資料顯示,興文竹面積已經達到了50萬畝。有目共睹,再持續栽種幾年,隨著竹面積進一步擴大,整個興文多半會成為繼長寧蜀南竹海之后的第二片竹海,而名噪一時的石海也將會與竹海交相揮映。整個興文,蕩漾在山山嶺嶺間的萬頃綠波,高高低低的竹,枝枝蔓蔓的竹,瞬間把你置身在浩瀚中,綠醉了山野,氧醉了人。

中國自然資源作協在全國建設“自然生態文學基地”也一直是近年來中國自然資源作協主席陳國棟這位文化戰線“老兵”的夢想。黨的二十大后,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在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勁號角鼓舞下,有大作為,新作為的勢頭愈加強健。“文學為時代鼓與呼,我們自然資源作協應首當其沖,貢獻自然資源文學力量”,陳國棟同志斬釘截鐵。他不但身先士卒,自己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了自然生態紀實作品《地球印記》在《人民文學》頭題刊發,而且還向1600余名全國自然資源作協會員發出了創作的動員令……這一切,又全是在為建設一方創作基地作鋪墊。

陳國棟同志的胸中,一直在籌謀的“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正在等待時機,呼之欲出,怎樣建設,他早已成竹在胸;至于落戶哪里?卻是他和作協秘書處團隊們懸而未決的事,放眼如今的中國,哪里不是綠水青山巨幅圖畫勝景呢?“在全國,符合條件的地方倒是不少”,想建設創作基地的申請也很多,討論會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通過興文縣委、縣政府、人大、政協和宣傳部及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領導們以及熱心人士連續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爭取,一朝終于塵埃落定,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協首倡的全國首個“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如愿以償落戶興文。興文方面通過深思熟慮、反復酌定,揭牌儀式并不是選在早已聞名天下的興文石海,而是最終選擇在了僰王山這片至今還默默無聞的萬頃竹海間,浩浩山風,陣陣鳥語、一株株綠竹都將陪伴它成長。

今年二月初,當我把在興文建設中國自然資源作協全國首個“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的想法向主辦方中國自然資源作協和承辦方興文縣領導溝通后,幾乎在一夜之間,雙方對基地的基礎條件以及全國兩會結束就開展這樣的時間作了確定,畢竟,這樣是利于雙方長遠發展的一條大道,在期待已久中等待盡快鑿開。

活動的組織,本來也算是麻煩事,好在主辦方和承辦方的主要策劃人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帥”,他們在各自的角色中施展才能,值得一提的是,尤其是在人員組織上,其實還是比較費周折的,中國自然資源作協副主席、秘書長周習當獲首功。這次陣容組合的作家、詩人和記者都是大腕級的,來自全國各地,他們平時都很忙,尤其是當前這段,可這卻是要把他們聚攏到交通等相對還不是特別方便的興文來。中國作協辦公廳的李一鳴主任受邀后,因為魯院開學在那里等著,他委托了王璇副主任來,給我們的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李春雷老師由于別的活動時間沖突,連軸轉坐著高鐵,也連夜趕過來了……

為興文,為文興,所有參加的人員,到了興文,也都是那么的拼。陳國棟主席甚至要求承辦方增加采風點和工作量。他說,既然大家都來了,就要盡可能多走走,多看看,更多地感受興文力量帶來的“山鄉巨變”,各自為更好地宣傳熱情好客的興文盡最大的力。來自中國自然資源作協的胡紅拴副主席,一路走一路歌,在興文期間竟然就創作了16首質量非常好的詩。以文以詩助興,助力發展,作家詩人們義不容辭。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揭牌采風活動全程結束的當天晚上,大家被接連幾天忙碌的采風活動已經累得動不了身,來自中國作協、各文學期刊、報社等的作家、詩人以及興文縣部分人士、朋友們還不辭辛勞,驅車30余公里,到訪了由我在9年前創辦的、在烏蒙山地區推廣傳播文化的陣地——魚鳧書院。這次文化活動,同樣給了我這位致力在烏蒙山地區傳播文化的黨員作家更大信心和決心。家鄉發展需要文化助力,我為家鄉發展開渠引流,義不容辭。

回首這半輩子,我一向執著于自己的老婆孩子和朋友,還有自己的文學創作、文化傳播。不為金錢,不是仕途,一切就是為這丟不下的文學、文化,折騰得我經常徹夜難眠,甚至生病住院,為伊消得人憔悴。揭牌儀式上,我主動作了交流發言,表達了我的心念:如果我們下一次叩訪壽山湖,我想,依然是文學,我們再次來這里,一定是發布自然生態文學的成果。我在興文工作了兩年,且又厚待我,興文是我家,我為我的這個家有一個不情之請:請中國作協、中國自然資源作協把這里作為自然生態文學題材最高獎項”中華寶石文學獎”的頒獎地落在這里,請壽山湖收下,請興文縣接納,“中華寶石文學獎”頒獎地當屬興文!

這次活動,從籌劃到舉辦,歷時不到兩個月,時間很緊,但效果有目共睹。雙方不僅應允了我的不情之愿,而且還更進一步達成了以下幾點共識,并形成了會議紀要,謹摘錄如下:

為充分發揮中國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作用,努力打造成為宜賓市文學骨干的培育基地,每年要不定期組織作家的采風、研討活動,邀請作家到興文創作文學作品并集冊出版。

會議議定:一是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文廣旅游局配合,全面建立中國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運行的相關管理制度,確保創作基地工作的正常開展和發揮好帶動作用。二是商定中國自然資源協會牽頭開展的第七屆中華寶石文學獎頒獎儀活動2024年在興文召開,進一步加大興文的宣傳,提升興文在全國的影響力。三是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縣自然資源規劃局、縣文廣旅游局配合,將興文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打造成為2023年興文縣黨建創新品牌。

揭牌儀式當天所發布的《自然生態文學創作指南》指出,圍繞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目標,以耕地保護、地質找礦、海洋、河流、林草、國家公園、濕地等為創作主題,倡導以文學的姿態直面大自然,以人性的、自然的、審美的、思考的、歷史的思想與情懷,表達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推動自然生態文學創作上高原、攀高峰。

短暫的揭牌采風活動,留給人的記憶卻是長久而芬芳的。歷經10余年醞釀和焦渴等待的新時代“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基地”得以順利落戶興文值得祝賀。這是興文的一著先手棋,這一來,不但興文在文化建設上遙遙領了烏蒙山地區的先,而且還領了全國的先,想必不僅文化在興文有地位,文化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也無疑會有更大作為。顯然,興文并不是我們的目的地,而是出發點,從這里出發,未來的路很長很長,自然生態文學創作也必將在祖國大地繁花盛放,大有作為,文開大道著山水,文以大德鑄人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个人看www免费视频| 国产91刮伦脏话对白|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1卡二卡三卡四卡在线播放| 欧美综合图区亚欧综合图区| 天啪天天久久天天综合啪|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yellow网站在线观看|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 天天看天天爽天天摸天天添| 人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人成777|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欧美丝袜高跟鞋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91|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a级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 三级小说第一页|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视频|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毛片免费观看网址|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www| 激情三级hd中文字幕|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真希友田视频中文字幕在线看|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伊人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田中瞳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中文版 |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