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上午,首屆“長征源杯”全國征文大賽頒獎儀式在于都縣長征紀念園隆重舉行。本次全國征文大賽由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中共于都縣委宣傳部、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歷史博物館、于都縣文廣旅局、于都縣自然資源局共同舉辦。自2024年9月18日在中國自然資源作協公眾號發布征文大賽啟事以來,截止到2024年10月31日,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共收到來自北京、浙江、上海、廣東、山東、河南、海南、新疆等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海外作者應征作品3318篇。
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陳國棟介紹首屆“長征源杯”全國征文評選情況,宣布征文獲獎名單
為充分體現本次大賽的公平、公正、透明,本次大賽設立了大賽組委會。組委會本著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原則,進行了初選、初評,篩選出100篇入圍作品進入終審,終審環節時,邀請了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主任彭學明,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原黨委書記、作家勞馬,江西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小軍,中國自然資源作家協會主席陳國棟擔任終評委,共評出一等獎作品1篇,二等獎作品3篇,三等獎作品10篇,優秀獎作品20篇。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彥為一等獎獲得者頒獎
中國作協創聯部主任彭學明,贛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鐘小武,中國自然資源作協主席陳國棟為二等獎獲得者頒獎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原黨委書記馬俊杰,江西省作協主席曾清生,贛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周光仁,于都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劉曉陽為三等獎獲得者頒獎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
在贛南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暨長征前夕毛澤東同志舊居——何屋
在車溪鄉壩腦村采訪革命烈士遺孀段桂秀
在段屋鄉寒信古村
著名小說家、《山楂樹之戀》編劇肖克凡在于都中學開展主題文學講座
一等獎1名
《在于都,跨越山河與歲月》 作者:王夢靈(江蘇)
二等獎3名
《古老的交響》 作者:朝 顏(江西)
《眺 望》 作者:沈俊峰(北京)
《君子雩陽》 作者:謝貴芳(江西)
三等獎10名
《于都:歷史給予你的三種維度》 作者:曹文生(陜西)
《雩山之下》 作者:范劍鳴(江西)
《月涌大江流》 作者:唐小斌(江西)
《于都的五種顏色》(組章)作者:王愛民(遼寧)
《勝利激活》 作者:卜 谷(江西)
《從長征出發地讀紅色鄉愁和青山綠水的詩》 作者:何兆輪(遼寧)
《為一條河立碑》 作者:羅 錚(江西)
《巖石里的聲音》 作者:莫景春(廣西)
《渡口人家》 作者:鄔烈海(江西)
《于都九章:二萬五千里的史料索引和刀筆凝刻》作者:陸 承(甘肅)
優秀獎20名
《貢水三章》 作者:賴韻如(江西)
《多情依舊古渡口》 作者:余顯斌(陜西)
《在于都,鮮花鋪路》 作者:張 萌(江西)
《于都詩札》(組章)作者:馬倩倩(浙江)
《紅色于都拓片》 作者:溫勇智(江西)
《于都二記》 作者:尚長文(山東)
《永不褪色的紅飄帶》 作者:王楚健(浙江)
《祁祿山美學報告》 作者:孫鳳山(安徽)
《在紅色于都,追溯長征精神的源頭》 作者:趙長在(河北)
《于都:回蕩在群山皺褶里的經世箴言》 作者:舒 放(湖南)
《于都筆記》 作者:周維強(浙江)
《于都,出發之地,光芒之地》 作者:牛建宏(北京)
《這一束一束明亮的光》(七章)作者:于德北(吉林)
《春到于都別樣紅》 作者:袁 牧(安徽)
《北有雩山》 作者:李桂平(江西)
《于都風雅頌》(組章)作者:那 朵(山東)
《于都河:紅軍長征第一渡》 作者:徐仁海(廣西)
《紅色于都之旅:追尋長征的起點》 作者:梁路峰(江西)
《長征源頭探初心》 作者:謝愛平(江蘇)
《散文詩三章》作者:王 芳 (黑龍江)
下一篇:他為物化探人立傳